汤恩伯是好是坏 抗日名将汤恩伯

2019-06-1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民国上将汤恩伯,武义县汤村人,1900年9月9日出生,1954年6月29日病逝于日本东京医院.汤恩伯戎马生涯中最耀眼的闪光点,是在南口保卫战.台儿庄会战中打出"抗日铁汉"称誉.这两场英勇悲壮的著名战役,虽已过去近80年,依然深深铭刻在中国人民的记忆中;在日本右翼重蹈军国主义覆辙之日,这段历史更值得重温.汤恩伯是好是坏 抗日名将汤恩伯戌守南口——以血肉筑成新的长城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悍然挑起"卢沟桥事变".7月24日,蒋介石在南京紧急召见第7集团军前敌总指

民国上将汤恩伯,武义县汤村人,1900年9月9日出生,1954年6月29日病逝于日本东京医院。汤恩伯戎马生涯中最耀眼的闪光点,是在南口保卫战、台儿庄会战中打出"抗日铁汉"称誉。这两场英勇悲壮的著名战役,虽已过去近80年,依然深深铭刻在中国人民的记忆中;在日本右翼重蹈军国主义覆辙之日,这段历史更值得重温。

汤恩伯是好是坏 抗日名将汤恩伯

戌守南口——

以血肉筑成新的长城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悍然挑起"卢沟桥事变"。7月24日,蒋介石在南京紧急召见第7集团军前敌总指挥汤恩伯,命令他率部防守南口,务必在8月初到达防区,至少死守8天,以等待援军卫立煌第14集团军到来。

汤恩伯是好是坏 抗日名将汤恩伯

从日本士官学校毕业回国第10个年头、37岁的汤恩伯,临危受命,第一次走向抵御外侮、保卫祖国的战场。南口为北京西北部军事要地,是沿平绥铁路进入察哈尔、山西、绥远三省的"咽喉",如此战略要隘,势必成为兵家必争之地。然而,汤部先头部队89师于8月3日到达南口时,发现竟无防御工事,只有秦始皇时留下的一段长城,而日寇已兵临"城"下。

汤恩伯是好是坏 抗日名将汤恩伯

日军组织进攻的精锐部队,有4个混成旅和板垣第5师团等7万人。 8月4日,步骑混合部队在空军掩护下,开始向南口进犯。接着,日军4万余人,以飞机、大炮和坦克开路,向南口、张家口一线守军阵地展开猛烈进攻。敌酋板垣凭军事力量的绝对优势,夸言"三天拿下南口"!

开战后,日军飞机结队而至,往守军阵地、防区狂扔炸弹;日军炮兵每天将成千上万发炮弹倾泻到守军阵地,使阵地几成一片焦土;然后,日军步兵在坦克掩护下不断发起冲锋。汤部守军将士沉着应战,用步枪、机枪和手榴弹打退了敌方一次次冲锋。作为"九·一八"事变主谋和前线最高指挥官的板垣征四郎,不得不承认:中国第13军毕竟是支那军的精锐,他们在南口遇到了坚强的抵抗,"三天拿下南口"已落空。

7日傍晚,日军竟使用毒瓦斯,致使坚守在龙虎台一个加强排的将士全部牺牲。阵地有些山头,常常是白天被攻陷,晚间又夺回,战斗在血与火的拼杀中相持着。11日,日军增加战力,步、骑兵多达六七千人,战车三四十辆,配合迫击炮百余门,飞机9架,向南口和右翼得胜口的89师阵地发起全线总攻。

下午,日军又增援千余人,在飞机、大炮轰炸后,向隘口阵地冲击。敌我双方展开了肉搏战,形成对峙状态的战局。当晚,团长罗芳圭率两连士兵冲进敌坦克群,用手榴弹炸毁坦克车6辆,击毙敌军300余名。

12日拂晓,日军又增兵5000人、野炮50门,组成强大的火力网,在飞机、坦克的掩护下,进行全线进攻,铺天盖地的炮火,几乎已把中国军队的阵地夷为平地。而在倒塌的工事里,身陷焦土的守兵,依然奋勇抵抗,用步枪打下日军飞机,冲入敌阵肉搏达10多次,杀得日寇尸横遍坡。

汤部死守8天后,卫立煌援军仍然未到,南口阵地上的守军正在一日日减少。汤恩伯到前线阵地视察,翻阅阵亡官兵名册时,禁不住流下眼泪,而蒋介石对防守南口的要求却一再提高。自7月底以来,蒋介石几乎每天给汤恩伯发指令,有时一天二三次。据战后统计,在南口保卫战中,蒋介石亲自拟稿发给汤恩伯的电报达16份;这是他在整个抗日战争过程中,亲自拟发电报最多的一次战役。

19日,双方在南口一线展开空前激烈的攻、防争夺战,两军拼杀进入白热化状态,尸遍阵地。由于我军伤亡过重,援军仍未到达,汤恩伯只得下令所部缩短防线,改线形防守为重点防守。

20日,日军突破张家口一带的长城防线。张家口失陷,日军便可迂回到南口侧面,使13军腹背受敌。汤恩伯当机立断,再次收缩防线,重点防守居庸关、横岭城、延庆和怀来。25日下午张家口失陷,战局急转直下。为保存劫后余生的13军忠勇将士,汤恩伯于26日下午下令全军突围,撤向桑乾河一带。

南口战役期间,前敌总指挥所多次被日机炸毁,汤恩伯几次差点被炸死;最后只得进防空洞,镇定地指挥部队作战,使13军阵地历经20余日枪林弹雨而不垮。可是,作为最高指挥官的汤恩伯,已陷入身心交瘁的境地。上海《大公报》著名战地记者范长江,在当年9月4日《怀来回忆》一文中写道:

"汤恩伯先生因为日夜辛劳的结果,瘦得不成样子,两个眼睛深深地凹入,整个身体剩下了皮包骨头。我们惊异他消耗得如此厉害,几乎有几分认不清楚。原来,猛攻南口的日军,在优势兵力和武器的条件下,汤恩伯实遭受空前的劲敌,故日夜操劳,精密指挥,已半个月未曾得一安眠的机会。

他整天和电话、地图接近,时时注意敌人一寸一尺的移动,我们一次一次的战斗经过。而其入察抗日以来,所遭受之常人意料以外之打击,尤觉痛心。间有人提及此等伤心事,汤辄不言,但见其眼泪往往盈眶欲坠,默对客人出神。人不畏外在之强敌,而忌内在之困难,汤氏处境,惟身临其境者,始能知其有难言之痛也。"

范长江在他的另一篇通讯中又写道:"汤恩伯,这个汉子,他不要命了;他确实厉害,第13军从军长到勤务兵,他们全不要命了,……他穿一件短衬衣短裤,手指被香烟薰得黄透了。从战争发动以来,就没有睡眠的时间了,一切的精神,都用香烟维持着。……只有两个传令兵随身跟着他。那些卫兵、勤务兵呢,早已加入火线去了。"

南口战役这一中国抗日史上十分悲壮的防御战,中国军人以伤亡3.3万人的代价,歼敌1.5万人;作为战役主力的第13军,伤亡1.26万人,占全军2.8万人的近一半。整个战役中,守军官兵无一人被俘,而日军兵士被守军生擒20多名。

此役虽以撤退告终,但并不影响它在中国抗战史上的地位。南口之战是卢沟桥事变、平津沦陷后的第一个战役。战役初期,日军公然叫嚷在一个月内攻下山西全省,最多3个月即可使中国丧失全部抵抗能力,迫使中国投降。日军在第2期作战计划指导要领中规定:"在8月12日左右,由铃木兵团消灭南口之敌,一举夺取八达岭。

"然而,由于汤恩伯运筹帷幄,中国军队上下同心协力,打得勇猛、顽强、机智,充分显现出勇绝天下的凛然正气和献身精神,打掉了日本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使之破灭了"三个月内灭亡中国"的美梦。

南口战役也是中国军队以寡敌众、以弱战强的一个典型战例。守军以分散的兵力,牵制了武器精良的日军,阻滞了日军进攻山西的步伐,有效地杀伤了大量的日军。板桓征四郎率军占领偌大的东北,日军死伤数千;而在南口一役,日军伤亡达1.5万人,沉重地打击了日寇的嚣张气焰。

中国共产党高度评价南口战役,中共中央机关刊物《解放》周刊的评论说:"不管南口阵地事实上的失却,然而这一页光荣的战史,将永远与长城各口抗战、淞沪两次战役鼎足而立,长久活在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心中。"可见,南口战役的政治动员作用,远远超出了它的军事意义。

鏖战台儿庄——

打破"日本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南口战役半年后,发生了我国抗战史上最有影响力的台儿庄大会战,它以日寇惨败和我军在正面战场取得重大胜利而告终。时任第20军团长兼第13军军长的汤恩伯,又在此役中建立了不朽的战功。

1938年初,侵华日军为了打通津浦铁路这条南北交通干线,使华北与华东的日军相联系,以巩固沿海已占领的区域,实现进攻中原的企图,集结板垣、矶谷两个师团的精锐部队7万余人,向鲁南地区发动猖狂进攻,欲先夺取台儿庄,后策应津浦南段日军,合攻徐州。

蒋介石让擅长固守的原西北军孙连仲部防守台儿庄运河一线,以隐藏于峄县东北山区的汤恩伯20军团拊敌侧背,加以聚歼。

汤恩伯20军团在扫清来自临沂的日军之后,挥师继续南下,前去配合孙连仲集团军的台儿庄歼敌战。关麟征52军和王仲廉85军,犹如两把利刃,朝着日寇刺去,各自先后在大顾珊及底阁、杨楼,同日军激战了三昼夜。

4月6日清晨天未亮,汤恩伯20军团将士全面迫近台儿庄。在决战的号角中,52军大败坂本支队,收复底阁、杨楼;85军在北洛、泥沟加紧攻击濑谷支队,使其全线崩溃。接着,20军团全力向台枣支线之敌进迫,与据守在台儿庄的第2集团军协同作战,对日军形成了内外夹攻的态势。下午3时,日军开始崩溃和退却。

长时间处于防守遭攻状态的孙连仲部,听说汤恩伯军团已经开到,神情振奋;听得一声令下,全体将士冲出战壕,杀声震天,与日军展开巷战、肉搏战。日寇溃不成军,渐渐败退。外围线上,汤恩伯军团将士全力奋击,所有枪炮愤怒地射向敌军。

矶谷知道已陷入重围,下令部队全线撤退。经过10多天连续作战的日军,早已人困马乏,已是强弩之末。在中国军队夹击下,日军丧魂落魄,立即混乱不堪,一听撤退之令,马上狼狈逃窜。几千名刚撤出台儿庄战场,准备逃往峄县方向的日军,遭到汤恩伯军团的迎头截杀。

日军整整一个师团,在4月6日被围歼而兵败台儿庄时的惨象,彻底毁掉了"不可战胜的日本皇军"的形象:自行纵火焚烧无法带走的整车的粮食、被服,炸毁带不走的汽车、大炮和弹药;将两个骑兵大队的数百匹纯种大马,圈在城北的空地上,用数挺机枪将其全部射杀;当这些毛色亮泽的高头大马连接翻倒在地后,骑兵抱着死马痛哭;将其战友的尸体一堆堆垒起来,泼上汽油,点火焚烧。

然后,将骨灰装进口袋;200多名来不及撤退的日军,打光枪弹而突围无望时集体自焚……

台儿庄之战,日军被中国军队打死11984人,打伤15000余人,俘虏719人;被中国军队缴获大炮127门,各种坦克、汽车140余辆,轻重机枪931挺,步枪10000余支,击落敌机3架。中国以劣势装备的军队,打败了日军优势装备的军队,获得抗日战争中最大的一次运动战、阵地战的胜利,打破了日本这一军事强国不可战胜的神话。

这一战,中国军队伤亡3万余人,为民族救亡和祖国尊严做出了重大牺牲。

国民政府行政院会议《决议案》称:"台儿庄一役,孙总司令连仲指挥所部,固守该地之村落,沉着应战,予敌重创,使友军达成包围任务;汤军团长恩伯指挥主力部队,迂回枣、峄等地,侧击敌军,获取胜利之基础。该总司令、军团长忠勇奋发,指挥恰当,应即呈请国府,明令颁给青天白日勋章,以昭懋赏,而资激励。"国民政府明令授予孙连仲、汤恩伯青天白日勋章。

两次战役的不凡表现,汤恩伯成为令日军最畏惧的少数中国将领之一,所部成为令日军不再轻视的抗日劲旅,被视为华北方面"天字第一号"对手。之后,汤部在多次大会战中与日军精锐决战,重创日军,鲜有败绩;即使是在豫中会战中,不仅能在登封痛击日军,且能巧妙及时地突破日军重兵封锁而将主力完整撤出,粉碎日军的围歼企图。

汤恩伯及其部属将士战胜武器装备精良的日军,主要靠忠勇报国的献身精神。这种精神,依然是当前与今后战胜外敌的力量源泉;而"抗日铁汉"汤恩伯,不啻是一个军人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