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卿舌尖上的中国 失去了陈晓卿 《舌尖上的中国3》还能如何抢救?

2018-07-2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主创团队大换血之后,这届<舌尖上的中国>好像不太能打.虽然前三集平均1.7%的收视率比前两季有所上涨,节目的带货能力也一如既往的强势,但相比前两季9.3和8.4的豆瓣高分,第三季开播只有6.8分,目前更是跌破及格线,掉到5.4分,呈现断崖式下滑,而且随着节目继续播出,口碑丝毫没有回暖的迹象.陈晓卿舌尖上的中国 失去了陈晓卿 <舌尖上的中国3>还能如何抢救?在一向以"高逼格"著称.豆瓣评分动辄过9的纪录片领域,尤其是在纪录片质量有口皆碑的央视,这样的分数几乎就是&

主创团队大换血之后,这届《舌尖上的中国》好像不太能打。

虽然前三集平均1.7%的收视率比前两季有所上涨,节目的带货能力也一如既往的强势,但相比前两季9.3和8.4的豆瓣高分,第三季开播只有6.8分,目前更是跌破及格线,掉到5.4分,呈现断崖式下滑,而且随着节目继续播出,口碑丝毫没有回暖的迹象。

陈晓卿舌尖上的中国 失去了陈晓卿 《舌尖上的中国3》还能如何抢救?

在一向以“高逼格”著称、豆瓣评分动辄过9的纪录片领域,尤其是在纪录片质量有口皆碑的央视,这样的分数几乎就是“死刑”了。

更加岌岌可危的是,以今年春节档《红海行动》用口碑逆袭排片的现象来看,质量已经成为影响内容市场成败的关键。虽然相较电影,纪录片是小众领域,市场反应相对比较滞后,但如果口碑撑不住,《舌尖上的中国》收视率和带货能力终会日渐式微。

陈晓卿舌尖上的中国 失去了陈晓卿 《舌尖上的中国3》还能如何抢救?

“综N代”宿命

《舌尖上的中国3》遇到了很多“综N代”都会遇到的问题,这个锅,应该由节目组背。

内容的质量是否上乘,与背后主创人员的决策、资源配置、用心程度等不无关联。节目前两季总导演是陈晓卿,吃货出身的他找到了国民生活的最大公约数,以接地气的食物为基调推出了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

陈晓卿舌尖上的中国 失去了陈晓卿 《舌尖上的中国3》还能如何抢救?

当时美食在纪录片领域尚处空白,美食类节目也不多,全年只有40来档。天时地利人和之下,《舌尖上的中国》一经推出便大获成功,是公认的国内最好的美食纪录片。

到第二季时,节目不再单纯讲述美食的制作工艺,而是加入了一些生活故事,对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人与食物之间的情感连接做了探讨。这时节目的口碑已经有所下滑,但好在“美食”仍为节目主角,因此表现还算平稳。

随着陈晓卿带领主创团队出走,刘鸿彦接棒总导演,团队由国内其他制作公司和国外团队重新组盘,《舌尖上的中国》基调开始改变。刘鸿彦强调,“我们追求更生动、更深刻地做到既近观食物之美、又远眺文化渊源。”

最终,《舌尖3》节目组通过大量前期调研、学术研讨,决定对中国菜肴的前世今生进行溯源。殊不知,年轻且国际化的新团队需要时间来磨合,新一季的定位也并未能令观众满意。

作为纪录片,不少专业人士都对其中错乱的剪辑、过度曝光或过度黑暗的画面表达了观感上的不满。

豆瓣有网友评论说:“有很多采访镜头,被访者的头被卡在了非常难受的位置(当然,也很有可能是后期重新构图,但目的不明);有不少慢速镜头是后期剪辑时没办法了故意放慢的,造成了难看的拖影,这些镜头本该前期就拍成高速的;有不少航拍镜头是为航拍而航拍,所以并未给整体起到加分作用。”

虽然初生牛犊不怕虎,但别忘了,论战斗力,初生牛犊也是不如虎的。事情做久了,人们总会用一句“不忘初心”来提醒自己,陈晓卿想做《舌尖上的中国》,是因为“小时候家里穷,我好吃,这是最原始的动力。”但做到第三季,有人说“看完并不饿,只想买铁锅”,对于美食纪录片来说,这绝不是好的评价。

用“爱”不能发电

除去剪辑、拍摄等技术性问题,《舌尖3》最大的硬伤无疑是内容。

关于这一点,已经有很多人指出其“喧宾夺主”“生硬说教”“事实错误”等问题。刘鸿彦曾说,“我们希望呈现食物是怎么做的,再把背后附着的东西挖掘和呈现出来。”节目组整个团队有200多人,第二期节目光拍摄素材就有40T,不可谓不用心。

但节目组在内容调度上犯了一个常识性错误:定位偏差。刘鸿彦虽然意识到时代在变化,每个人生活在其中,尤其是作为一个纪录片的工作者,时代的脉搏和气息一定要把握住。但不幸的是,她把“爱是最好的调味品”这一概念错误植入到了《舌尖上的中国3》中。

《舌尖上的中国》归根结底还是一部美食记录片。一个讲美食的东西,油盐酱醋大辣椒才是调味品,只有偶像粉丝会真的“用爱发电”。

节目第二集的主题是“家乡小吃”,其中有一段内容主题讲“煎饼果子”,整段故事非常动人,但瑜掩不了瑕。这段的拍摄地址选在了天津老城区某小区的一间铺子,“丈夫”是兼职帮忙的,食材需要客人自己提供,于是就有观众质疑:“凭什么让人相信这样的小铺有能力钻研出中国最好吃的煎饼果子,最多只能填饱肚子罢了。”

为煽情而忽略故事逻辑,也是观众对“正能量”内容最为反感的地方。节目当初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看完它能让人“食欲大增”,而如今看完就是看完了。失去了调动观众“食欲”的利器,如果继续放任下去,《舌尖上的中国》恐怕要“泯然众人矣”了。

“枪杆子里出口碑”

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正因为市场反应的滞后性,《舌尖上的中国3》可以有更多休整的机会。目前无论是收视率还是网播量,《舌尖3》都是纪录片之最,其影响力即使跳出纪录片,以覆盖圈层更广的“节目”视角来看,也是现象级的。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超级IP,有非常旺盛的生命力。它非常适合在电视上播出,也只有在电视播出,它才能有这么大的影响力。其独特的叙事手法和美食定位击中了中国客厅文化的“灵魂”,《舌尖上的中国》不需要全神贯注的看,间歇性观看并不影响观感,甚至随时听一下念白也可以。

这样的纪录片,中国再也找不出第二个了。面对如今节目革新遇到的问题,其不妨学习一下老牌IP《爸爸去哪儿》和春节档票房黑马《红海行动》。

《爸爸去哪儿》历经五季,节目组换了好几拨人,中途也经历过第二季口碑滑铁卢、收视被同档期节目挤压、甚至由台转网这样的大变故,但转网后的第四和第五季都是当年全年播放量最高的网综。节目长盛不衰的原因很简单,它牢牢把握住了“温馨有趣”的主路线,并在市场反响不好的时候敢于“壮士断腕”,及时矫正回来。

在人文价值观的表达上,《红海行动》就是《舌尖上的中国3》很好的参考。它与其他主旋律影片最大的不同就是拒绝教条化的生硬说教,“不跟观众瞎bibi,扛上枪就是干”。电影全程138分钟,不是在战斗就是在准备战斗。

而这样从头打到尾的结果也很直观,上映第7天,影片单日票房由第四逆袭成为冠军,在“枪杆子”的轮番轰炸下,口碑牢牢稳定在8.5分,几乎全民好评。在总结《红海行动》的成功之处时,人民日报评论说:主流文化的传播不是强行植入,而是“绵里藏针”;不能强迫灌输,而要“柔中带刚”。

这句话同样适用于《舌尖上的中国3》,中华美食文化博大精深,或许回归这些美食的制作工艺,让镜头更多着墨于美食本身,才是这部纪录片的最佳生存方式。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