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牙善鼓琴 钟子期善听”》《“孔子学鼓琴于师襄子”》对比阅读答案

2017-11-3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孔子学鼓琴于师襄子">对比阅读答案[甲]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孔子学鼓琴于师襄子”》对比阅读答案

【甲】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

(节选自《列子·汤问》)

【乙】孔子学鼓琴于师襄子,十日不进①。师襄子曰:“可以益②矣。”孔子曰:“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数③也。”有间,曰:“已习其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志也。”有间,曰:“已习其志,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为人也。”有间,有所穆然④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远志焉。曰:“丘得其为人。眼如望羊⑤,如王四国⑥,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师襄子辟席再拜,曰:“师盖云《文王操》也。”

(节选自《史记·孔子世家》,有改动)

【注】①进:学习新曲。②益:增加,此处与“进”同义。③数:规律,这里指演奏的技巧。④穆然:沉静深思的样子。⑤望羊:即“望洋”,向远处看的样子,这里指目光高远。⑥王(wàng)四国:统御四方天下。

9.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3分)

(1)志在登高山            志:

(2)卒逢暴雨              卒:

(3)孔子学鼓琴于师襄子    于: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4分)

(1)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译文:

(2)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

译文:

11.根据【甲】【乙】两个文段的文意填空。(第①空用自己的话回答,第②③空用原文回答)(3分)

琴在古人的生活中,不是一种简单的乐器。善鼓琴者往往在琴音中寄托   ①    ,善听者则闻弦音而知雅意,借琴识人,是谓“知音”。我们从【乙】文中看到,孔子学琴经历了“得其数”、“得其志”、“   ②   ”三个阶段,最终达到鼓琴的最高境界;从【甲】文“       ③        ”这句话能够看出,钟子期不愧为俞伯牙的知音。

12.俞伯牙、钟子期的知音故事广为流传,常常被诗人引用,成为诗歌中常见的典故。下列诗句没有使用这个典故的一项是        (只填字母)(2分)

A.摔破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

B.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C.故人舍我归黄壤,流水高山深相知。

D.借问人间愁寂意,伯牙弦绝已无声。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孔子学鼓琴于师襄子”》对比阅读答案:福清语文教育网整理

参考答案:(1)志:志趣,心意(1分);(2)卒:通“猝”,突然(1分);(3)于:向(1分)

评分说明:意思对即可。

(1)参考译文:只要是伯牙心里所想的,钟子期必定能够领会。

评分说明:“所念”、“得之”为得分点,每点1分,共2分。

(2)参考译文:不是文王谁能做到这样呢!

评分说明:“为此”、反问句式为得分点,每点1分,共2分。

参考答案:①心志(或“情怀”、“旨趣”、“理想”、“志向”均可);②得其为人;③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或“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均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