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妮访谈 枝上花开又十年:女诗人王小妮谈《上课记》

2017-06-3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1955年生于吉林省长春市.1982年毕业于吉林大学.1987年定居深圳.作品除诗歌外,涉及小说.散文.随笔等.2000年秋参加在东京举行的

1955年生于吉林省长春市。1982年毕业于吉林大学。1987年定居深圳。作品除诗歌外,涉及小说、散文、随笔等。2000年秋参加在东京举行的“世界诗人节”。2001年夏受德国幽堡基金会邀请赴德讲学。2003年获得由中国诗歌界最具有影响力的三家核心期刊《星星诗刊》、《诗选刊》、《诗歌月刊》联合颁发的“中国2002年度诗歌奖”。曾获美国安高诗歌奖。现为海南大学人文传播学院教授。

她曾经是当代诗歌史上朦胧诗的中坚。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前,在深圳文学史上,她是以纯文学写作出现的自由撰稿人之一,她是那个年代有较高的写作天分和强烈的独立意识的作家代表。现在,她在海南大学执教,过着平静充实的生活。2009年,她写下了谦逊、清澈而不失锐利的《二○○八上课记》,获得《人民文学》散文奖。

她,就是王小妮。她不仅是那一代诗人中少数还在坚持诗歌写作的女性,她还在诗歌之外写作了大量优秀的随笔、小说。她的写作,既是对人生的深刻审视,也是对生存梦想的诗性肯定,具有沉郁的理想主义光泽。20多年来,她笔耕不辍,成为波澜壮阔的朦胧诗运动留存下来的唯一硕果。她仿如一株开花的树,每段路都光华四溢。

对于多数人来说,人生就是选择一系列的角色来表演。针对不同的观众,选择不同的戏份。有些是演员和观众都异常投入动情,有些是演员对自己的戏并非深信不疑,观众自然也出戏。但也有些人会将生命的每个20%戏分都做得尽善尽美,也就离真理近好多,也就得到掌声愈多。

王小妮算是后一种人。做妻子,做母亲,做诗人,到现在做老师,她都做得尽力尽心,并且成绩上佳。她不追求顿悟式的大智慧,也不推崇“格物致知”和“微言大义”,她只是遵循内心,不傲慢地完善自己的人生。

大学时代,王小妮一写诗就赢得了广泛的关注。她的诗歌一方面敢于“取消”大众对于意义的追问,一方面又将真正的日常生活的光影、细节及不应被忽略的现实呈现出来。1980年,她与徐敬亚前往北京参加《诗刊》组织的青春诗会,成就他们人生中第一次携手远行。

1985年1月,在落满白雪的长春街头,王小妮送别去南方深圳的丈夫徐敬亚。“我们气喘吁吁。在火车站超过所有拿沉重行李的人、哭涕告别的人。我们几乎两手空空。两个人之间没说话。离开的念头,比冰块和石头都坚定。我要送他走。他把手套递给我,他好像说,今后再也不用手套这东西了……没有一个妻子是这样送丈夫的。”

两年后,王小妮带着儿子南迁深圳。在这个南方现代都市,他们低调地生存、生活,鲜与外界往来。以“宏大史诗”为写作格调的徐敬亚放下笔杆,自称自39岁便已“退休”。而王小妮却在逆境中保持了中国作家最松弛的心态,在深圳度过的1993-2004年可能是她一生中最重要的写作期。这10多年中,她写了约800万字,出版诗歌、散文、小说各类体裁20多部专著。被誉为“中国极少数越写越好的作家之一”。

董桥当年写“中年是一杯下午茶”,全文最好不过“人已彻骨,天尚含糊”这八字,余者只是文章了。

王小妮将这意境演绎出迥然之意。

2005年的4月,徐敬亚、王小妮被海南大学文学院诗学中心聘为教授。这一次是真正意义上的春风化雨教书育人——启蒙和去昧。

纳博科夫曾经极为煽情地写道“我愿意把我最后一滴眼泪,最后一个白血球都献给你。”他的学生如是回应他:“他是我们的肾上腺素。”

王小妮没有纳翁的好运气。尽管她的《上课记》系列“以广阔的社会视野和深挚的人文关切,辨析和铭记命运的低语、人心的呢喃。”尽管她着力用心地将“那些‘90后’的片段人生,在她百感交集的书写中,承载着时代的巨大重量。”

她班上的那些家境贫寒的乡下学生,甚至都不知道他们的老师是一个全国著名的诗人并为此格外珍惜。在他们眼里,王小妮就是一个温和的、体恤他们的慈母一样的老师而已。

对自己的教师生涯,王小妮表达的理性、热忱之心拳拳可见。她非常有心地将我们提问中的关键词特意地提点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