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大学张新民 记张新民先生于贵州大学国学社

2017-12-1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张新民先生,字止善,号迂叟,1950年11月生于贵州贵阳,先世江苏武进,祖籍安徽滁州.1985年获河南大学历史学硕士学位,以后长期在贵州师范

张新民先生,字止善,号迂叟,1950年11月生于贵州贵阳,先世江苏武进,祖籍安徽滁州。1985年获河南大学历史学硕士学位,以后长期在贵州师范大学历史系任教,历任讲师(1985)、副教授(1993)、教授(1997)、历史研究所所长等职,是中国近现代史和历史文献学两个硕士点的领衔导师。

2002年调入贵州大学,任贵州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参与建设中国古代史和宗教学两个硕士点。现为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院长、中国史学会理事、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常务理事、贵州省省管专家、贵州省高等学校学术带头人、贵州省儒学会会长、贵州省史学会副会长。

主持国家及省级课题多项,参与主编《黔灵丛书》、《阳明学研究丛书》等大型丛书及《王学之思》、《王学之路》等文集。

治学主张义理与考据统一,生命学问与知识学问统一;做到学问是有思想的学问,思想是有学问的思想,思想与学问融为一体,绝不作无病呻吟之文。研究领域广涉文史哲各个方面,是具有一定国学造诣的专家。(以上信息摘自中国文化书院网站)

贵州大学国学社是以“品国学以修身树大学之正气,传国魂以立命继中华之绝学”为宗旨的国学读书会性质的学生社团。国学社在中国文化书院院长张新民先生和贵州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王进老师等诸位老师的指导下,由人文学院哲学系木子奎和计信学院信息系全胜坤等同学发起,癸巳年四月廿四日申时在中国文化书院勉学堂举行成立大会,张新民先生在会上作了重要指导讲话。

张先生指出,成立国学社极其有意义,其有利于大学生提高人文修养,培养民族精神。国学之名,远在先秦即已有之,或称国粹,五四新文化运动后名为华夏之学,西方则称之为汉学,中国学。不论国学,汉学,还是中国学,自“五四”后名存实不传。新时代以来,国学没有得到整体性和系统性的传承,传统经学已然断代。

张先生告诫,国学并非局限于经书,应该说经、史、子、集以及传统文化艺术等皆属于国学的范畴。所以国学社要广博读书,不应局限于四书五经;要读好书,少读无用之书,以免世俗功利之污染。读经要把经内化于自己之生命,化经为生命之用,以经书作为生命之营养。国学社要以读书为根本,大家要坚持坐冷板凳,只有先充实自己之生命,才有独到之见和大观之论,大家才能讨论,讨论才有深度。

先生强调,中国传统国学的价值不仅仅是属于中华民族,也属于世界,属于整个人类。同学们读书,当先为己而后穷理,以明道知是非。自己先明真理,把真理与生命相融,而后与人分享真理之阳光,让更多的人感受到真理阳光的存在。正知正见,正理正风,这是国学社的宗旨和任务所在。

另外,大家学国学不可执古不化,当知古为今用,融会西学。融会西方,前提是要打通国学经典,然后才能与西方对话,交流互补。中西交流,方显中国传统国学价值之厚重。想到现在对国学感兴趣的同学很少,先生感叹道,国学社不必在乎规模之大小,有二三素心之人,齐聚一堂,焚香读经,论道修德,则可矣。

谈到中国国学现状,张先生说,日本有学者认为,正如佛教创生于印度继承于中国,中国经学产生于中国却生存于日本,在中国已经没有经学了。张先生引用陈寅恪先生曾经送北大学生的一句诗表达自己的心情:“群趋东邻受国史,神州士子羞欲死。

”张先生说,中国国学是天人之学,是顺应宇宙之学,是天下正学。如果国学不传,天下也将不正,违背历史和不顺宇宙的价值观将大肆泛滥。所以,继承传统国学,弘扬民族文化,是国学社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

先生再三告诫,继承发展国学,要在传统文化中创造新生命力。现代文明必然要依托传统文明而发展,传统文明必然要藉助现代文明而生存,如此融合新旧才是正道。同时以国学为主,包容西方,古今中外相融才能使国学在现代扎稳根。

最后,先生勉励道,中国乃执中之国。两千多年来,中国之所以是一个共同体,是因为中国有共同之正学,中国有共同之精神,中国有共同之灵魂。愿国学社同学知用中之智,接通国学之命脉,修身正风,成就有用于中国之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