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后裔落户周口?

2018-03-3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朱金成手捧家谱和大明宣德炉□晚报记者 徐松 文/图"听老辈人说我们是从洛阳那边迁移过来的,最近几十年豫东地区很多朱姓人都来续过家谱."3月1

朱金成手捧家谱和大明宣德炉

□晚报记者 徐松 文/图

“听老辈人说我们是从洛阳那边迁移过来的,最近几十年豫东地区很多朱姓人都来续过家谱。”3月12日,记者在西华县大王庄乡雨林台村采访时,村里的几位老人说。而他们所说的洛阳,正是朱元璋之子——“伊厉王”朱木彝定国的地方。此外,根据有关专家鉴定,朱先生拿来的宣德炉和“龙床”,确实是明代物品。

专家鉴定“龙床”年代

朱先生和他的叔叔看家谱

家谱:人名多与朱元璋有关

据大量史料记载,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时亲自为子孙们制定了取名命字的原则和方法。他为26个儿子的后代世系,各拟定了20个字,每个字为一世。根据朱先生的说法,他们这支后裔隶属朱元璋第25个儿子——伊厉王的朱木彝。而朱元璋赐予伊厉王分支的前5个字为“颙勉諟訏典”。

按照史书记载,朱木彝所有的后代必须取双名,且人名的第一个字应为“派”。朱先生向记者提供的家谱显示,他父辈中男子的名字均使用了“典”字,只不过他们把这个字放在了最后。对此,朱先生说:“民国时期社会动荡,父辈采取了‘隐名’的办法。

”再往前追溯,朱先生的祖父取名为“朱德顺”。名字中虽不含“派”字,但采用了朱元璋谥号中的“德”字。“祖父生活在清朝,因此更不敢称自己为明朝皇室后裔。”朱先生认为,为了保护家庭和后代,祖父辈也采用了“隐名”。

在朱先生老家的村子里,村里的男性都姓“朱”,60岁以上的人,名字里大多含有朱元璋立下的“派”字。只不过,用字顺序与当年立下的规矩稍有不同,均用在了最后一个字上。至于祖辈们是怎么来到周口西华境内定居的,朱先生认为“当年李自成攻破洛阳后,祖辈们逃亡至此”。

古董:两个宣德炉和一张“龙床”

“说自己是朱元璋后裔的人很多,但与他们不同的是,我们拥有物证。”昨日,朱先生告诉记者,他收藏有一张“龙床”和两个大明宣德炉。

朱先生所说的“龙床”,高两米多、宽一米多,木床顶部两端分别带有龙头雕刻。记者看到,这张床古色古香,镂空雕刻十分精致,除了床上使用的棕垫和床边有磨损外,其余部分保存比较完整。

国家级木材鉴定检验师、中国木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专业委员杨翠海对木床鉴定后认为,这张床的年代为明晚期,是明朝皇室后人所用物品。

关于这张床的来历,朱先生说是他用了10年的时间,从邻村一户村民那里收来的。“那个村子与我们村相邻。”

此外,朱先生还向记者展示了两个落款为“大明宣德年制”的铜炉。其中较大的一个系他本家祖传,另一个来自同村78岁的村民朱金成家中。“那个较大的我没看到,体型小点的铜炉就是大明宣德年间的。”杨翠海说。

“这个炉子从我记事时就有,母亲常用它烧香。”朱金成告诉记者,为了表达对母亲的怀念,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他悄悄把炉子埋在了院子里,没有舍得拿出来,直到后来翻修房子打地基时,这只宣德炉再次被挖出。记者看到,这个仅有巴掌大的宣德炉,小巧精致,被磨得光滑的铜制底足在阳光下依然光亮。

明代“龙床”和宣德炉经专家鉴定后,朱先生更加坚信他们家族为朱元璋后人。

雨林台村:历史悠久,村民家中古董多

雨林台是西华县大王庄乡一个普通的村庄。

朱先生77岁的叔叔坐在自家门前,看着几名同族人打麻将。如有需要,他会把饮料、香烟递上,“挣点儿闲钱”。在他儿时的记忆里,村里只有几十户人家,而现在村里已有200多户人了。“听上辈人说我们是从西边(洛阳)迁过来的。”朱先生的叔叔说,从上世纪80年代起,众多来自豫东地区商丘、开封等地的朱姓人前来认亲续家谱。

在这些老人们的记忆里,他们很小的时候村里有一眼古井,“得有几百年历史了”,当时用来供全村人用水。后来随着生活条件改善,古井被封。“那口井就是我们祖辈迁来定居时打的。”老人们说,他们村“雨林台”原来是“鱼鳞台”,相传祖辈们从那口井里捞出了一大片鲤鱼鳞,有龙鳞之意。而至于是否真的是朱元璋后人,他们均表示不清楚。

“原来家中堂屋挂着一个很大的拨浪鼓,当时都不知道什么意思,后来才知道这寓意‘大鸣(明)’。”朱先生说,不久前他和有关专家在村中走访时,还发现有些村民家中保存有古董。“比如我叔叔家的那张桌子,经专家鉴定也是明代的。”

如果你们真的就是朱元璋的后人,会觉得高兴吗?面对记者提出的问题,多位老人显得很平静,沉默一阵后坦然地表示:“这就算我们找到祖先,能认祖归宗了。”而村里的年轻人则更为“淡定”,“(朱元璋)是我们的祖先也没什么,我们还是该种地种地,该打工打工。”

和他们不同,从小在周口市区长大的朱先生认为,他作为村里的“知识分子”,有责任、有义务帮同族人找到祖先。并且他坚信,他们就是朱元璋的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