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建新兴业 枣阳市七方农民孙建新靠旱稻兴业

2018-03-0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出生于1982年的孙建新是枣阳市七方镇木桥村5组农民.孙建新在外打工十几年,在农忙时回家发现周围年轻人普遍在外打工,很多土地都闲置了,于是萌

出生于1982年的孙建新是枣阳市七方镇木桥村5组农民。孙建新在外打工十几年,在农忙时回家发现周围年轻人普遍在外打工,很多土地都闲置了,于是萌生了回家务农的念头。但是木桥村5组位于唐东渠尾水区,农业用水困难,常规农业种植成本高,投入大,收益低,遇到干旱年景甚至会出现欠收情况。

为克服家乡种植困难,刚刚返乡的孙建新又再次外出到河南、安徽等地多次考察旱稻种植技术。 2013年,孙建新开始试种旱稻60亩,并且一举取得了成功,获得了良好的收成,这更加增添了他种植旱稻的决心。

2014年,他开始扩大规模,租用了5组土地300多亩用于种植旱稻,成立了建新农业专业合作社,购置了旋耕机、插秧机、播种机、收割机等农业专用机械。

在他的影响下,当地100多农户也开始种植旱稻。 2015年,旱稻的种植面积已从本镇的木桥、大房、隆兴扩展到琚湾镇的高庵、古城等数村,面积达1000多亩。 通过观察2015年的种植情况,旱稻比之于水稻优势明显,旱稻的用水量较水稻少650方/亩,每亩节约水费200余元;旱稻可实现全程机械化,无插秧、移秧等环节,省时省力省工费;产量可观,旱稻亩产约1400斤,水稻亩产约1600斤,计算种植成本后,旱稻每亩收益高于水稻200元左右;具有耐旱性,旱稻根系发达,须根粗而长,入地深度可达1米以下,因而能有效地吸收土壤中的水分。

叶的细胞液浓度较高,对水分减少的耐性较强,受旱一段时间后可快速恢复生长。特别是种植水稻条件差的缺水旱地、肥力不高的坡地均可种植。 七方镇的水资源条件相对较差,且多为坡地。综合以上旱稻的种植特性,旱稻在七方镇具有很强的可推广性。(黄修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