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治愈艾滋病是真的吗 联合治疗让功能性治愈成为可能

2017-09-1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功能性治愈"是指感染者体内的病毒被完全抑制,机体免疫功能正常,即便不接受治疗,用常规方法也难以在患儿血液中检测出病毒.功能性治愈艾滋病可以把艾滋病病毒从人类DNA中去除,并被人类的免疫系统永久破坏,这项研究代表着在治疗艾滋病方面的重大进步.这项技术通过把艾滋病病毒从细胞内释放到表面,然后依靠机体的天然免疫系统杀死病毒.在体外实验中(利用实验室培养的人类细胞),这项新技术被证明非常有效.丹麦研究委员会已奖励150万英镑给研究小组,用于对该研究进行临床测试.临床实验结果可能在数月内得出.

“功能性治愈”是指感染者体内的病毒被完全抑制,机体免疫功能正常,即便不接受治疗,用常规方法也难以在患儿血液中检测出病毒。功能性治愈艾滋病可以把艾滋病病毒从人类DNA中去除,并被人类的免疫系统永久破坏,这项研究代表着在治疗艾滋病方面的重大进步。这项技术通过把艾滋病病毒从细胞内释放到表面,然后依靠机体的天然免疫系统杀死病毒。在体外实验中(利用实验室培养的人类细胞),这项新技术被证明非常有效。丹麦研究委员会已奖励150万英镑给研究小组,用于对该研究进行临床测试。临床实验结果可能在数月内得出。

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是科技重大专项的重要内容。艾滋病是一种可以累及全身各个器官的疾病,近年,通过国家大力科研投入使得艾滋病不再可怕,目前艾滋病已成为一种可控的慢性病,并通过联合治疗可使得功能性治愈成为可能。

联合治疗使得艾滋病功能性治愈成为可能

专家介绍,通过联合治疗使艾滋病实现功能性治愈目标成为可能,即采用“鸡尾酒”式的混合药物治疗方法,用蛋白酶抑制剂与逆转录酶抑制剂联合治疗艾滋病。在疾病治疗方面,王辰谈到对感染者实施早期的抗病毒药物治疗,使艾滋病新发感染病降低了67%。

“功能性治愈”是指感染者体内的艾滋病病毒被完全抑制,机体免疫功能正常,即便不接受治疗,用常规方法也难以在患者血液中检测出病毒。2013年,美国首次"功能性治愈"艾滋病。

在结核病的领域,对痰液中结核分质杆菌的检测率由25%提高到45%以上。另外,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等重大传染病防治药物顺利通过技术改造和国产化研制,而且部分艾滋病二线治疗药物仿制创新进展顺利,一批创新药物已经进入临床研究。

可实现早期检测出艾滋病感染者 减少艾滋病传播和“恐艾”心理诊断,对疾病来说至关重要。只有先诊断清楚了,才能对症下药。以往中国对艾滋病病毒食物检测窗口期为3~4周,长时间的等待结果期,对“恐艾”者的心理和生活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在8月8日国家卫计委的例行发布会上,卫计委科教司副司长王辰明确表示,“我国对艾滋病病毒检测窗口由过去的3~4周缩短到2周以内。”

“窗口期”是指从人体感染艾滋病毒后到外周血液中能够检测出病毒抗体的这段时间。人体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后,一般需要2周时间才能逐渐产生病毒抗体。在这段时间内,血液中检测不到病毒抗体,但是人体具有传染性,检测者在此期间也因此面临巨大的心理压力。

据艾滋病专家介绍,网络、电话咨询艾滋病的大部分都是窗口期的心理疑虑。艾滋病病毒检测窗口期缩至2周以内,这样就意味着我国可以实现早期检测出艾滋病感染者,避免在没有抗体产生所谓的窗口期造成了对艾滋病的传播,也减少了检测者长时间的心理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