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异与刘秀 作为皇帝 刘秀是中国史上战略与战术的运用大师

2017-09-0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建武元年(公元25年)十月,刘秀定都洛阳,史称东汉(东汉的帝都洛阳与西汉的帝都长安分置东西,以此为名号).此时刘秀已经占据了曾经的燕赵之地,

建武元年(公元25年)十月,刘秀定都洛阳,史称东汉(东汉的帝都洛阳与西汉的帝都长安分置东西,以此为名号)。

此时刘秀已经占据了曾经的燕赵之地,但是,相比于广大的东方和南方,农民起义军余部和地方割据势力仍为数众多,更始政权在这些地区也有很强的势力。和这些形形色色的武装力量相比,刘秀只不过才占据了巴掌大的一块地方,其实力也不足以与号称百万之众的赤眉军展开最后决战。

基于这一情形,刘秀定都洛阳就有其特有的意义。洛阳地处山川,东有虎牢,西有宜阳函谷,北连上党邯郸,是燕赵之地南下东进的桥头堡,更有锁封关中的战略意义。

刘秀对峙赤眉军正有如汉高祖对峙项羽,一个靠战略取势,一个靠战斗取势。

赤眉军攻入长安的同时,此时的长安,极度混乱,赤眉军为农民军,与代表地主阶级的更始政权倾轧相斗,赤眉军没有形成成建制的政权,仅依靠武装力量获得战争的财力与武力,没有根本的行政机构,靠抢靠劫来补充军费,因此,作为西汉帝都两百多年的长安,满满的都是地主阶级,极度反对赤眉政权,然而,赤眉军有着极高的军事素养,更始帝刘玄派兵与赤眉大军交战,均大败而归,死伤甚重,最终,战败迫降,获封为长沙王,后为赤眉缢杀。

由于更始政权的覆灭,赤眉军占领了长安城,在更始帝刘玄与赤眉军交恶的这段时间里,刘秀剑走偏锋,将集中主要力量用来在长安以东构筑防线。

刘秀派吴汉等人率军扫平了河北地区檀乡、五校、青犊、富平、获索等农民军;遣岑彭、景丹等人向洛阳以南的河南、荆州地区推进,更始政权任命的淮阳太守暴汜、宛王刘赐、邓王王常等纷纷投降,豫西地区的众多小股农民武装也先后被削平。封住了关中进出中原地区的所有通道。

赤眉军盘踞长安,数十万大军日夜的粮草消耗甚巨,东出中原的道路又为刘秀所阻,只得撤出长安西走陇右以补充粮草,结果为割据陇右的隗嚣所败,恰是严冬,“逢大雪,坑谷皆满,士多冻死”,赤眉数十万大军只得东归再次折回长安,并击败了跟进浑水摸鱼的邓禹所率领的两万大军,迫使禹退出长安,但此时的赤眉军也遭受了极大的消耗。

邓禹与赤眉数次交战,并一度占据了长安,但最终又为赤眉所败,不得不退出。刘秀鉴于关中大饥,人相食而隗嚣的重兵又陈于西方的局面,料赤眉必向东或南方向运动,于是,派冯异率兵增援邓禹,封锁住了赤眉军东归的道路,战争进入僵持阶段,赤眉军因粮草问题二等待不及,被迫脱离战场,转向东南,绕道而走,

刘秀此时已经派遣侯进等屯新安(今河南渑池东),耿弇屯宜阳(今河南宜阳西),在东、南两个方向堵截赤眉东归或南下之路。刘秀亲自引大军驰援宜阳一线,与耿弇等人会合,共同阻击赤眉南下。刘秀亲率六军,于宜阳前线将大军摆开阵势,大司马吴汉精兵于最前,中军在其后,骁骑兵和带甲武士分陈于左右两侧。

赤眉大军兵士疲敝,粮草缺乏,士气低落到了极点,自崤底失败后一路从关中折向南,至宜阳,正迎面撞上刘秀布下的重兵,兵困粮乏的赤眉军根本无力再战,加上尾随追击而来的冯异大军,赤眉军被合围,不过几天,赤眉军粮草耗尽,尚有十几万兵马的赤眉大军无奈在宜阳被迫请降,自此,刘秀扫平了关中。

在与赤眉军在关中激战的同时,刘秀在关东(即函谷关以东)一线亦派遣以虎牙将军盖延为首的诸将对梁王刘永进行了东征。刘永,西汉梁孝王刘武的八世孙,其家世代为梁王,据梁地,故在梁地素有威名,声望极大。王莽摄政之时,其父梁王刘立因结连平帝外家卫氏,被王莽所杀。

更始帝立,刘永复被册封为梁王,据旧地。后更始政乱,刘永遂据国起兵,以其弟刘防为辅国大将军,招揽沛人周建等豪杰为其将帅,攻下齐阴、山阴、沛、楚、淮阳、汝南等二十八城,并遣使拜董宪为翼汉大将军(后又封海西王)、张歩辅汉大将军(后又封齐王),与共连兵,遂专据东方。

更始败亡之后,刘永自称天子,在睢阳登基。对于刘秀来说,近在东方睢阳的刘永是对其威胁最大的军事集团,刘永所在的睢阳距洛阳近在咫尺,时刻威胁着京师洛阳的安全。

自建武二年始,刘秀先后派虎牙将军盖延和建威大将军耿弇分别平定了割据睢阳的刘永和青州的张歩,特别是耿弇与齐王张歩的战斗,极为惨烈,“城中沟堑皆满,八九十里僵尸相属”。此间,刘秀还亲征海西王董宪,大获全胜。到建武六年初,关东基本上为刘秀所定。

优己/著 收录 《优己通古》

本文系 社科哲学家、童话作家优己 原创发表

学汉语读历史,交流儿童教学与教育请找 优己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