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淑华《古韵》傅光明 跨文化视野下现代文学作品写作—以凌淑华的《古韵》为例

2018-04-0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导论 凌叔华作为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京派文学团体中较重要的作家,作不多,主要作品有小说集<花之寺>.<女人>.梦影>,以及英文长篇自传体小说<古韵>(Ancient<小哥俩>.游记一生的著<爱山庐Melodies).因其前期小说作品风格哀伤隽永.淡雅细腻,以心理描写见长,多描摹处于深闺之中的女性以及儿童的生活,所以在文学史上常被称为"闺秀派"作家,相关文学研究及评论主要集中在她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和意识.儿童视角还有作品风格三个层面

导论 凌叔华作为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京派文学团体中较重要的作家,作不多,主要作品有小说集《花之寺》、《女人》、梦影》,以及英文长篇自传体小说《古韵》(Ancient《小哥俩》、游记一生的著《爱山庐Melodies)。

因其前期小说作品风格哀伤隽永、淡雅细腻,以心理描写见长,多描摹处于深闺之中的女性以及儿童的生活,所以在文学史上常被称为"闺秀派"作家,相关文学研究及评论主要集中在她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和意识、儿童视角还有作品风格三个层面。

英文长篇自传体小说《古韵》约有七万英文单词,共分十八章。每章都有一个独立的故事主题,可以视作一篇短篇小说,同时各章之间的情节和人物关系又相互勾连。整部小说贯穿了主人公"我"的儿童视角,第二章到第十八章之间有"顺序"的时间关系,即"我"的成长历程和家庭发展史。

小说展示了以"我"的家庭生活为中心的清末民初的独特风貌。小说在1953年由英国的贺加斯出版社(HogarthPress)出版,并在一969年再版。

直到凌叔华去世后的第二年(1991年),《古韵》的中文译本才由台湾业强出版社出版。小说的简体字版本在1994年由中国华侨出版社出版:山东画报出版社亦在03年和05年出版这一小说。

中文译木均出自傅光明的翻译。因为英文版本长期游离于中国读者的视线之外,而大陆读者更是在17年前才与中文版本相遇,所以国内读者对《古韵》一定程度上其知之甚少、研究不多。近年来文学史和文学评论中谈及《古韵》的,主要有杨义在《中国现代小说史》的"在妇女解放思潮中出现的女作家群"这一章里概括凌叔华生平创作时,曾简略提到"旅欧期间,尚有自传体英文小说《古歌集》。

"史书美在《现代的诱惑》一书中,从"东方主义和女性主义"的角度提出了:在《古韵》中,凌叔华为了配合伍尔夫的女性主义脚步,而脱离了本国语境、将自己的女性主义表达东方化的观点。

史书美虽然没有对此观点展开更详细的论证,但给予了读者新的的启发。

另外,梅家玲提出《占韵》的作者以身在中国"主流文化"中的诸般特色,成就了西方对它"边缘性"的、富于异国情调的阅读与想象。这部"墙外开花墙外香"的著作曾在英国广受好评。《古韵》的英文版1953年在英国出版以后,旋即成了畅销书,并引起了英国评论界的重视。

英国读书协会(Booksociety)评它为当年最畅销的名著。多家重要报刊登出了书评。《时与潮》(刀m。an几de)周刊评论道:"书中洋溢着作者对生活的好奇,热爱和孩子般的纯真幻想,有幽默、智慧、不同寻常的容忍以及对生灵的深切同情,无论新旧,只要是好的,叔华都接受,从不感情用事。

"《泰晤士报》文学副刊评论说:"叔华平静、轻松地将我们带进那座隐蔽着的古老的院落。

现在这种文明已经被扫得荡然无存,但那些真正热爱过它的人不会感到快慰。她向英国读者展示了一个中国人情感的新鲜世界。高昂的调子消失以后,‘古韵’犹存,不绝于耳。"《旁观者》的评论是:"书中有几幅作者自画的插图:描绘那个机灵小女孩同义母一起放风筝,和老花匠去买花,跟贡先生学诗,等等,都非常令人着迷。

"1953年小说出版之后没多久,就被译为法、德、俄、瑞典语出版,非常受到重视。

伍尔夫的密友维塔·萨克维尔·维斯特曾于1954年元月告诉凌叔华:"我们得到的好评完全是丰收,……,普里斯特莱对这本书也很赞美,……,伦敦《泰晤士报》文学副刊的一篇书评写得非常棒,这篇书评写得极长,内容也非常重要。

我必须向你道喜,你的耐心,总算是得到报偿了。"此处提到在《泰晤士报》文学副刊上撰文的,是哈诺·阿克顿;普里斯特莱(J·B·Priestly)是英国文坛的大人物,涉猎小说、戏剧、散文、批评。

促成凌叔华写作《古韵》的直接原因是与弗吉尼亚·伍尔夫的一段翰墨之交。

在1937年底、1938年初,在乐山躲避战火的硝烟、处于精神压抑中的凌叔华给著名的英国作家、文学理论家、女性主义者弗吉尼亚·伍尔夫寄去了一封信,询问战争中应该怎么办。

从此拉开了两人将近两年的通信往来的序幕。一些信因战争的封锁与混乱而根本没有达到对方手中;而另一些信件也可能在岁月的流逝和写信者的人生奔波中佚失了,所以,尽管我以时间顺序将两人写下的一共16封信件进行了排序,但并不是每一封信都能找到和它直接"对话"的异国来信。

某几封信件中直接提到了收到对方来信的具体时间,另外,还可以从对话内容上判断哪些信件之间具有逻辑联系。 第二章:凌叔华与伍尔夫的通信,及其与《古韵》写作的关系···········13 第一节:自传体小说的体裁的确定······································14 第二节:凸显的细节描写与"异域性"展示································l8 第三节:"汉译英"的创作方法······································20 第四节:适应英语读者,还是保持独立性····························24 第五节:关注女性教育和写作············································27 第六节:国家叙事之外的个人叙事········································33 结论························································36                          ·············· 结论 凌叔华和伍尔夫交流的基础,一开始就不是"平等"的,伍尔夫是一个更有建树的作家,并且年长凌叔华十八岁。

当她们开始通信的时候,伍尔夫已经出版了除了《三个基尼》和《幕间》之外的所有重要作品,并且享有世界性的声誉。《古韵》的诞生,更是在一个著名作家的建议、注视和关心下完成的。

正如凌叔华在序言中写的那样,"此书献给弗吉尼亚·伍尔夫和维塔·萨克维尔·韦斯特",伍尔夫是古韵的第一读者,也是鉴定凌叔华的作品是否有可能进入英语文学世界的人。

为什么伍尔夫要建议凌叔华写一本英文书,而不是中文书?因为对于凌叔华来说,无论用哪种语言来创作,她做的都是有意义的工作。而英文写作,却能让伍尔夫参与进这个美学实验中来—是伍尔夫决定展开这个美学实验。

尽管伍尔夫在给凌叔华的信件中,一直叮嘱凌叔华要保持写作中的中国风味,但伍尔夫对凌叔华进行指导的行为,实际上还是居于一种更强势的地位,总试图把她带向英语文学的审美传统中。

比如,鉴于伍尔夫对中国文学的一无所知,她只能尝试着向凌叔华推荐英语文学传统中的经典读物。伍尔夫给凌叔华推荐的书,包括考拍、华尔浦尔、司各特、简·奥斯丁、盖斯凯尔夫人的作品,都是是十八或十九世纪英国文学中的典范之作,伍尔夫通过这种方式,给凌叔华指出了一条通向英国文学传统的路。

伍尔夫曾在信中告知凌叔华:"你是否收到了我八月的信和一包书?请来信告知;因为,如果书安全寄到,我还要再寄一些给你,在伦敦,很容易买到便宜书,请不要考虑付款,寄书给你是我的一大乐趣。

"在伍尔夫曾经考虑要寄给凌叔华的书中,简·奥斯汀的小说,是适应凌叔华对非母语作品进行阅读和学习的需要,《夏洛蒂·勃朗特传》则是提供给凌叔华了解女作家在困难中进行创作的范例。

但她邮寄这些书并不只为了满足凌叔华学习上的具体需要。在十九世纪的小说家中,伍尔夫对简·奥斯汀和托马斯·哈代评价最高。

把凌叔华引向这些经典之作,多少有些"教学"的意味。 如果没有和伍尔夫对话,凌叔华可能永远不会把她的多篇中文小说翻译加工为《古韵》。正是凌叔华出于伍尔夫有一种近乎崇拜的信服,她才采纳了伍尔夫的各种写作策略上的建议,克服了写作的过程中一直担心没有会没有人来读她的英文小说的恐惧。

在1938年7月24日的信中,她问伍尔夫:"当您告诉我在写作上我还有希望时,您能允许我写信时称呼您为老师吗?一个土生土长的中国人思想上的老师(我指的是那种没有收到西方影响的那种),有如父母兄长一样备受尊敬而又亲密无间。

我不太确信英国人对这个词如何理解。"伍尔夫不太理解这个中国式的尊称,她回信说"请叫我弗吉尼亚,我不喜欢被看做伍尔夫夫人。

"凌叔华希望除了写作以外的交流,她和伍尔夫的关系能变得更进一步。中国古代的"门生"不仅追随"家师"的学习,进入了一个"师门",意味着"师门"内的所有社会关系都可能为己所用。

这种关系要比西方的师生关系具有更强的亲密色彩,仿佛师门内所有人天然的毫无隔阂。这就是凌叔华所说"有如父母兄长一样备受尊敬而又亲密无间"的意思。 参考文献 凌叔华作品  ShuHua.

Ancient lodies.London:TheHogarthPress,1953. 凌叔华.《古韵))(傅光明译).台北:业强出版社,1991年. 凌叔华.《古韵》(傅光明译).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1994年.

凌叔华.《古韵》(傅光明译).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5年. 凌叔华.《花之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 凌叔华.《女人》.上海:商务印书馆,1930年. 凌叔华.

《小哥俩》.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 弗吉尼亚·伍尔夫.《传记文学的艺术》.《世界文学》,1990年,第3期 弗吉尼亚·伍尔夫.《论小说与小说家》(瞿世镜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1年.第124页. 弗吉尼亚·伍尔夫.《到灯塔去》.(瞿世镜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