弼马温效应 “八珍丸”与弼马温效应

2019-03-1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在日常生活中,有的人饮食不振,身体不丰满,过早地出现皱纹,面部皮肤委黄苍老,去看西医,通过各种检测手段,往往检查不出具体的病理.而中医根据上述现象来分析判断,往往认为是"气血两虚"引起的症状,中医会建议服用中成药"八珍丸",通过调理脾胃功能,往往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其解决问题的思路值得我们学习和思考.弼马温效应 "八珍丸"与弼马温效应根据中医资料,"八珍丸"的功效是:"补气益血,用于气血两虚,面色萎黄,食欲不振,四肢乏

在日常生活中,有的人饮食不振,身体不丰满,过早地出现皱纹,面部皮肤委黄苍老,去看西医,通过各种检测手段,往往检查不出具体的病理。而中医根据上述现象来分析判断,往往认为是“气血两虚”引起的症状,中医会建议服用中成药“八珍丸”,通过调理脾胃功能,往往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其解决问题的思路值得我们学习和思考。

弼马温效应 “八珍丸”与弼马温效应

根据中医资料,“八珍丸”的功效是:“补气益血,用于气血两虚,面色萎黄,食欲不振,四肢乏力,月经过多”等。这个药方,出自明代大医学家薛己著的《正体类要》,其通过调节脾胃的功能来达到解决饮食不振、皮肤过早出现皱纹等问题。

弼马温效应 “八珍丸”与弼马温效应

薛己(1487~1559),是我国明代医学家,薛己自幼继承家训,精研医术,兼通内、外、妇、儿各科,名噪一时。正德元年(1506)补为太医院院士。薛己治学极为刻苦,论著很多,薛氏敢于提出新的观点,在理论上重视脾胃,注重脾胃与肾命的关系,在治疗上善于温补,以此来解决人体的系统的问题。

弼马温效应 “八珍丸”与弼马温效应

《内经》中对脾胃十分重视,薛己论脾胃非常重视《内经》的观点,他说:“《内经》千言万语,旨在说明人有胃气则生,以及四时皆以胃气为本。”正是依据这个观点,其发明的药方——“八珍丸”,主要成分为当归、甘草等。

在企业或其他组织的管理实践中,这些组织或企业看似运作正常,但企业的员工又精神不振,工作积极性不高,什么原因呢?员工的福利待遇等也不差,往往找不出客观的原因,而有经验的管理者往往会引用一个叫“弼马温”效应的原理,不从员工自身找原因,而是通过另一种方式来解决问题。

相传,两千多年前,我国一些养马的人在马厩中养猴,以避马瘟。众所周知,猴子天性好动,可使马得到训练,使马对于突然出现的人或声响等不再惊恐失措。马可以站着消化和睡觉,在马厩中养猴,可使马经常站立而不卧倒,可提高马对吸血虫病的抵抗能力。

在马厩中养猴,可以实现“辟恶,消百病”。因此,养在马厩中的猴子就是“弼马瘟”,猴子起的作用就是“弼马瘟”效应。

在一个企业或组织中,当出现了不明原因的员工工作积极性降低,活力降低的情况,应该借鉴上述中医解决问题的思路,尝试着配备“弼马瘟”式的人物,以增强员工的活力,避免疲沓和懈怠,进而增进整个组织的活力。当然,企业有了这种人物,管理者更应该予以容忍并发挥其作用,毕竟,这些人物的出现,往往会引起普通员工不同程度的抵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