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帝延熹九年 资治通鉴新解:汉桓帝延熹九年的人生选择

2019-07-0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汉桓帝时期,张成父子精通占卜之术,提前推算出朝廷大赦的日子,并故意在大赦前杀人.司隶校尉李膺不顾大赦的命令而将其处斩.张成向来与宦官较好,宦官以结党营私的罪名告发李膺,汉桓帝大怒,于是下诏逮捕了李膺和与李膺齐名的杜密.而与杜密同郡的刘胜则与外界隔离,对地方事务从不进言,朝中大臣皆以之为清高人士,因此博得了公卿的称赞和举荐.桓帝延熹九年 资治通鉴新解:汉桓帝延熹九年的人生选择上述两人对待同一事物的不同态度导致了入狱和举荐迥然不同的结果.时党人狱所染逮者,皆天下名贤,不问朝政的人反得举荐高升.我们现

汉桓帝时期,张成父子精通占卜之术,提前推算出朝廷大赦的日子,并故意在大赦前杀人。司隶校尉李膺不顾大赦的命令而将其处斩。张成向来与宦官较好,宦官以结党营私的罪名告发李膺,汉桓帝大怒,于是下诏逮捕了李膺和与李膺齐名的杜密。而与杜密同郡的刘胜则与外界隔离,对地方事务从不进言,朝中大臣皆以之为清高人士,因此博得了公卿的称赞和举荐。

桓帝延熹九年 资治通鉴新解:汉桓帝延熹九年的人生选择

上述两人对待同一事物的不同态度导致了入狱和举荐迥然不同的结果。时党人狱所染逮者,皆天下名贤,不问朝政的人反得举荐高升。我们现实生活也未尝不是如此。往往变革者会被诸多既得利益者打击,而不图思变者往往“岁月静好”。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先驱者往往需要流血牺牲,保守者往往延年益寿。但是谁对人类历史进步车轮的推动作用更大呢?答案是不言而喻的。

桓帝延熹九年 资治通鉴新解:汉桓帝延熹九年的人生选择

普通人在面临选择的时候往往会优先权衡当下的利弊得失,权衡后的结果大多倾向于停留在既有的舒适圈中不愿改变,可以用心理学的“禀赋效应”来解释。唯有少数的仁人义士,拥有高瞻远瞩的谋略和杀身成仁的勇气,敢于直面淋漓的鲜血和惨淡的人生。永远以完美形式呈现出来的勇敢是我们内心的真实渴望,这是为什么我们会钦佩古往今来敢于直谏人士的原因。

桓帝延熹九年 资治通鉴新解:汉桓帝延熹九年的人生选择

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应该怎样抉择才能做到表里如一不留遗憾呢?虽然日常生活中我们不会遇到直谏导致杀生之祸的极端情况,但是我们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得做出一定的选择,而每一个选择都无法是完美无缺的,生活不像拍电影,能始终像男主人公一样既勇往直前又永远不死,最后还能抱得美人归。

根据当前情况,做出统观全局的最佳抉择的前提是得跳出自身的局限,用上帝的眼光来审视自己所处的境况,因为但凡你受限于自身,做出的抉择或是满足当下,或是卧薪尝胆,在视野受限的情况下灵魂是无法走向宽阔之路的。

当你用上帝的眼光来看待你自己的周遭时,你会发现事物之间的内在关联以及真正需要改变的本质,决断会变得更加清晰明朗。人生的立意决定了你灵魂所能达到的深度和广度,途径的风景不过是抵达彼岸的修行罢了。不难理解为什么同郡的杜密和刘胜的出生虽有诸多相同之处,但二人却走上了完全不同的道路。人与人最大的差异是灵魂的差异,有时候同行终成陌路,又有时候殊途却能同归。

怎样才能以上帝视角来观察自己呢?如果你是基督徒,可以回归圣经,思考上帝赋予人的使命是什么。人是照上帝的形象造的,本应正直诚实且富有爱心和创造力,和我当下的境况是否一致?是什么原因让我暂时还不能完全实现上帝赋予人类的使命?我应从哪些地方作出实质性的改变?如果你不是基督徒,也可以思考你心目中的理想国或你想成为的那个人应该是什么样子,以此类推。

当以上帝的视角来审视自己的时候,你做决定不再会以个人的得失为出发点,也不会以维护家族利益为核心要务,而是以让世界变得更美好为初衷。从更高的维度俯视你的现状,并将自身境况和全人类的幸福和社会的变革发展联系起来,你在做每一个决定的时候都将不再瞻前顾后,畏首畏尾,而是多了一份从容和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