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期光简历 中国开国上将钟期光上将生平简介

2018-02-1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钟期光(1909年1月2日-1991年5月22日) ,湖南省平江县人,乳名钟昱明.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共产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教育家.军事理论家.湘鄂赣革命根据地.苏浙皖抗日根据地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者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的创建者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杰出的政治工作.军事教育和军事理论研究的领导者,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功勋之一.钟期光同志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中华人民共和国57位开国上将之一,我军政治工作优良传统的参与创造者和重要实践者之一,是功绩卓著的开国

钟期光(1909年1月2日-1991年5月22日) ,湖南省平江县人,乳名钟昱明。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共产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教育家、军事理论家。湘鄂赣革命根据地、苏浙皖抗日根据地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者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的创建者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杰出的政治工作、军事教育和军事理论研究的领导者,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功勋之一。

钟期光同志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中华人民共和国57位开国上将之一,我军政治工作优良传统的参与创造者和重要实践者之一,是功绩卓著的开国建国功勋。他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共产主义事业,并为之奋斗终生,为中国人民革命事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立下了卓越的功勋,为中国革命胜利、人民解放和国防军事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建国前历任新四军江南指挥部副主任,苏北指挥部政治部主任,华中野战军、第三野战军和华东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建国后历任军事学院政治部主任、政治委员,军事科学院副政治委员、顾问,中共中央候补委员,全国政协常务委员,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文革时,钟期光先停职,后又隔离审查。直到1978年12月,军事科学院才为他彻底平反昭雪。1988年7月,被授予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1年5月22日,因病久治不愈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

钟期光上将生平

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1955)。曾用名钟昱明。1909年1月2日生于湖南平江肥田白湖口。4岁起即入私塾读书,并学书法。1921年考入平江县天岳书院,开始接受现代教育和进步思想,积极参加反帝爱国学生运动。

1926年中学毕业后,到平江南乡爽源镇白马庙小学教书,同时兼办农民夜校,从事农民运动。同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曾任区农民协会委员长。大革命失败后,参加湖南工农义勇军平江第1支队,曾任中共平江下东乡特委秘书,参加组织平江农民扑城暴动。

1928年7月平江起义后,任中共平江县委组织部长、县苏维埃政府秘书长,并曾兼任军事部长,参与领导农民暴动。1930年7月调任红5军秘书长,参加长沙战役。后任湘鄂赣总指挥部宣传科科长、中共湘鄂赣省委秘书长、湘鄂边中心县委书记兼独立团政治委员等职。

主力红军长征后,曾任红16师政治部主任、湘鄂赣军区政治部宣传部部长兼省苏维埃政府教育部部长,参加了极其艰苦的三年游击战争。

抗日战争爆发后,任新四军第1支队第1团政治处主任。1938年4月任抗日先遣支队政治部主任,随部挺进苏南敌后,参与指挥韦岗战斗,圆满完成了战略侦察和发动群众的任务。后任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政治部副主任、苏北指挥部政治部副主任、第1师兼苏中军区政治部主任、苏浙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先后参加指挥车桥战斗、苏中反“清乡”和反“扫荡”战斗、黄桥战役以及浙西三次反顽战役,参与创建苏南、苏中抗日根据地。

他长期主持政治部的领导工作和部队战时政治工作,强调政治工作的要有创造性、战斗性、实效性和针对性,提出“缩小机关,充实连队,一切工作在基层,政治工作在前线”的工作方针,对保证作战胜利起了重要作用。

对此,粟裕曾说:“钟期光同志工作很实际,很实在。

从江南到苏中,政治工作实际上是由他支持的。”他强调坚持抓好思想教育是政治工作的中心环节,提倡思想教育主要是“正面灌输”,同时又要“扶弱为强”,还要“见事就教”他重视总结经验,先后撰写并发表《对改进目前连队政治工作的意见》、《在整训中力求改善政治工作的领导方式问题》、《改造思想和改进我们的工作》、《论部队中政治工作建设》、《关于战时政治工作的几个问题》、《本师的五年》等论文和文章。

解放战争初期,任华中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华中野战军政治部主任,对部队进行深入的战前动员,发出《开始打》的政治工作指示,为粉碎国民党军的进攻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参与指挥高邮、苏中、宿北等战役,具体负责组织协同、开展对敌政治攻势、协助后勤补给和联络民工支前等工作。

1947年起任华东野战军、第三野战军暨华东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在鲁南、孟良崮、豫东、济南、淮海、渡江、上海等战役中,参与领导前线政治工作,曾总结推广“立功运动”、“火线扩军”、“溶化俘虏”等基层战时政治工作经验。

在1948年8月起草的《攻济打援的政治工作指示》中,明确提出“随俘、随补、随打”的扩军方针,受到中央军委的重视。1949年夏任华东军政大学副政治委员,主持党务和政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