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徒美堂与杜月笙 毛泽东与司徒美堂交往记略

2019-03-3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既是坐轿者,又都是抬轿者"--毛泽东与司徒美堂交往记略新中国成立前夕的一段时间里,毛泽东住在北京西郊的香山双清别墅,在这里同许多党外人士共商建国大业.由于双清别墅地势较高,许多客人都乘吉普车上山.毛泽东特地嘱咐工作人员:"有些客人岁数大,身体不好,一定要注意好他们的安全.告诉司机把车开稳,千万不要把老先生们颠坏了."但1949年9月的一天,如何让来访的中国致公党创始人.著名华侨领袖司徒美堂顺利上山还是成了难题.司徒美堂与杜月笙 毛泽东与司徒美堂交往记略当时,司徒美

“既是坐轿者,又都是抬轿者”——毛泽东与司徒美堂交往记略

新中国成立前夕的一段时间里,毛泽东住在北京西郊的香山双清别墅,在这里同许多党外人士共商建国大业。由于双清别墅地势较高,许多客人都乘吉普车上山。毛泽东特地嘱咐工作人员:“有些客人岁数大,身体不好,一定要注意好他们的安全。告诉司机把车开稳,千万不要把老先生们颠坏了。”但1949年9月的一天,如何让来访的中国致公党创始人、著名华侨领袖司徒美堂顺利上山还是成了难题。

司徒美堂与杜月笙 毛泽东与司徒美堂交往记略

当时,司徒美堂已年过八旬,身躯病弱,不能乘车上坡。大家正在焦急时,毛泽东出了个主意:用担架抬老人上山。办法虽好,但苦于没有现成的担架。有人便提议把毛泽东用过的一把藤躺椅两边绑上两根木棍,做成一副简易的“轿子”。

司徒美堂与杜月笙 毛泽东与司徒美堂交往记略

毛泽东仍然不放心,再三叮咛:“你们四个人抬时,一定要一起轻轻地起来,抬上肩后步子走稳走齐,不要让担架晃动。”当工作人员安全地将司徒美堂抬到会客厅门口时,早已站在门前等候的毛泽东,立即走下台阶迎上前去,双手搀扶老人“下轿”。此事一时传为美谈。

司徒美堂与杜月笙 毛泽东与司徒美堂交往记略

司徒美堂1868年生于广东开平,14岁赴美谋生,由于敢作敢为、仗义疏财,很快成为美国洪门致公堂的领头人。1904年,孙中山到美洲进行革命活动,司徒美堂热情接待,并请他住在自己家中,亲自担任警卫兼厨师。朝夕相处的5个月里,孙中山向他讲了许多革命道理,也使洪门这个此前的帮会组织具有了革命色彩。

“华侨是革命之母”,致公堂组织美国华侨给革命党以源源不断的支持,为筹款甚至典押了许多自己的地产。辛亥革命后,司徒美堂又以“功成身退”和“不会做官”为由,婉拒了孙中山劝其回国的请求。

虽然长期身居海外,司徒美堂却无时无刻不在关心着祖国。他曾悉心保护受蒋介石逼迫赴美“考察”的蔡廷锴、杨虎城,还曾在抗战期间组织纽约“筹饷总会”募捐1400万美元支援抗日战争。他又是一位争取民主政治的斗士,1945年初通过洪门报纸等爱国华侨报纸联合发出《十报宣言》,号召“结束国民党的一党专政,还政于民,召开国民代表会议,成立民主政府”。

这也使他从1941年就开始与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函电来往,互致问候。

抗战胜利后,毛泽东对其回国参政的想法热情复电:“反对内战,力争民主,不胜钦佩。……尚祈贵党与全美侨胞,一致主张,促其实现。民族前途,实深利赖。”蒋介石召开一党包办的“国大”期间,曾请当时的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出面斡旋,希望司徒美堂代表美国华侨出席。

司徒雷登对司徒美堂说:“我在中国住了50年,了解中国人民的情感,与其说是美国人,不如说是‘半个中国人’。您恰恰相反,虽是中国人,但在美国生活了60多年,可以算是‘半个美国人’。

我以‘半个中国人’的资格来挽留您这位‘半个美国人’的老华侨。”司徒美堂却直言道:“我确实在美国生活了60多年,但我绝不是‘半个美国人’,而是纯粹的中国人。”两位“司徒”的会晤不欢而散。

1948年5月,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口号”,号召召开新的没有反动分子参加的政治协商会议时,司徒美堂闻讯亲书《上毛泽东主席致敬书》,表明愿意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新政协会议召开。1949年1月20日,毛泽东回信称赞其“热情卓见,感佩殊深”,并“至盼先生摒挡公务早日回国,莅临解放区参加会议”。

在中共地下党的周密安排下,司徒美堂冲破重重阻挠顺利抵京,以81岁高龄出席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成为与会者中年龄最大的代表。

由于双方彼此了解,这次见面非常愉快。毛泽东热情评价司徒美堂的爱国行为:“你过去对中国人民革命事业出过力,对人民作出过贡献,现在人民胜利了,我们绝不会忘记自己的朋友。”司徒美堂回答:“感谢主席对我无微不至的关怀。我是一个热爱祖国的人,谈到对中国人民革命的贡献,是微不足道的。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主要是靠共产党和毛主席的英明领导得来的。我认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

毛泽东接过他的话:“话不能这么讲,中国有5000年的历史了,我们共产党只有28年的历史,先有中国后有共产党,不是有了共产党后,才有中国的啊!”

司徒美堂感动地说:“主席太谦虚了,没有一点架子,我不能不把内心深处的话掏出来。我响应共产党的号召到北平来,原先心里有种想法,主要还是对共产党了解不深,以为共产党胜利了,现在要上台了,我们这些人是来给共产党‘抬轿子’,捧共产党上台的。没想到,毛主席这样平易近人,民主协商的精神对我教育很深。”

毛泽东听后认真地说:“我们今后要长期一起共事,我们大家既是坐轿者,又都是抬轿者。每一个爱国的志士仁人,都可以自己的特长,参加人民政府的工作,不但要做到尽职尽责,还要做到有职有权。”

新政协会议的召开和中央人民政府的人员构成,证实毛泽东此言不虚。中央人民政府的人事安排中,党外人士占了相当高的比例。6位副主席中党外人士3人,委员56人中党外人士27人,政务院4位副总理中党外人士2人,政务院所辖34个部、委、院、署中,担任正职的党外人士14人。司徒美堂虽然由于年龄和身体原因没有担任太多实际职务,却在新政协会议期间,一语惊人,青史留名。

9月25日晚,周恩来与黄炎培、司徒美堂、何香凝、马寅初等商讨新中国国号事宜。他说:“今天请来的,都是辛亥革命时期的长辈。……我国有句老话,叫‘请教长者’。今天讨论文件时,国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之下,有一个简称中华民国的括号。

对这个简称,有保留与否两种不同意见。常委会特叫我来请教老前辈们的高见。”待其他人说完,司徒美堂明确提出:“我对于孙中山先生十分尊敬,但对于中华民国四个字绝无好感。理由是中华‘官’国,与‘民’无涉。

22年来更被蒋介石与CC派弄得天怒人怨,真是痛心疾首。国号是一个极其庄严的东西,一改就得改好。仍然叫做中华民国,何以昭告天下百姓?我坚决反对什么简称,坚决主张光明正大地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全称。”旁人纷纷表示赞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名就这样正式确定下来。

值得一提的是,不只在去双清别墅的路上,建国前夕司徒美堂还多次享受“坐轿子”的特殊待遇。新政协会议期间,细心的周恩来见他登中南海怀仁堂的台阶有些吃力,就让大会秘书处特制了一把藤椅,把他抬进会场。司徒美堂用广东话风趣地说,这是“金銮殿特赐乘舆”。开国大典那一天,他和张澜、何香凝等辛亥革命时期的老前辈都是用滑竿抬上天安门城楼的。

今天回想起来,“坐轿子”、“抬轿子”这一细节可谓内涵丰富。成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人,并没有忘记那些在中国革命的征途中共同为革命“抬轿子”的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毛泽东称为“既是坐轿者,又都是抬轿者”的各方代表,共同的心愿都是做好一副“轿子”。这副“轿子”的名字,就叫“新中国”,让中国坐上这副“轿子”进入新的历史纪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