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月笙之女谈妈咪孟小冬:唱戏称皇嫁人要强(来源网站:中国时报 )

2018-02-0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林金池专题报导/“章子怡?嗯,她演得不太好啊.真演得好的也不是黎明,是那个少年梅兰芳[余少群],身段都好.”七十八岁的老太太杜美霞带着笑,端坐着评点电影裡.却在她的生活中非常熟悉的人物.杜美霞是杜月笙的女儿,与梅兰芳有过一段婚姻的孟小冬,是她的「妈咪」.数十年沉静地窝居在台北,若非<梅兰芳>这部电影,掀起了这麽许多前尘往事,杜美霞可不会坐在饭馆裡,与友朋谈着她熟悉的孟小冬.孟小冬,1907年生于上海.出身京剧世家的孟小冬是公认20世纪最杰出的余派老生传人,有“梨园冬皇”的美誉.1947年上海,

林金池专题报导/“章子怡?嗯,她演得不太好啊。真演得好的也不是黎明,是那个少年梅兰芳〔余少群〕,身段都好。”七十八岁的老太太杜美霞带着笑,端坐着评点电影裡、却在她的生活中非常熟悉的人物。杜美霞是杜月笙的女儿,与梅兰芳有过一段婚姻的孟小冬,是她的「妈咪」。

数十年沉静地窝居在台北,若非《梅兰芳》这部电影,掀起了这麽许多前尘往事,杜美霞可不会坐在饭馆裡,与友朋谈着她熟悉的孟小冬。

孟小冬,1907年生于上海。出身京剧世家的孟小冬是公认20世纪最杰出的余派老生传人,有“梨园冬皇”的美誉。1947年上海,杜月笙花甲大庆的义演中,孟小冬演出的两场《搜孤救孤》被誉为“广陵绝响”。此后迁居香港,与杜月笙一起生活,杜月笙死后,也在香港课徒授艺。1977年病逝于台湾。

孟是她妈咪最美在那双眼

问她看过《梅兰芳》了没?老太太笑了,「我这样哪能去看电影啊?」她坐在轮椅上,精神却相当健朗,一旁的儿子金祖武搭腔,「我去看了。」杜美霞当年嫁给金廷荪的四子金元吉。金廷荪和黄金荣、杜月笙合组「三鑫公司」,治茂冷气、黄金大戏院、逍遥浴池都是他手底下的公司。杜月笙当年从上海撤到香港时,中共费尽力气想让杜回去,杜心中有数,以他和老共的恩怨,回去必死无疑,硬是滞港不回。但金家人却信了中共的说法,带着儿子、媳妇回到了上海,让杜月笙急坏了,硬是找人将杜美霞接了出来。

因戏牵姻缘孟梅离婚收场

杜美霞一边谈起往事,金祖武一边拿出早年的剪报资料和收藏的照片,相片裡的孟小冬,一双眼炯炯有神,「她的美,就在那一双眼!」戏裡和真实人生到底有多大差距呢?「差多啦!孟小冬和梅兰芳离婚,还是找我爸爸帮的忙。这段戏裡全无。

孟小冬在戏台上是「冬皇」,是鸾凤颠倒的老生,戏迷们组的「太太帮」追着她跑;梅兰芳也有一帮子戏迷,他则是颠倒鸾凤的旦角,两人的《游龙戏凤》让戏迷疯狂,也让他俩结缘。不过,孟小冬嫁给梅兰芳时,梅已有两房太太,孟从未进过梅家门,后来梅兰芳的祧母过世,孟小冬穿着孝服要前往致祭,梅家竟还是不让进门,梅兰芳甚至自己出面要孟小冬走。孟气到离开之后一病不起,铁了心要离开梅兰芳,还请出了律师要和梅打官司。孟小冬找姐妹淘姚玉兰商量,姚也是京剧名伶,当时已嫁给了杜月笙,姚劝孟莫打官司,一来于梅、孟名声有损,二来官司程序烦人,不如找杜月笙出面调停,后来梅兰芳给了孟小冬数万元,结束这段婚姻。

再嫁杜月笙赴香港十八年

孟小冬孤傲刚强,离婚后在《大公报》连续刊登声明,直指「是我负人?抑人负我?世间自有公论。」当时还有传闻,梅孟分手后,孟小冬撂下一句话,「今后我要唱戏,不会比你差,还是头牌;要嫁人,我要麽不嫁,就嫁一个一跺脚就满城乱颤的!」孟小冬说此话时,自不会知道日后,自己果然嫁给了一跺脚就真让上海滩乱颤的杜月笙。

一九四七年,杜月笙过六十大寿,当时两广、四川、苏北多地水灾,杜决定祝寿赈灾义演,请出了已经息戏多年的梅兰芳、孟小冬,孟小冬坚决不与梅再同台,她自己独挑大樑演出《搜孤救孤》,戏演完了,观众不肯散场,从不谢幕的孟小冬,是在杜月笙说服下才出场谢幕。这次谢幕,竟就成了孟小冬与舞台的永别,《搜孤救孤》从此成为绝唱。虽然梅、孟这次义演没有同台,但是各种梅孟是否复合的传言又甚嚣尘上,孟小冬二话不说,又从上海回到北京,阻绝了各方揣测。但不多久,国共内战全面爆发,杜月笙记挂孟小冬,非要她南下回沪不可,就让杜美霞亲自飞到北京,接回孟小冬。

直到一九四九年,解放军进入上海,孟小冬随着杜家人,一起到了香港,也就在香港,她正式嫁给了杜月笙,成为杜月笙的第五房。孟小冬在香港一住十八年,直到一九六七年才离港赴台。金祖武翻着早年报纸,「冬皇」抵台,是各大报重点新闻

冬皇抵台时各报大肆报导

杜月笙五房妻子中,姚玉兰和孟小冬一直是感情最好的,虽然偶而也吵吵闹闹,姚玉兰的儿女喊姚「娘娘」,叫孟为「妈咪」。孟小冬来台后,独居信义路一间小公寓,每天陪着她的还是姚玉兰与杜美霞,孟小冬自己说,「她〔姚〕来我这一坐,我就定心,她一天不来,我这日子就不知怎麽过。」

在台北,孟小冬授徒、打麻将、刻图章、还打太极拳,但身体不顶好。杜美霞嗓音乾淨深厚,问她有没有和孟小冬学戏?杜美霞笑着点点头,「有啊,有啊,奇怪,几个孩子她都不教,就教我,哎呀,我就天生驽钝,学不会啊,学戏,真是难啊。」

回忆孟小冬离世前的岁月,杜美霞不胜唏嘘。一九七六年十一月中旬,孟小冬虚龄七十,友人弟子起哄也要做寿,活动持续两天,第一天先在家中摆席两桌,杜美霞陪着孟小冬赴法华寺诵经,这是孟小冬来台后,年年生日必做的「功课」;第二天在金山街金山航业公司招待所开寿宴,孟小冬和弟子钱培荣合作《定军山》,又来了一段上海滑稽戏,孟小冬又累又兴奋,隔天就重感冒,卧病在床。

七十岁做寿卧病在床不起

这段时间,孟小冬也没閒着,当时也是京戏迷的立委陆京士,帮着孟小冬找墓地,陆京士在大陆时期,于上海大搞工运,和杜月笙本来就熟识。说巧不巧,北县的佛教公墓有块地临时有人要让,就这麽转给了孟小冬,一块地搁着也是搁着,孟小冬不知是否自知病体撑不了太久,在这段时间开始找人设计墓园,一直到一九七七年五月廿四日,孟小冬离世前两天,她点了头认可墓园的设计。

孟小冬在台北的生活,好不好呢?孟小冬自己的说法是:「十年台北多半病中」。然而,香港她不想待,大陆她不能待;台北,终究还有家人儿女陪她,还有一缸子有来头的戏迷知道她,张大千还为她的墓碑题字哩。「冬皇」这个名字是当年她的戏迷记者沙大风,在报纸上封给她的,一生无言,她也不要当这个「皇」;但她总要自己是顶好的,唱戏是头牌,嫁人要嫁跺脚城都乱颤的人。

电影再掀波后人低调回应

身后,她什麽都不想留,什麽都不要了,还好,家裡人为她留下了唱戏的声音,整整一套录音带《凝晖遗音》,当年交给了中华文化复兴总会,文复会裡还有人知道这套录音带何在吗?杜美霞释怀的说,「横竖送过去了,该留的总会有人留。」谁还记得孟小冬呢?二○○七年,孟小冬国剧奖学金基金会为她出了百年诞辰专辑,除了圈内,在台湾没人理会这个事;直到电影《梅兰芳》上映,大陆媒体找上杜美霞,她谈了三回,纪录片出来,留下的纪录也无多。杜美霞人在台北,极为低调,问她再做访问,她笑笑,「天冷啊,不必了吧。」让她拍个照?她还是笑笑,「我这样子,还拍什麽啊?」

孟小冬民国五十六年来台定居,深居简从,与外界往来不多,最大嗜好就是看电视,家裡摆了两台电视,供她随时转看三台节目。孟小冬最欣赏的演员是中视花旦蓝琪,曾透过朋友邀蓝琪到府一叙,后来她陆续结识演艺界人士,往生时,演员江长文、关勇等都送她到树林最后长眠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