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了说说 过年了 说说南部县城的特色美食

2018-12-0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更是小时候县城那些忘不掉的家乡的味道,今天,就来回味下南部老味道.小时候,总觉得很多东西是那么的好吃,就连白糖老面馒头都觉得那么好吃,可能当时生活紧张,好吃的东西不多,也可能当时食品添加剂很少吧,一切都说不清楚,人有时怀恋过去,是否就有一种逃避现实的感觉,这么说吧,现在物质生活反而让人不满足,可能幸福是一种安住内心的一种满足感吧,扯远了.过年了说说 过年了 说说南部县城的特色美食南部县在四川属于很普通的一个县城,物华天宝和人杰地灵都差那么一点,但是她又是不普通的,自古就是一个农耕县,县城又位于嘉

更是小时候县城那些忘不掉的家乡的味道,

今天,就来回味下南部老味道。

小时候,总觉得很多东西是那么的好吃,就连白糖老面馒头都觉得那么好吃,可能当时生活紧张,好吃的东西不多,也可能当时食品添加剂很少吧,一切都说不清楚,人有时怀恋过去,是否就有一种逃避现实的感觉,这么说吧,现在物质生活反而让人不满足,可能幸福是一种安住内心的一种满足感吧,扯远了。

过年了说说 过年了 说说南部县城的特色美食

南部县在四川属于很普通的一个县城,物华天宝和人杰地灵都差那么一点,但是她又是不普通的,自古就是一个农耕县,县城又位于嘉陵江边,又有传统的码头商业文化,所以南部县的美食离不开这些地理因素,很多美食南部都有自己特色。

过年了说说 过年了 说说南部县城的特色美食

首先来说说现在南部特色饮食文化,肥肠干饭,现在的肥肠干饭是南部美食最大的名片,你可以在四川很多城市看到南部肥肠干饭的山寨店。

名气大的后果,就带来一种不科学,不客观的说法,什么肥肠干饭起源于古代,起源于唐代,明代,反正一些列惊天动地的说法,其实肥肠干饭真正的起源于农耕文化-川东北袍汤,也就是过去杀年猪,杀年猪需要招待来帮忙的人和杀猪匠,就把猪下水拉处理了,和应季蔬菜白萝卜,红萝卜炖一大锅,过去生活苦,见点油腥,大家能不错了,很多伟大的美食就起源于这种传统的农村食物中。

过年了说说 过年了 说说南部县城的特色美食

后来改革开放后,确切的说应该是90年代,有人把这种模式带回了县城,升华了这种美食,那么谁是第一个,有传说是沈家,或者说,沈家是最早做这个生意的,之后肥肠干饭在乐群马路兴旺,到现在也不止沈家。

肥肠干饭,顾名思义,南部肥肠是清炖的做法,一般萝卜,海带,(在90年代,一般夏天是用冬瓜,反正是应季蔬菜,什么合适用什么),干饭是川东北的酸菜干饭,吃这个的时候必须来一碟传统的老泡菜,肥肠,酸菜干饭,泡菜合三为一,才能发掘南部肥肠干饭的魅力。

南部肥肠干饭最厉害的就是肥肠是清炖,然后又能做到去除肥肠的异味,这是正宗肥肠干饭高于“歪”肥肠干饭最主要一点,吃完以后汤还能喝,据说对肠胃不好的人有养生的功效,也就是说,养病的人也能来一碗肥肠干饭。

再来说说第二个特色,锅盔凉粉,南部县有很多面食,锅盔确实是小时候最有映像的一个,满县城打锅盔,有普通的咸锅盔,里面有很厚的瓤瓤,小时候最喜欢吃里面的瓤瓤,也有能喷出糖芯烫嘴的红糖锅盔,还有现在名气最大的方酥锅盔。

小时候,南部到处都是卖锅盔的,卖锅盔的人在制作锅盔的时候最喜欢将擀面杖在桌子上敲打,县城起码就有几十处卖锅盔滩点, 而且锅盔比现在的大,锅盔既是干粮又是零食。配上南部特有的黄凉粉,就能当一顿非常好的一餐。

南部的黄凉粉吃起来非常糯,配上辣子油,蒜汁,豆芽,拌匀后倒入锅盔里,是非常怀旧的,现在南部锅盔滩屈指可数了,原来在市场里面还能看到一些老头在打锅盔,现在基本上一想起锅盔,就是乐群马路那家打锅盔店了,而且打锅盔都是大妈了。凉粉凉皮就是推着车走街串巷卖的散户,和在柳林公园的那几家凉粉店,味道嘛,差不多,但是-好像-可能没有过去好吃了。

还有不得不说南部第三样特色,砂锅,其实砂锅和肥肠干饭起源,南部的砂锅在辉煌的时候,到处都有,但是现在也基本看不到了,南部的砂锅和外面砂锅米线不一样,它是一道菜,可以说是小火锅的变种, 类似小汤锅,种类非常多。

说说南部即将消失的三样特色,烧梅,大刀耳片,蒸肘子。

烧梅就是烧麦,南部的烧梅过去在川东北非常有名,是肉烧麦,至于南部什么时候开始有烧梅的,真的不知道了,小时候,看见几个人喝酒,就是红油大包子,一人一杯白酒,这或许是过去人的一种生活方式。

南部烧麦也在8090年代初最火,当时西街饮食服务公司的老牌烧梅最好吃,沾着红油,那味道非常让人怀恋,南部烧梅在过去非常有名,很多外地人尝了都赞不绝口,探寻了南部县城,也只有在乐群马路靠近炮台路找到一家还在卖烧麦的店,为啥烧梅消失这么快,因为烧梅的制作远比包子,锅盔还复杂,这或许是南部烧梅快要消失的原因。

第二是大刀耳片,南部的大刀耳片在过去8090年代宴席上很常见,真正的南部大刀耳片比起其他县市区的耳片很大,薄而脆,有嚼劲,比成人的手掌还大,曾经让外地人感慨:你们南部的猪耳朵是不是要大点,这个嘛,目前也很少看到了。

第三是南部蒸肘子,南部蒸肘子,是选用肘子肉,将肘子切成小方块,而连着,下面蒸些土豆,红苕,红萝卜,蒸好的肘子一股肉香,肥而不腻,如今这种农耕文化的产物也基本看不到,即使有,也没那种味道了。

最后说说南部豌豆活粉,也很有历史,在小时候,乐群马路有很多家粉馆,每次吃粉,都要用钱换一个铜板和粉票,到窗口领粉,南部粉是大骨汤配上豌豆粉,吃起来别有风味,小时候配上锅盔和油条,就觉得吃了一顿大餐。南部豌豆活粉,南部乐群路有一家开了20年以上了,味道最为接近过去的味道。

南部的味道,有快消失的,有兴旺的,这一切都折射出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过年吃吃这些小吃,怀恋不仅是过去,还有那小时候的年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