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简介:出身卑微的汉人如何成就一代宰辅

2018-07-2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史海秘闻 历史秘闻]导读:左宗棠简介,左宗棠的故事.左宗棠1812年出生于湖南,1885年逝世,活了73岁.左宗棠是个大器晚成的人,他一直到50岁前后才算掌握重权,出任浙江巡抚,任职到了省一级干部,后来官至东阁大学士,入主内阁.左宗棠简介:出身卑微的汉人如何成就一代宰辅大清朝是不设宰相的,大学士就等于是宰相了,用现在的话说,这就是"国务院副总理"或者"总理".左宗棠61岁的时候才出任"总理",69岁的时候出任军机大臣掌管兵部,这才算是连兵权带日

【史海秘闻 历史秘闻】导读:左宗棠简介,左宗棠的故事。左宗棠1812年出生于湖南,1885年逝世,活了73岁。左宗棠是个大器晚成的人,他一直到50岁前后才算掌握重权,出任浙江巡抚,任职到了省一级干部,后来官至东阁大学士,入主内阁。

左宗棠简介:出身卑微的汉人如何成就一代宰辅

大清朝是不设宰相的,大学士就等于是宰相了,用现在的话说,这就是"国务院副总理"或者"总理"。左宗棠61岁的时候才出任"总理",69岁的时候出任军机大臣掌管兵部,这才算是连兵权带日常事务一起都管了。到后来慈禧太后还让左宗棠跟各国的使臣打交道,掌管外交事宜。那时候也是他的巅峰时期,可以说是总揽内政、外交大权。

左宗棠简介:出身卑微的汉人如何成就一代宰辅

左宗棠简介,左宗棠的故事

左宗棠是汉人,而清朝立国的根基是满人立国,在这个满汉之间有很大鸿沟的朝代,一个汉人如果想要得到慈禧太后的信任,不外乎两点:第一个就是他必须得对慈禧太后忠心耿耿;第二个就是他能做别人做不了的事,立别人不能立的功。

左宗棠简介:出身卑微的汉人如何成就一代宰辅

清朝注重军事武功,从康熙时开始,大清朝军功的奖赏一直都是最高的。左宗棠这一辈子之所以这么成功,是因为他办好了一件非常著名的大事,就是在19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时候,左宗棠带领自己的部队,加上当时满八旗的部队,远赴新疆与沙俄支持的分裂势力阿古柏展开激战,最后维护了国家统一,赶跑了沙俄侵略者。

这具体是怎么一回事儿呢?让我一一道来。1865年,中亚地区的浩罕汗国一个叫做阿古柏的军官,带着自己的部队入侵了中国新疆天山南北的广大地区,并宣布在这里成立一个独立的国家——哲德沙尔汗国。

6年以后,俄国出兵侵占了西北的重镇伊犁。1875年5月,这时已经65岁的左宗棠被任命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而西征新疆的主力军就是他当年裁撤湘军的时候留下来的队伍。左宗棠带领他的军队按照先北后南的路线展开进攻,他们先是攻占了乌鲁木齐等地,迅速结束了在北疆的战斗,接着又在将近1年的时间里陆续收复了南疆的各个城市,最后逼迫在新疆统治了13年的阿古柏自杀身亡。

1881年,俄国把伊犁还给了中国,至此,新疆160万平方千米的土地全部被收复。

如果按面积算,左宗棠收复的这些失地等于8个湖南省那么大,等于现在全国1/6的国土。所以说,左宗棠是中国历史上通过一场战争收复领土最多的将领,可谓是创纪录了。左宗棠的盖世功勋还被人写成诗句传颂至今:

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

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渡玉关。

这首诗就是夸赞左宗棠的。左宗棠的功勋不只是收复失地,他在西北工作的时候,兴修水利、修路、造桥、农垦、开荒,把一些军事工业也引到当地,做了很多好事。此外,左宗棠还是洋务运动中非常出名的一个领袖,在当时和曾国藩、李鸿章、胡林翼并称为"晚清四大名臣"。

前面我们讲过,左宗棠是草根的祖师爷,因为他早年落魄不得志,将近50岁的时候才掌握重权。而和他并称的晚清名臣李鸿章、曾国藩等基本上是30岁上下的时候就已经得到了一个重要的位置,都不像左宗棠这样大器晚成。

左宗棠家庭出身很贫寒,用咱们现在话说就是没"根儿"、没有背景。他父亲是个穷书生,以务农为主,在农村一边种地,一边开个私塾教学生。但是左宗棠小时候表现出来的特点,就和很多孩子不一样。左宗棠小时候就是神童,拥有过目不忘的本领,四书五经基本上看一遍就能背,而且他不只是能背,在对对联方面也很厉害。

如果有人临时给左宗棠出个对联,那么左宗棠马上就能把这个对联对出来。所以,村子里的大人们一看左宗棠这样聪慧,都说这孩子将来了不得,是个人才。后来,左宗棠发现只有科举考中了,他的能耐才能有地方发挥,而在乡下无论多大的能耐都只能用来种地。所以,左宗棠意识到科举是自己晋身的一个阶梯。

1833年,21岁的左宗棠第一次进京赶考。当时八股文考试的试卷评判带有主考官的主观倾向,譬如说字迹是潦草还是工整,开头结尾的文字是否准确,思想道德上有无瑕疵,等等。这些问题都看完后,主考官再看是否扣题,文笔是否优美,立意是否高远,然后再进行评分。

一般有大能耐的人看法可能跟多数人不一样,左宗棠在答完卷子后觉得自己写得挺好的,可这考卷拿给考官一看,考官就觉得左宗棠太标新立异、哗众取宠了,一肚子歪理邪说,于是左宗棠这次就名落孙山了。

回去后,左宗棠总结了一下自己失败的原因,知道自己写的东西不受主考官的欢迎,于是他在1835年第二次进京赶考的时候,写了一些符合主流价值观的东西。左宗棠文笔本来就好,这次考卷递上他更是胸有成竹,觉得自己肯定没问题,不是状元、榜眼、探花,至少得是个进士。结果,左宗棠在旅店里等了两天,他在黄榜的进士栏里没找到自己,却在誊录里看到了自己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