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的时传祥观后感 李德:新时代的时传祥

2018-01-1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他扫过大街.装过垃圾.当过汽车修理工.干过司机.34年来,他的岗位始终没有跳出"环卫"这个圈.他先后完成个人技术革新100多项,获得国家专利

他扫过大街、装过垃圾、当过汽车修理工、干过司机。34年来,他的岗位始终没有跳出“环卫”这个圈。

他先后完成个人技术革新100多项,获得国家专利7项。34年来,靠着不断发明创造,他成为全市环卫系统唯一拥有双技师职称的人。

他就是沧州市运河区公厕管理站站长李德,一个既不怕苦、不怕累,又懂得新技术新技能、敢于创新探索的新时代的时传祥。

创新路上的“排头兵”

1983年,22岁的李德从垃圾清运队调到了维修车间,成了一名汽车维修工。爱钻研的他,一有时间就围着汽车“转”,很快将汽车系统了如指掌。短短一年,从未学过机械原理的他,通过自学成了维修车间的顶梁柱。

“变速箱拆装不方便,四五个大小伙子抬着都吃力。”李德萌生了自制一些简单小工具的想法。靠着一股子冲劲,他钻研出了变速箱绞车,实现了一人轻松拆装。从那时起,创新的种子就在李德内心扎了根。

2004年,运河区成立公厕管理站,李德当上了站长,从此他在创新路上一发而不可收。

当时管理站的两台吸污车功率太小,工人的劳动强度过大。他很快找来一台大功率的机器,自费买来各种零部件。几经挫折后,吸污车吸污效率从原先20分钟抽不满一车提高到5分钟抽满一车。

2009年,李德在检查工作时发现,一位工人在清理旱厕时提着粪桶,蹭得满身都是屎。他当即下定决心,一定要让工人们告别肩背、手提粪桶的现状。他开始查阅各种小型粪便机械作业车的资料,可是,书籍和网络上没有现成资料可供参考。无意间,他看到佳木斯一个环卫处利用杠杆原理改装了一辆环卫车,杠杆的一头系着一根绳,另一头吊着粪桶,利用旋转杆将粪便倒进车里,李德从中受到了启发。

经过两个多月的摸索,光图纸就画了1000多张,终于一辆既美观又有较高科技含量的小型粪便机械作业车改造了出来。如今,工人只需按动操作按钮,就可以轻松完成从清掏到倾倒的全部步骤,效率提高5倍以上。

看到工人们疏通下水道时手上磨出了泡,李德又发明了多功能高压冲洗车。该车既能疏通管道,又能洒水、冲洗。有的厕所位于平房区,小型吸污车进不去,每次都得靠几十米长的管子吸污。李德受电力部门电线绞盘的启发,又发明了手摇绞盘……

环卫系统的“工作狂”

小型吸污车是李德拿到的第一个国家专利。为了这项专利,李德差点把命搭上。

在既没有样车也没有资料的情况下,李德全凭摸索大胆尝试。连续半个多月,他废寝忘食搞研究。在高强度的压力下,他的心脏病发作,被送到医院,进行了手术治疗。术后,医生特意叮嘱李德,这是先天性的心肌肥厚,必须静养,半年内不能干累活儿,更不能着急、生气……而李德只住了一星期的院,回家休息一星期后,就又回到了工作岗位。

他心里始终放不下这套革新技术,用了一周多时间钻研出了适合小街小巷使用的小型吸污车。从此,他在单位又多了一个“拼命三郎”的雅号。

由于沧州市没有建立健全粪便处理中心,粪便和污水直接排放很容易导致环境污染,而且粪便处理费用非常高。李德想到了一个简单的办法,对现有的吸污车升级,改装成一款节能环保的压缩式固液分离吸污车,以彻底解决粪便处理的难题。

经过多次实地观察和实验,他最终确定了两款改装的样车。此后一个月,他几乎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常常深夜爬起来构思每个部位的设计细节,并预想着可能出现的问题。方案成熟后,他又组织工人去旧货市场“淘宝”,样车终于研制成功。

但试车后,李德发现效果并不理想,这让他备受打击。可李德不肯认输,经过钻研,最终设计出了一套压缩式固液分离的吸污车。如今,改进后的吸污车,只需一名司机和一名操作人员就能操作,大大节省了人力。

看淡荣誉的“低调者”

这些年,李德有好几次离开环卫行业的机会:南方一厂家看中他的才干,想让他去做技术指导;自幼习武的李德屡屡在武术比赛中获奖,被新加坡一机构看中,想高薪聘他任教……面对这些机会,他没有动摇,因为他的根深深扎在了环卫这片热土上。

34年来技术革新达100多项,获得国家专利7项;小型吸污车、小型粪便机械化作业车、吸污车绞盘、压缩式固液分离吸污车,填补了国内特种设备及特种车辆四项空白;成功改造了20多辆环卫车,直接为国家节约改装资金数百万元……凭借这些优秀成果,李德先后被人社部授予“全国技术能手”,被省政府授予首届“突出贡献技师”称号,获得第二届省“百名能工巧匠”和“全省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

“这些荣誉应该属于全市1600名环卫系统的干部职工,没有他们的默默付出,我就不会有这么大的创新动力。”面对荣誉,李德想得更多的是担当与责任。“我希望能够凭借着自己的技能,尽最大努力去改善环卫工人的工作环境,提高他们的幸福指数,让他们的工作更体面、更有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