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氏家族发迹与玄机

2018-03-2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上回讲到荔湾区虽出不了达官却出富豪,而荔湾区的富豪中,清朝末年的潘.卢.伍.叶四大家族因其显赫至今仍被许多老广州提起.据笔者家传古籍堪舆书记

上回讲到荔湾区虽出不了达官却出富豪,而荔湾区的富豪中,清朝末年的潘、卢、伍、叶四大家族因其显赫至今仍被许多老广州提起。

据笔者家传古籍堪舆书记载:潘家的发迹与潘振承密不可分。清朝末年至民国时期,广州作为一创业沃土,大量外省人涌入广州。而潘氏家族的发家人潘振承也是这万千离乡背井追寻梦想的年轻人之一。潘振承出生在福建同安县一个贫苦家庭,少年时给人当船工,壮年时由闽入粤,曾经去过三次吕宋(今菲律宾)。

初到广东的潘振承在十三行一位陈姓商人的商行里做事,获得信任和全权委托。后他开设了自己的第一家商行———同文行,迅速发家致富。

潘家从潘振承开始,三代以经营丝、茶为主,财雄势大,资压群侪,并热心社会公益慈善之事。潘氏三代均受到华商绅士文人拥戴,数十年来,连续被选任为十三行首领。1842年间,法国巴黎一家杂志社报道,潘家当时产业总额超过一万万法郎。

据考究:潘氏家族的发迹,一方面得益于福建祖先阴宅的庇佑;另一方面,十三行位于人民南路,与上下九商业步行街相邻,近于三江汇合之水口,财气流转,确为一经商宝地。而潘家得此庇佑,自然风生水起,富贵发达了。

人们常说“富不过三代”,潘家从第四代开始,家族中再无经商之人,而是出了不少文人。这是巧合还是另有风水玄机?据记载:潘家从第二代开始便向文人转化。潘振承四子潘有度在生活中完全是读书人做派,他爱好读历史与写诗,而非从商。

而潘有度之子潘正炜更是继承和发展了父亲的文化气质。潘正炜在就任行商时不熟悉商务,刚开始都是委托别人料理行务。他自己则热衷于书画、金石、古玩收藏,广泛收藏书画、木雕艺术等珍品。他亦善书法,尤工诗被人誉为能诗能文能画的“三绝清才”。

在潘正炜的影响下,其子孙潘宝鉴、潘宝琳二人曾登科得进士,被钦点翰林院庶吉士。此外,潘氏家族还受清廷赠奉政大夫、荣禄大夫和翰林院编修等名衔。到了潘刚儿这一代,总共出过4个翰林、5个举人,成了文人之家。

据分析所得,潘氏发展轨迹的转变是跟潘家的宅第风水密不可分。潘家最先在荔湾区十三行居住,十三行财气汇聚,利于经商,因而造就了潘家早期的崛起与显赫之势。而潘家兴盛发达之后,便在广州河南(今海珠区)购置约20公顷的地,修第宅、建祠堂。

上几回已经讲述了荔湾区的龙脉走向是以白云山为首,华林寺面向三江汇合为终。而三江汇合的左边为海珠区,风水学上叫“青龙砂”;右边为芳村区,叫“白虎砂”。所谓“左文右武”,故青龙砂主出文人,如岭南最高学府中山大学也正是坐落在海珠区,所以,潘氏家族在海珠区修宅第、建祠堂之后,得到青龙砂的庇佑,改变了家族从商的风水气脉,因而出了做官之人,并从巨商之家转变为了文人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