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爱莲徒弟 申凤梅和毛爱莲 “越调皇后”毛爱莲喜收新徒

2018-02-1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越调皇后"胸襟开阔,收徒传艺不遗余力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市戏曲事业步入创作演出快车道,通过连续举办戏曲大赛.演奏员大赛等

“越调皇后”胸襟开阔,收徒传艺不遗余力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市戏曲事业步入创作演出快车道,通过连续举办戏曲大赛、演奏员大赛等形式,着力培养青年戏曲新秀,使优秀剧目走向全国,甚至登上了国际舞台。戏曲这颗璀璨的艺术明珠在我市熠熠生辉,年事已高的戏曲名家也纷纷以收徒的方式,不遗余力地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德艺双馨的“越调皇后”毛爱莲就是其中活跃的一位。2011年以来,她广收门徒,毫无保留地向弟子们传授毛派艺术。其高尚的艺术情操赢得了全社会的尊重和弟子们的爱戴。

毛爱莲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许昌越调曾经进过北京中南海,我们这些演员还受过毛主席、周总理等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可见这门艺术是有传承价值的。戏曲表演艺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在传授技艺方面我不会保留。”

演出真情唱出味儿,“白水煮面条”谁都不“热吃”

6月22日上午,87岁高龄的“越调皇后”毛爱莲在许昌瑞贝卡大酒店举行收徒仪式,驻马店市西平县越调演员张爱兰正式成为毛爱莲的第28位弟子,市越调艺术保护传承中心向她颁发了荣誉证书。

毛爱莲说:“天下事就怕‘认真’二字。我的弟子们学习都很努力,个个起点高,实力强,有灵气、有悟性。我希望她们严格要求自己,沉下心去,反复演练。常言道,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她们比我唱得好,我才高兴哩!”毛爱莲由衷地说,“现在要是给我个新角色,我真想和这些年轻人比一比!”

现年87岁的越调大师毛爱莲年事已高,尽管登台演出已经力不从心,戏迷们对其的热情依然不减。2011年起,毛爱莲广收徒弟,加紧了毛派艺术“接力棒”的传递。其关门弟子除了许昌籍越调演员之外,还有来自郑州、平顶山、漯河、驻马店等地的专业演员。当天拜师学艺的张爱兰,从小喜欢毛爱莲的唱腔表演,曾在《白奶奶醉酒》中饰演白奶奶,在《火焚绣楼》中饰演洪美荣,举手投足颇具毛爱莲的神韵。

弟子们站在毛爱莲面前,逐一清唱老师的《火焚绣楼》、《李双喜借粮》、《白奶奶醉酒》、《招风树》等经典唱段。毛爱莲手拿白纸、圆珠笔,边听、边看、边记,时而微笑颔首,时而微蹙眉头,时而标出不足。不一会儿,毛爱莲手上的纸已被标注得密密麻麻。

许昌素有“戏曲之乡”的美誉,戏曲资源丰富,豫剧、曲剧、越调3个河南主要剧种在许昌都有专业艺术表演团体,培养出毛爱莲、任宏恩、张晓凤等一大批戏曲名家,《白奶奶醉酒》、《倒霉大叔的婚事》等数十部戏剧享誉全国。如何更好地保护、传承和发展许昌戏曲,是当下许昌人的使命。

在改革创新过程中,毛爱莲坚持四条原则。一是与时俱进。注重了解、研究、把握新时代观众欣赏戏曲的新口味,使戏曲改革赶上时代的需求。二是固本求变。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去改、去创、去学,正确处理取与舍,学与化、巧与拙,变与守的“度”,择善而从,择优而取,博采众长,融会贯通,始终不失越调的“个性”。

越调擅长唱功戏,毛爱莲在几个代表剧目中所扮演的角色,每人的唱词均达二百句。用唱写景状物,描绘心理,倾泻感情,叙述事由,交代细节,既要唱出人物的身份性格,思想情感,又能让观众耐听、爱听,百听不厌,显示了越调特有的艺术魅力。

三是扎根中原。越调作为河南的地方剧种,其声腔艺术是中原人民生活中语言的夸张和加工,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地方特色。

毛爱莲在唱腔中不但将此保存下来,而且经过提炼加工,精心摆布,得到了更充分的发挥。她特别注意语言的语气、语调、语势的表达形式,使音乐特征与口语化有机结合,清新舒放,明快畅达,质朴自然,亲切感人,非常适合老百姓的口味。

四是紧贴人物。新的唱腔要被观众接受和喜爱,关键是要符合剧中人物的性格要求,同时还要与演员的表演技巧、情感表达结合起来。毛爱莲那动情、用情、传情的表演技巧,那喜、怒、哀、乐、悲、思、忧的感情宣泄与她独特唱腔的结合可谓相映成趣,天衣无缝。

随后,申凤梅的戏越学越多,在引起部分同行嫉妒的同时,也赢得了师兄李大勋的爱情。1942年,河南大旱,庄稼颗粒不收,无人看戏,剧团难以维持,有的老师饿死了,有的演员走了,剧团只好解散,自谋出路。申凤梅与师兄分手来到西华长乐村业余剧团教戏,没有薪金,由村民凑粮食、烧柴、青菜养活她和妹妹。不久,业余剧团也解散了,她只好和全家人一路卖唱到信阳。

记者从市艺术保护传承中心了解到,近年来,毛爱莲以开阔的胸襟,积极开展收徒传艺活动,还经常采取“段中考试”的办法对关门弟子面授机宜。2011年5月,她召集5名弟子——被誉为市越调剧团5朵“金花”的国家一级演员孙晓秋,国家二级演员李华、马云霞,河南省戏曲红梅奖得主岳菊英、春慧霞,面对面开展艺术指导,将“毛派绝技”毫不保留地教给几名青年演员。

毛爱莲(毛派):1930年3月1日生,河南省舞阳县人。著名越调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9岁学戏,12岁登台演出,16岁自办"兴爱剧社",19岁任周口市"红光越剧团"团长,曾任许昌越调剧团团长。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河南省文联理事,河南省人大代表,许昌市人大常委,全国劳动模范。

毛爱莲中国著名越调表演艺术家,越调"婉约派"奠基人和越调"毛派"创始人,被誉为"越调皇后",越调"常青树"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河南省文联理事,河南省人大代表,许昌市人大常委,全国劳动模范。

1965年,她在《斗书场》中扮演大凤娘代表中南地区赴京演出,受到毛主席、周总理等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并一起合影留念。这是她一生中最大的光荣和幸福。

毛爱莲的风格似说似唱,悦耳动听,她那风格独特的嗓音,演唱起来虽不高亢,但却清新优雅,耐人寻味,尤其是鼻腔共鸣的运用,更具独到之处。毛老师的唱腔清纯、俊丽、流畅、纤细,艺术评论家曾把其概括为甜、纯、清、巧、情、快6个字。代表剧目:《抱琵琶》、《秦香莲》、《借粮》、《招风树》、《火焚绣楼》、《白奶奶醉酒》等。

“‘天快明了’这一句,感情不太到位,下去再琢磨琢磨,演出情来唱出‘味’儿,观众才听得入耳。”“演员形象很重要,该减肥就得下决心减肥,演小闺女儿,那身段、姿态就得像个小闺女儿。”“要想唱出‘味’儿来,关键是进入角色,把自己的感情融进去,高兴,悲伤,忧虑,她是你,你就是她……”试听结束,毛爱莲直言不讳,一一指出了弟子们的表演缺点。几个爱徒洗耳恭听,连连称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