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心工代表曲 这时期主要的代表人物有沈心工

2017-10-1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这时期主要的代表人物有沈心工 产生背景 19世 纪 末 , 在 变 法 维 新 思 潮 影 响 下 , " 创 办 新 式 学 堂 , 引

这时期主要的代表人物有沈心工 产生背景 19世 纪 末 , 在 变 法 维 新 思 潮 影 响 下 , “ 创 办 新 式 学 堂 , 引 进 西 方 先 进 教 育 体 制 , 开 展 现 代 科 学 教 育 ” 的 潮 流 开 始 兴 起 。

1902 年 , 清 廷 颁 布 《 奏 定 学 堂 章 程 》 , 1905年 , 废 除 科 举 。 新 式 学 堂 纷纷建立,中国现代教育由此发轫,音乐作为美育的方式在那个 时代先进人物的心目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

中国的知识分子们开 始意识到,如若不想在被欺负,只有“学夷以制夷”。只有学习 西方现代科学,才能了解我们的差距,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迎 头赶上,缩小差距。

发轫之初在新式学堂内开设的“乐歌”课,就是仿照西方学堂的 教育体制所设立的。最初我们是学习的日本人的办学方法。之所 以 学 习 日 本 , 是 因 为 它 从 1868年 明 治 维 新 后 , 开 始 全 面 学 习 西 方 的政治制度、科学技术和教育体制,在亚洲成为了一个“西方化 行为方式和封建主义思想混合体”的社会,在综合国力方面全面 超越中国。

所以,早期中国留学生大多选择日本为留学地。

这些 早期的“海归”们,认识到现代音乐教育之于国民素质的重要性, 所以有的人开始学习这方面的知识,回国后成为了早期的音乐教 师。 创作手法 学堂乐歌的创作,处于中国近代音乐文化的起步阶段,它是 许多严肃的学者努力探索的结果,他深受维新运动和维新思想的 影响。

同其他方面向西方学习一样,在音乐创作上也大胆吸取, 只要认为有用,均可“拿来”。 这些歌曲绝大多数是根据现成的歌调填以新词而编成,而由 编写者自作曲调的数量极少。

这可能与我国过去对诗、词、曲等 可咏唱的作品的创作方式就是根据现成的歌调、曲牌填以新词有 关,同时也与当时从事学堂乐歌编写的人懂得专业作曲技术的极 少有关。 后来逐渐改为选取欧美的歌曲来进行填词,沈心工曾对此点 专门作了自述。

例如,沈心工编的《勉学》是根据美国艺人歌曲 《 罗 萨 ?李 》 的 曲 调 进 行 填 词 的 ; 而 他 编 写 的 《 拉 纤 行 》 是 根 据 俄 罗 斯 民 歌《 伏 尔 加 船 夫 曲 》的 曲 调 填 词 的 ;沈 心 工 作 词 的《 话 别 》, 是根据原法国民歌《一个半小时的游戏》的曲调填词,而且这首 歌的影响一直延续到现在。

此外,象李叔同编写的《送别》,是 根据美国通俗歌曲作家奥德威的《梦见家和母亲》的曲调填词; 李叔同编《大中华》,根据意大利作曲家贝里尼的歌剧《诺尔玛》 第一幕第三场中的乐队进行曲曲调填词;叶中冷编《跳舞会》, 是根据当时英国国歌的曲调填词的;冯梁作词《尚武精神》,根 据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卢梭所作的喜歌剧《乡村卜者》中一首舞 曲曲调填词的,等等。

用西方曲调填词的原因 既存在客观原因,也存在思想认识上的原因。

客观原因是: 一方面由于我国学堂乐歌的产生、最初就是参照日本早期学校歌 曲的经验发展起来的,而他们开始就是主要采取外国的现成歌调 进行填词的;另一方面,当时我国热情从事学堂乐歌编写的作者 多数是留学国外的、或国内积极赞成维新的新派知识分子,他们 中 多 数 对 我 国 的 传 统 音 乐 、特 别 是 民 族 民 间 音 乐 不 甚 熟 悉 ;同 时 , 从本世纪初清廷转而支持“废科举、办学堂”的改良主张,为了 满足迅速发展起来的新学堂急需学校的教师,曾一度大量聘请日 本的教师来我国担任教学,其中包括一定数量的中小学音乐教师 和“蒙养院的保姆”(即幼儿园的保育员),他们对我国的传统 民间音乐则更不熟悉。

主观原因是:当时我国有关政治、经济、 文化的改革,主要就是引进欧美和日本的体制和经验,而要改掉 的主要就是与封建体制密切相连的传统旧文化(包括传统的“旧 乐”),因而当时确实不少有改革要求的知识分子认为只有用西 乐才能起到振奋人心、鼓舞士气的效果。

尽管当时这种思想认识 是符合大多数积极拥护改革要求的进步主张,但今天看来应说是 存在一定片面性的。因为事实上象以我国的传统音调进行填词的 《祖国歌》和《勉女权》都是当时比较受欢迎的学堂乐歌,它们 也并不因此给人任何萎靡不振的影响。

当然,在辛亥革命之后, 这种现象也逐步有一定的改变。 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这时期主要的代表人物有沈心工、曾志忞、李叔同、柯政和、辛 汉。

曾 志 忞 作 品 :《 忞 游 春 》 、《 扬 子 江 》 、《 海 战 》 、《 新 》 、《 秋 虫》; 叶中冷作品:《跳舞会》;冯梁作作品:《尚武精神》 ; 历史意义 1、 为 中 国 近 现 代 音 乐 史 贡 献 了 一 批 早 期 的 优 秀 声 乐 作 品 , 开 “新音乐”创作之先河; 2、 使 “ 集 体 歌 唱 ” 这 一 歌 唱 形 式 深 入 人 心 , 为 后 来 的 群 众 歌 咏运动打下了基础; 3、 通 过 乐 歌 的 传 唱 和 学 校 音 乐 教 育 , 西 方 基 本 音 乐 理 论 和 技 能开始系统地、大范围地在中国传播; 4、 培 养 了 中 国 近 代 音 乐 史 上 最 早 的 一 批 传 播 和 创 建 、 发 展 学 校音乐教育的人才,为后来中国近现代音乐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 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