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雨李金发 李金发:“微雨”中踯躅的“诗怪”(图)

2017-09-2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今年是著名现代诗人李金发诞生110周年.10年前,有关单位在他的家乡梅州召开大型座谈会,对其一生经历及文学艺术创作作出公正评价.李金发因诗集<微雨>蜚声现代文坛

今年是著名现代诗人李金发诞生110周年。10年前,有关单位在他的家乡梅州召开大型座谈会,对其一生经历及文学艺术创作作出公正评价。李金发因诗集《微雨》蜚声现代文坛,有“诗怪”之称,是中国象征派诗歌的开山者。李金发还是中国现代雕塑的开创者,其代表作伍廷芳铜像至今仍屹立在广州越秀公园。

严父管教:忧郁的客家少年

1900年11月21日,李金发出生于梅县梅南镇罗田上村,原名李权兴,别名李遇安,“李金发”是他用得最多的笔名。梅县是广东著名侨乡,李金发的父亲李焕章青年时期冒险到非洲岛国毛里求斯谋生,经营“糖房店”并取得成功。他以经营所得在家乡梅县购置田土,兴建房舍“承德第”。

李金发兄弟5人、姐妹8人,李金发在兄弟中排行第四。李金发懂事不久,家中新居“承德第”即已建成,父亲李焕章也从毛里求斯告老还乡,他经常教育儿子以“勤俭”和“字墨算盘”。李金发兄弟大清早起来,要将“承德第”打扫得干干净净才去上学,农忙时节则要参加耕田、打禾、晒谷、放风车、看牛等农活。

父亲管教极严,孩子几乎没有余暇自由玩耍,连蹦跳、嬉笑、游水等都在禁止之列。李金发曾感叹其“童年是在无生趣中过去的”,这种童年生活,在他的性格中埋下了孤独、忧郁的种子。

李金发6岁入本乡蒙馆“破学”读书,所学无非是《幼学琼林》和《圣谕》之类。到了民国初年,蒙馆改称小学,教学内容和方法仍是老一套。1915年,李金发从家乡到梅县县城高等小学读书,第一次接触到数学、物理、地理、英文、国画、体育等新课程。

1917年冬,李金发高小毕业,因为教育厅规定实行秋季毕业,他因没拿到毕业文凭而辍学。他当时已经17岁,为前途所困,陷入不能自拔的苦闷彷徨之中,成天躲在书房读《玉梨魂》一类的鸳鸯蝴蝶派哀情小说和《牡丹亭》一类的戏曲。

1919年初,李金发与同学结伴赴香港,先入谭卫芝补习学校读英文,半年后转入圣约瑟中学(俗称罗马书院),他在香港接受了短暂的英式正规教育。到年底,终因思家心切告别香港,回到梅县家乡。香港学习生涯虽短,但为李金发今后出国及写作打下了初步基础。

赴法求学:雕塑入选巴黎美展

李金发在梅县读高小时,其父已经去世,但按照父亲“志在四方”的遗训,李金发决定到上海继续求学。他于1919年夏来到上海,曾考虑过入复旦大学,但很快被另一种选择所吸引。当时上海是赴法勤工俭学生出海港口,上海报刊大力宣传勤工俭学的好处,于是李金发萌生了赴法勤工俭学的想法。

1919年11月,李金发登上一艘英国商船离沪赴法,同船者包括其同乡林风眠及李立三、徐特立、王若飞等。抵达马赛后,他由法华教育会安排在巴黎附近的枫丹白露市立中学学习法语。

在枫丹白露,住宿条件差,生活十分清苦,李金发仍然刻苦学习。课堂上听不懂的,他就课后捧着字典自学。几个月后,居然可以借助字典阅读都德的《小东西》和福楼拜《包法利夫人》等文学作品。

1920年秋,李金发与法华教育会脱离经济关系,成为自费留学生,他决定选择雕塑艺术,开始专业学习。之所以这样选择,因为他醉心于法国栩栩如生的大理石雕像。1921年春,李金发进入位于法国第戎的国立美术专科学校。这所学校条件很差,师资缺乏,半年后他转入国立巴黎美术学院雕刻教授布谢名下深造。巴黎美术学院是法国最高艺术学府,徐悲鸿也曾在此学习。

巴黎美院坚守传统艺术阵地,以古典、写实技术法教学,雕塑班以泥塑为主,上课主要方式就是让学生围着男女裸体模特儿素描或雕刻。李金发“极肯下死功夫”,他上课学习之余,还广泛涉猎法国历史美术名作。他按教授指导进行美术技巧基本训练,上午在课堂画模特或练习泥塑,下午做大理石雕刻,他经常将黏土带回宿舍练习。

1922年春,李金发为同学林风眠和刘既漂各做了一个石膏像,并让工匠照模型做成花岗石雕像。两个头像都被选中参加巴黎春季展览会,是为中国人的雕塑作品第一次入选巴黎美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