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和俞平伯 语文教育有什么用?听听朱自清和叶圣陶怎么说

2017-07-1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而如何培养"学力"呢?一方面,教育家们着眼于培养学生的精读能力,对于课本进行重新编著.三十年代起杨振声曾和沈从文.朱自清就一起编撰<高小实验国语教科书>和<中学

而如何培养"学力"呢?一方面,教育家们着眼于培养学生的精读能力,对于课本进行重新编著。三十年代起杨振声曾和沈从文、朱自清就一起编撰《高小实验国语教科书》和《中学国文教科书》,叶圣陶、丰子恺、夏丏尊等人也合作编撰出《开明国语课本》《国文百八课》等等。

对于形形色色的"选本",朱自清认识到,虽然"选本"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文言和白话同在一本书里,前后文章差距太大,阅读时难免有"天各一方"之感,但是选本是是符合现代教育的理念的——因为学生精力有限,通读典籍不现实,"而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

并且,学校教学并不是也不在于把学生所要的全给他们,而是"养成能力,养成习惯,使学生终身以之。"所以精选课本的意义在于,"只要学生能从选读的名著中获取阅读的能力和习惯,就可以终身阅读没有宣读的其他名著"。

编撰课本之外,叶圣陶、朱自清在于具体教学方法做出了许多示范。1942年叶圣陶与朱自清合编了《精读指导举隅》《略读指导举隅》等书,分篇章做出了语文教学示范,例如精读应该如何指导,而泛读又该如何为学生做版本、序目、参考书籍、参考书籍、阅读方法等等指导。

比如,他们曾这样指导读诗,启发学生对于诗歌的学习,建立在理解、分析、研究综合感受的方式上,而并非只是如旧学般记诵。毕竟,记诵只是诗学的第一步——单记诵到底不够的,须能明白诗的表现方式。

"又如诗集,若是个人的专集,按写作年月,顺次看诗人意境的扩大或转换,风格的确立或变易,是一种读法。按题材归类,看诗人对于某一题材如何立意,如何发抒,又是一种读法。按体式归类,比较诗人对于某一类体式最能运用如意,倾吐诗心,又是一种读法。

以上都是分析研究方面的事,而文学这东西,尤其是诗歌,不但要分析地研究,还得要综合地感受。所谓感受,就是读者的心与诗人的心起了共鸣,仿佛诗人说的正是读者自己的话,诗人宣泄的正是读者自己的情感似的。阅读诗歌的最大受用在此。"

回顾了上世纪四十年代国文教育家们的种种担忧和设想,可以发现,学生对于国民语文教育的"受用与否"是当时教育家们最为在乎的问题,也是教育改革的关键,这个"受用"是实际运用上的意义。而时至今日,人们问"语文到底有什么用"、"背古诗词可以上北大吗?"却有回返五四前"功禄主义"之意,对于这门功课的"功利"态度有可能戕害它的生命力和情感影响,正如北大文学教授陈平原所说,"中学语文或大学的文学课程可爱的地方,其得失成败不是一下子就显示出来的,往往潜移默化, ‘润物细无声 ’……在这个意义上,说中小学语文课很重要,影响学生一辈子,一点都不夸张。

别的课程若非做专门研究,大都毕业就搁下,惟有研习本国语文,是 ‘活到老,学到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