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范宗沛 [中国民乐]『百味人生推荐』范宗沛——杨柳

2017-12-1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杨柳 范宗沛 台湾作曲家范宗沛为由白先勇原著改编的电视剧<孽子>所做的配乐<杨柳>,专辑<范宗沛与孽子>是范宗沛为孽子制作的电视配乐,12首曲子.主要乐器是大提

杨柳 范宗沛 台湾作曲家范宗沛为由白先勇原著改编的电视剧《孽子》所做的配乐《杨柳》,专辑《范宗沛与孽子》是范宗沛为孽子制作的电视配乐,12首曲子。主要乐器是大提琴。钢琴的部分,是范宗沛的好搭档林海所演奏。

其它的配器还有双簧管和口琴。这首《杨柳》原曲,是他的好朋友林海作的,正如该剧导演所言:“是让人又快乐又想流泪的音乐” 配乐鬼才范宗沛 曾有人这么形容范宗沛:‘不完美在他生命中是一件很美好的事。’他说:‘40岁的我,忧伤来了,就去感受、回忆。

’在音乐创作的领域里,他最擅长的是悲伤忧郁。年纪渐长的他,玩的则是音乐的真髓。 专辑简介: 台湾音乐鬼才范宗沛2004跨界佳作。深邃、浓郁、异色。一蹚水乡之旅,完成一张风格绮丽的跨界音乐专辑。

一场不可能的奇遇,发现Lounge、钢琴、交响乐与苏州评弹的完美交融。发源自三百多年前的东方评弹,以让人惊叹的姿态融合在西方作曲里,成了让时空错置、让心情漂流的奇幻音色。

这是个时间和空间交错、人和光阴都不愠不火的老地方。生活,透印在每颗从水气扬起的音符里。范宗沛精彩的深情,浓郁到让人承受不住。苏州评弹和Lounge的极简循环、大提琴和钢琴即兴对话、小提琴道不尽爱的呢喃,骨子里的浪漫细胞彻底释放。

水色,虽是写音乐里的水乡,更多的是行旅中的光景和情调。不论如何来去,都是漂泊的旅程。【苏州评弹】‘苏州评弹’是苏州‘评话’和‘弹词’的总称,产生并流行于苏州及江、浙、上海一带。

俗称‘大书’,由唐宋时期的‘讲史’演变而来,以苏州方言只说不唱,或叙事或代言;弹词俗称‘小书’,形成于明代,以说、噱、弹、唱为主要表现方式。评弹表演方式有三种:一人表演的‘单档’、两人表演的‘双档’及三人表演的‘三个档’。

苏州评弹历史悠久,流派唱腔千姿百态,历经三百余年而不衰,与昆曲同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谈起‘配乐鬼才’的头衔,范宗沛说比较喜欢大家称呼他‘胖子’。很难从他的外表去想象他的音乐是这样的深沉完美。

其实,范宗沛真是个音乐鬼才。令人咋舌的编曲功夫,从古典音乐、世界音乐、爵士乐到流行音乐,总能随心游走,把玩音符于创意之间。范宗沛说自己的音乐学习过程,是在父母的苦心下开始的。‘很少有小孩子学乐器一开始就是自己想学的’,4岁开始学了一年的小提琴后,发现不太适合,从此改学大提琴。

十五六岁时,还在念艺专但已经开始帮一些歌星录弦乐,累积自己创作及编曲的实力。毕业后,担任台湾音乐厅交响乐团的首席大提琴手。

出版过的个人作品有《意外的温柔》、《欲望的声音》等大提琴专辑,目前除了专心于制作人工作外,近年来多为电视剧制作配乐,深厚的编创实力深受肯定。十多年前为电影《我爱玛丽》配乐,是范宗沛配乐生涯的头一遭,也开启了范宗沛与配乐的渊源。

1996年以《超级大国民》获得第32届台湾金马奖最佳电影配乐奖;1997年又以个人大提琴作品《欲望的声音》获得第八届台湾金曲奖最佳流行音乐演奏唱片奖;1998年荣获亚太影展最佳电影配乐奖。

过去的一切都是养分,现在他的音乐层次越来越丰富,就像一棵逐渐壮大的大树,每一片叶子,都带着新鲜的血脉。 范宗沛與風潮的結緣起源於十幾年前,當時的風潮唱片還不叫風潮,是風潮的前身「唐山樂集」,因為楊錦聰的投緣,范宗沛把自己的終『聲』大事交給了他。

從早期的心靈音樂詩系列─創造了台灣新世紀音樂的里程碑,在大自然音樂上提供金曲製作人吳金黛建議,范宗沛一直扮演風潮音樂的幕後推手,這一兩年來,范宗沛終於不再隱形,先是和林海共同發表「故事」創作專輯,今年更超越個人經典,製作公視年度大戲「孽子」原聲帶,范宗沛的音樂地位始終無可動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