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徽宗尸骨怎么了

2017-07-2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宋徽宗尸骨怎么了一个具有艺术极高天赋的皇帝宋徽宗,死后的凄惨下场让人不禁感到心痛.抛去北宋皇帝的身份,他不过是一个有些才华的凡人,死后宋徽宗赵佶的尸骨竟然被焚烧

宋徽宗尸骨怎么了

一个具有艺术极高天赋的皇帝宋徽宗,死后的凄惨下场让人不禁感到心痛。抛去北宋皇帝的身份,他不过是一个有些才华的凡人,死后宋徽宗赵佶的尸骨竟然被焚烧做灯油!

宋徽宗剧照

事情的缘由需要追溯到公元1127年,那年发生了历史耻辱战事“靖康之变”。自此之后,北宋王朝灭亡,宋徽宗与宋钦宗以及两位的皇后,妃嫔、皇室子嗣及王公大臣等三千余人被金人虏去北上。一路上不仅要忍受金人的羞辱,还要忍受饥饿与寒冷,那些出身高贵的人们,只想要残留一条命,便只得屈服与金兵。当时正是北方寒冷的四月,处处冷风刺骨,去往金朝途中饿死的,冻死的不在少数。直到进入金朝国境,金太宗不仅要求他们行“牵羊礼”,还要求他们众人入乡随俗,女人袒胸露乳,披上羊裘,钦宗朱氏皇后便不堪受辱,投水自尽。

之后,宋徽宗被金人押送至五国城,即现在的黑龙江省依兰县内。就这样,宋徽宗赵佶与其子赵桓被囚禁在五国城,做了名副其实的阶下囚,亡国之君。

九年之后,也就是1135年,宋徽宗逝世。等到钦宗赵桓发现徽宗尸体时,尸身已经冻僵了,又冷又硬。金人将徽宗尸体抬到是炕上进行烧尸,等到烧到一半时再用水将其浇灭,把徽宗赵佶的半焦尸体抛到水坑里,以此来获取灯油。就这样,一代亡国之君死后尸骨还被迫做了灯油,真得是实属一场悲剧。

宋徽宗有什么爱好

说到宋徽宗的兴趣爱好,那还真是一时半会儿说不完。北宋皇帝宋徽宗赵佶除了做皇帝敢做的之外,几乎什么都喜欢,越是风流无道,越是享受奢靡,赵佶越是欢喜。总得来说,宋徽宗爱好大致有那么四类。

宋徽宗剧照

其一:喜欢诗书画。宋徽宗不仅喜欢自己创作画像,还独创一种特殊的“瘦金体”,这在赵佶的诗书画中都可以看出。宋徽宗赵佶喜欢在画上签上“天下一人”的签押,着实令人赞叹这位北宋皇帝的特殊。

其二:喜欢园艺。熟悉《水浒传》的人都知道,书中有提到“花石纲”一事,正是因为这个,宋徽宗赵佶害得许多老百姓家破人亡,水门挡石拆水门,城墙挡石凿城墙,整个国家搞得乌烟瘴气,而方腊起义也正是这个导火索。

其三:喜欢美女。据说宋徽宗赵佶是历史上有名的爱美女,当初汴京城里有些姿色的妓女几乎都与他有染。宫内更是有成百上千的妃子、女官,那姿色更是不用说了。在发生靖康之难时,做过简单的统计,有封号的妃嫔女官有143人,没有封号的竟然有504个。这足以看出,我们这位北宋皇帝有多爱女色,正所谓“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

其四:喜欢迷信。不能说他有多喜欢迷信,只能说宋徽宗赵佶比较相信迷信传说。有个最典型的例子,一群术士说徽宗赵佶属狗,而城中很多人都是以杀狗为业,这会冲撞赵佶,于是赵佶便下令将这些杀狗为业的人都杀了。

宋徽宗爱好除了这些还有“蹴鞠”、“品茶”等,爱好广泛且精通,不愧是一代艺术天才。

宋徽宗郑贵妃的故事

宋徽宗的郑贵妃自小就被家人送入宫中,她容貌出色,聪明伶俐,很快就成为了向太后的贴身婢女。之后,她利用自己的美貌与不错的才情,吸引了当时年少的宋徽宗的注意,成为了宋徽宗的妃嫔。

郑贵妃

宋徽宗在继位之前,是一位附庸风雅的王爷,有金钱有才气还有不错的外形,这也导致了宋徽宗的风流多情。在慈宁宫给向太后请安时,他对美丽年轻的郑氏一见钟情,很快就将郑氏纳为嫔妾。在他登基成为皇帝之后,他便将郑氏郑贵妃。郑贵妃知道宋徽宗喜好书法绘画,自打进宫之后她便勤学苦读,饱览诗书,加上她原本就天资聪颖,很快就将经史典籍融汇贯通,书卷之气也逐渐的展露而出,此外她还钻研文字书画,学习词章的欣赏,不久之后她便能与宋徽宗谈论诗词歌赋,给宋徽宗的书画提出相应的意见,而且见解颇有大家风范,十分得宋徽宗的喜爱。虽然她极受徽宗的宠爱,但是她却不恃宠而骄,也不允许让郑氏家族干预国政,一心一意辅佐宋徽宗,为表忠诚,她还上奏皇上,罢免郑居中的枢相职务,领了一个闲职。

两年之后,便被封为郑皇后。她成为北宋的皇后之后,十分的节俭,皇后的服饰是用贵妃的服饰改造而来的。她善解人意,以仁治理后宫,但是朝廷的腐败之气已经太深,在后宫的她无论怎么努力都改变不了北宋灭亡的命运。

宋徽宗的书画艺术怎么样

作为一个皇帝,宋徽宗赵佶庸碌无能,为后世多少政治家所抨击批判。然而作为一位艺术家,他却是被后代的文人志士所钦慕。他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书画大家,他的书与画都可载入史册,如他自成一派的书法“瘦金体”和被称为“院体”的花鸟之画。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宋徽宗的书画艺术。

瑞鹤图

宋徽宗不仅自己工于绘画,而且他还让底下的人收集了许多名家书画,倡导编撰了《宣和画谱》和《宣和书谱》,这两册书成为我国书画史上的重要资料,为我国书画界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他本人流传于世的作品也比较多,比如花鸟画《瑞鹤图》、人物画《听琴图》、山水画《雪山归棹图》等等。

《瑞鹤图》是被各方专家学者所公认的,现今流传下来的宋徽宗的御笔之作。它是工笔写实类的花鸟画。这幅图画上有十八只丹顶鹤在彩云绯红的宣德门之上盘旋飞翔,还有两只站在殿脊之上,二十只鹤形态各异,都不相同,但是却给人一种整体很和谐的状态。仿佛能听见宫门之上仙鹤的鸣叫之声。画面的线条流畅,笔法苍劲有丽,色彩明亮富丽,使整幅画面都充满了皇家之气,有着吉祥如意的寓意。并且画作完成之后宋徽宗还在画旁用瘦金体附诗一首,使得整幅图画更是妙趣横生,充满艺术的气息。

黄金无足色,白壁有微瑕。这世上不可能有十全十美的人,宋徽宗生为一代皇帝是幸也是不幸,如果不是他北宋可能不会灭亡的如此之快,但如果不是他是北宋君王,那么如今中国的书画界或许就会缺失很多珍贵的历史资料。无论如何宋徽宗的书画艺术成就是不能被历史抹灭的。

宋徽宗赵佶简介

宋徽宗赵佶是宋神宗的第十一个儿子,宋神宗一共育有十四个儿子和十个女儿,宋徽宗刚好排在中间位置。他先是被封为遂宁王,后又被封为瑞王。按道理来说他是不会成为皇帝的,所谓的人算不如天算,皇位之争一直是异常的激烈,有的人究其一生机关算尽也做不了皇帝,有的人什么也没做皇位自己找上门,宋徽宗赵佶就是后者。

宋徽宗剧照

本来已经继位的宋哲宗在二十三岁这一年就英年早逝了,可悲的是没有留下一个子嗣。于是宋朝皇室决定从宋哲宗的弟弟们中重新挑选一人继承大统。本来也轮不到排在后面的赵佶,宋哲宗的弟弟以大宁郡王最为年长,可惜的是患上了眼疾无法继承大业,所以就让当时还是瑞王的赵佶继承大统,这真的就是天意。当时的宰相是反对赵佶继位的,但是向太后非常的支持,所以赵佶得以顺利继位成为宋徽宗。

赵佶虽然没有多少作为君主的才能,但他的画与书法都非常的好,也正是因此,他在位时画家的地位是历史上最高的,他还成立了翰林书画院,画画也作为科举升官的一种方式,他在政绩上的作为远远比不上在书画上的作为。在漫长历史中,他能为人所熟知也是因为他的书法与画。

宋徽宗的结局是很悲惨的,他被囚禁长达九年时间,最后终于因为不堪囚禁的身体与心理折磨死在了五国城,当年只有五十四岁。

宋徽宗的鹰是怎样的

宋徽宗的御鹰图在历史上非常有名气,以至于有这样一句话流传于后世“宋徽宗的鹰,赵子昂的马”。子昂是赵孟頫的字,他是元初非常有名的书画大家,有一句话可以形容赵孟頫在中国书画史上的地位“文人画起自东坡,至松雪敞开大门”。这句话大致说明了赵孟頫在书画史上举足轻重的地位,那把宋徽宗的鹰和赵子昂的马放在一起就足以看出宋徽宗画鹰画的是多么好,以至于能和赵孟頫这样的大家相提并论。

宋徽宗御鹰图

宋徽宗的鹰说的是他的《御鹰图》,他传世的御鹰图一共有两副,一副是架子上的白鹰图,还有一副就是太湖石上的白鹰。架上白鹰的那幅图上还有蔡京长跋,据说现在已经流失了,应该是在某个收藏家手中。太湖石白鹰图上有柯九思长跋,这一幅图现在也是不知去向。

有人说是不是宋徽宗的画作流传于后世的较少所以才那么值钱,其实这是相对狭隘的想法,艺术作品的价值当然主要是因为他的艺术价值。就以御鹰图来说,宋徽宗的鹰画的栩栩如生,羽毛细致形象,神态非常尤其是,就连姿势都觉得英姿勃发。尤其是鹰的双勾绘画的非常谨慎细致,多一笔嫌多少一笔嫌少。而且是一种非常新颖的手法来表现,真正算得上神形兼备。架上白鹰图是赵佶33岁时所画,算是他的中年之作,非常的沉稳大气。无论怎样说,宋徽宗的鹰在书画史上的地位都非常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