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观应评价 郑观应:商业思想家的公共价值

2017-08-1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在郑观应看来,培养本国人才,既要舍得投入,又要耐住寂寞.他的办法是,先在官督商办企业建立学徒制,令年轻人向洋匠学习,之后选拔优秀者出国深造,

在郑观应看来,培养本国人才,既要舍得投入,又要耐住寂寞。他的办法是,先在官督商办企业建立学徒制,令年轻人向洋匠学习,之后选拔优秀者出国深造,学成归国,取洋匠而代之。

人才策略是郑观应“商战”思想的外延,最能体现他这一思想的举措,是专利保护主义。

郑观应可能是第一个提出“专利经营权”,保护民族工商业的中国人。担任太古买办的时候,郑观应发现英国棉纱大量流入中国,导致银钱外流,女红失业。制衣业被通常认为“工业化的出发点”,纺织业则是工业化的基础。在洋纱、洋布的冲击下,清国经济体系面临崩溃的危险。后来李鸿章邀请郑观应总办上海机器织布局,他提出的第一个要求,就是争取“专利经营权”。

李鸿章听取郑观应建议,奏请朝廷,为机器织布局谋得10年特许专营权。从1882年至1892年,清朝政府仅允许设立机器织布局一家纺织企业,华洋商人一律“不准另行设立一局”。清政府给予机器织布局极大的税务优惠。其产品在上海零关税,运销内地只需支付5%的关税;而外国商品在沪销售,须缴纳5%进口税,转销内地,须缴纳7.5%内地子口税。

郑观应的本意,是通过专营权设置贸易壁垒,为清国纺织业创造10年安全期。这期间大力培养本国人才,学习西方先进制造工艺和生产理念,嫁接到本国企业,研发适合本国消费者的“创新型产品”,再向政府申请“专利保护”,以抗衡采用机械化大生产的洋布、洋纱。

然而,事与愿违。“专利经营权”非但没有令机器织布局获得先发优势,还在客观上制约了本国棉纱业的发展。机器织布局10年特许经营期内,有7年处在筹备阶段,1888年投产不久,即因失火而歇业。这期间,因专利经营权的压制,并无一家棉纺企业成立,本土纺织业停滞不前,以致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后,外国商品长驱直入,轻而易举地扫荡内地棉纺市场。

后世有人因此归咎郑观应目光短浅、思想局限。然则,“此一时,彼一时”。家国存亡之际,本无公平竞争可言。彼时当务之急,乃是保护民族工商业之幼苗。若开放市场,羸弱的民族工业,何以抵御西方生产方式的进攻?倘若不设“专利经营权”,结果又能有何改观?

谋一己之私者,可以富一家;谋一国之公者,可以利一族。郑观应的商业思想固然有其局限性,但百年之后回望,成败已惘然。而他所走过的弯路,探明的雷区,却是难以估算的公共财富。

操劳一生的郑观应,晚年仍心系天下,终究没能过上理想“晦迹潜修”的退隐生活。

1921年6月14日,81岁的郑观应病逝于上海提篮桥招商公学馆舍内。“再回头已是万年身”。苍凉身影之后,郑观应参与经营的企业大多七零八落,只留下一部醒世之作,与不尽幽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