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勒原理名词解释 美学原理名词解释复习题

2018-03-3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美学思想;美学思想是人类审美实践和艺术实践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对人类审美实践和艺术实践的哲学概括.人类早期的美学思想散见于古代大量的

美学思想;美学思想是人类审美实践和艺术实践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对人类审美实践和艺术实践的哲学概括。人类早期的美学思想散见于古代大量的文学、画论、书论、乐论及哲学、历史等著作中。这些不具备系统的理论体系的美学思想往往凝聚、结晶为某些美学范畴和美学命题,是美学产生的基础,但还不是作为独立学科的美学。

美学:美学是研究美、美感、审美活动和美的创造活动规律的一门学科。 审美主体:审美主体特指审美活动中的主体,是审美活动的发出者、承担者,在审美活动中与审美客体构成对象性关系,审美主体有着内在的审美需要、审美追求,这是审美活动得以开展的动因,在审美活动中起者积极的主导作用。因此也可以说。审美主体是特定的人。审美主体还具有相应的审美能力与审美标准,这是审美活动得以展开的保证与审美活动必需的评价标准。

1.现实美:是指现实世界中的各种事物的美,包括自然事物的美、社会事物的美等等。

2.电影艺术:是将艺术与科学相结合而成的一门综合艺术,它以画面为基本元素,并与音响和色彩共同构成电影基本语言和媒介,在银幕上创造直观感性的艺术形象和境界。蒙太奇和长镜头是电影艺术的主要艺术语言和表现方法。

3. 审美客体:审美客体特指审美活动中的客体,是在审美活动中历史地形成并与审美主体构成对象性关系的另一方。审美客体自身具有规定性,是审美活动和审美价值的物质载体。

4.艺术美:指艺术作品的美,是艺术家对生活和自然中审美特征的能动反映,是艺术家在对象世界中肯定自己的一种形式,它作为美的一种高级形态,既来源于客观现实,又不等于客观现实,是艺术家创造性劳动的产物。

5.绘画艺术:是一门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线条、色彩和块面等艺术语言,通过构图、造型和色调等手段,在二度空间里创造出静态的视觉形象的艺术。

6.美育:就是审美教育,它是审美与教育的融合。从这个意义上讲,美美育活动既是一种教育活动,又是一种审美活动。

7. 摹仿说:“摹仿说”的代表人物是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思想家德谟克利特和亚里士多德。这种观点认为所有的艺术都起源于对自然界和社会现象的摹仿。“摹仿说”在欧洲雄霸了两千年,因为它作为人类早期对审美发生问题的一种朴素解释,坚持了美与艺术来源于客观现实,具有一定的合理之处。但是,这种说法只触及了事物的表面,而没有揭示事物的本质,未能说明审美发生的根本原因。

8.园林艺术:是指人类根据一定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文化所创造的既有实用功能又可供人休闲或观赏的自然景观,它利用一定的技术和艺术手段,凭借山水、花草、林木、建筑等组合而成。

9.格式塔:是德文Gestalt的音译,其意思是“完型”。是在人的知觉中呈现出来的式样,具有整体性和独立性的特点。

10.自然美:是指各种自然事物呈现的美,它是社会性与 自然性的统一,它的社会性指自然美的根源在于实践,它的自然性指自然事物的某些属性和特征(如色彩、线条、形状声音等)是形成自然美的必要条件。

11.崇高:又称壮美,就是一种雄壮的美、刚性的美。中国美学史上,将其称为“阳刚之美”。从审美形式上看,崇高主要具有宏伟、雄浑、壮阔、豪放、劲

键、奇特的特色。

12.优美:又称秀美,它是美的最一般的形态。狭义的美,指的是优美。中国美学史上,将其称为“阴柔之美”,这是一种优雅之美、柔媚之美。从审美属性上看,优美主要具有绮丽、雅典、含蓄、秀丽、纤柔、婉约等特色。

13.表情艺术:是指通过一定的艺术形式来直接表现人的情感,间接反映社会生活的艺术种类,主要包括音乐、舞蹈这两门艺术。

14.综合艺术:是戏剧、戏曲、电影、电视等一类艺术的总称。综合艺术采用了多种艺术表现手段和艺术语言。

15.社会美:是社会事物、社会现象、社会生活的美,它经常表现为积极肯定的生活形象。社会美是美的各种形态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一种,也是美的最早存在形态之一。

16. “生物本能说”的代表人物是达尔文和弗洛伊德等人。这种观点认为,人类审美源于吸引异性与人的本能,一切审美与艺术创造都源于人最重要的生物本能,即性本能。这种观点强调了审美发生中的心理因素,具有一定的合理之处;但是,这种观点把人只作为一种动物或事物来看待,过分强调了人的生物本能,特别是性本能的作用,忽视了人的社会性本质,因而显得片面和牵强。

17.“游戏说”是由18世纪德国哲学家席勒和19世纪英国哲学家斯宾塞提出的,因此又称为“席勒-斯宾塞理论”。这种观点认为,审美活动起源于人类所具有的游戏本能,它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由于人类具有过剩的精力,另一方面是人将这种过剩的精力运用到没有实际效用、没有功利目的的活动中,体现为一种自由的“游戏”。

这种观点肯定了人们只有在满足了基本物质生活需要的条件下,才可能有艺术活动和审美活动,并将艺术和“游戏”联系在一起,在某种程度上揭示了艺术主要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具有超功利性等特性。

但是,这种观点把游戏看作人和动物共有的本能,是错误的,它脱离人类的社会实践来解释审美发生的根源,所以未能揭开审美发生的真正奥秘。

18.巫术与图腾崇拜说 19世纪末,尤其是20世纪以来,审美发生与美的起源的“巫术与图腾崇拜说”成为西方在审美发生与美的起源问题上影响最大的一种理论。巫术说认为,神话、歌舞等在内的原始人类文化现象都是巫术仪式或巫术习俗的组成部分,因而原始艺术最早是作为一种巫术手段,为保证原始人狩猎成功而举行的巫术仪式。

巫术说的代表人物和著作是英国著名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和他的《原始文化》,英国著名人类学家弗雷泽和他的名著《金枝》。

图腾崇拜说认为,人类审美发生于原始社会的图腾崇拜活动。所谓“图腾”(totem),就是被远古人类看作是一个氏族的标志或象征的某种动物、植物或自然现象。图腾崇拜是人类最古老、最奇特的文化现象之一,是人类社会早期一种混沌未分的文化形态。图腾崇拜说的代表人物和著作是美国著名美学家托马斯·门罗和他的《艺术的发展及其他文化史理论》等。

19.劳动起源说 劳动起源说认为,审美与艺术起源于人类的生产劳动。自从19世纪末叶以来,在欧洲大陆的民族学家和艺术史学家中就广为流传审美发生于劳动的理论,这种观点的主要代表人物和著作是俄国的普列汉诺夫和他的《没有地址的信》。这种观点在我国学术界与文艺理论界长期占据主导地位,至今仍有较大影响。

20.现实美:是指现实世界中的各种事物的美,包括自然事物的美,社会事物的美等等。

21.自然美:就是各种自然事物呈现的美,它是社会性与自然性的统一。它的社

会性指自然美的根源在于实践,它的自然性指自然事物的某些属性和特征(如色彩、线条、形状声音等)是形成自然美的必要条件。

22. 社会美:是社会事物、社会现象、社会生活的美,它经常表现为各种积极肯定的生活形象。

23.造型艺术:是指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如颜料、纸张、泥石、木料等),通过塑造静态的视觉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现艺术家思想情感的一种空间艺术,也是一种静态的视觉艺术。造型艺术主要包括绘画、雕塑、摄影、书法艺术等。

24.实用艺术:是指实用与审美相结合的表现性空间艺术。实用艺术主要包括建筑艺术、园林艺术、实用工艺和书法艺术等。

25.表情艺术:是指通过一定的物质媒介(音响、人体)来直接表现人的情感,间接反映社会生活的这一类艺术的总称,它主要是指音乐、舞蹈这两门表现性和表演性艺术。

26.语言艺术:语言艺术,即文学,是以语言或其文字符号作为物化手段的一种形式。文学语言是指加工提炼了的人民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主体通过对于语言的审美把握来塑造艺术形象,表现思想感情。

27.综合艺术:是戏剧、戏曲、电影、电视等一类艺术的总称。综合艺术吸取了文学、绘画、音乐、舞蹈等各门艺术的长处,获得了多种手段和艺术表演力,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审美特征,将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视觉艺术与听觉艺术、再现艺术与表现艺术、造型艺术与表演艺术的特点融会到一起,具有更强的艺术感染力。

28:绘画艺术:是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线条、色彩和块面等艺术语言,通过构图、造型和调色等手段,在二度空间(平面)里创造出静态的视觉形象的艺术。绘画在造型艺术中处于基础地位。

29.建筑艺术:建筑艺术是一种实用与审美相结合,以形体、线条、色彩、质感、装饰、空间组合等为语言,建构成实体形象的造型与空间艺术。建筑艺术是一种实用与审美相结合,以形体、线条、色彩、质感、装饰、空间组合等为语言,建构成实体形象的造型与空间艺术。

30.音乐艺术:是以人声或乐器生音为材料,通过有组织的乐音在时间上的流动来创造审美情景的表现性艺术。

31.电影艺术:是将艺术与科学结合而成的一门综合艺术,它以画面为基本元素,并与音响和色彩共同构成电影基本语言和媒介,在银幕上创造直观感性的艺术形象的意境。蒙太奇和长镜头是哦电影的主要艺术语言和表现方法。

32.电视艺术:电视属于大众媒介,它既有传播新闻信息的功能,同时也有艺术的功能和娱乐的功能。电视艺术与电影在审美特征上有许多相似之处,既是综合艺术,又是现代科技的产物,同时又具有独特的审美特征。电视艺术有电视剧、文艺专题片、文艺访谈等。 电视剧是电视艺术的主要类型。

33.优美:优美,又称秀美,它是美的最一般的形态。狭义的美,指的就是优美。中国美学史上,将其称为“阴柔之美”,这是一种优雅之美、柔媚之美。从审美属性上看,优美主要具有绮丽、典雅、含蓄、秀丽、纤柔、婉约等特色。

34.崇高,又称为壮美,就是一种雄壮的美、刚性的美。中国美学史上,将其称为“阳刚之美”。从审美属性上看,崇高主要具有宏伟、雄浑、壮阔、豪放、劲见、奇特的特点。

35.悲剧性:“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也就是说,在历史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上,由于客观社会原因或历史的必然冲突,真善美、生命、爱情、

信仰、理想等等“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被损害或被毁灭,这个过程或结果使人们陷入剧烈的悲痛,但马上又被正面人物的巨大精神力量所感染,被惊心动魄的感人力量所震撼,因而由痛苦转化为快感,从而获得一种特殊的审美感受,即悲剧性美感。

36.喜剧性:喜剧性,是同悲剧性相对应的。“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也就是说,滑稽可笑的人物或事物披上了一件令人炫目的漂亮外衣,以此来掩盖自己的庸俗或丑恶,而当这件漂亮的外衣被撕破时,不仅暴露出自己的本质原形,而且当众受到嘲笑、讽刺和否定。从这个意义上讲,喜剧性是一种突现了内容与形式、本质与现象之间的不协调或不和谐,给人以笑的审美类型。

37.直觉说 :是代表西方影响较大的美学学说之一。克罗齐“直觉说”的核心是认为“直觉即表现”。此外,克罗齐还进一步认为,艺术即直觉,直觉即艺术。从艺术即直觉即表现出来,克罗齐还提出了艺术作品与艺术欣赏是统一的,因为二者都离不开直觉。

38.格式塔:是德文Gestalt一词的音译,其意思是“完形”。“完形”在格式塔审美心理学中具有特殊的含义。“形”是指人的知觉经验中形成的一种意象组织和结构。“完形”是指心理活动中的“形”的整体性。因此,格式塔心理学又被称为完形心理学。

39.文化:广义的“文化”概念包括了人类社会历史生活的全部内容,包括人类创造的一切为止财富、精神产品和社会制度。作为一个完整有机体的“文化”,主要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大体系,而他们又包含着许多更低层次的子系统。

40.审美文化:所谓审美文化,就是人类审美活动的物化产品、观念体系和行为方式的总和,它是审美社会学研究的中心课题。

41.文化产业:文化产业包括三大类:第一大类是生产与销售以相对独立的物态化形式呈现的文化产品,如书籍、报刊、影视、音像、绘画、雕塑等文化产品;第二大类是以劳务形式出现的文化服务行业,如戏剧、音乐、舞蹈、曲艺、杂技等等演出业,以及娱乐业、游戏业、策划业、经纪业等等;第三大类是向其他商品和行业提供文化附加值的行业,如装潢装饰、广告设计、形象设计、景观设计等等。

在西方发达国家中,广义的文化产业还应当包括体育产业、旅游产业、教育产业等等。

42.美育:就是审美教育,它是审美与教育的融合。从这个意义上讲,审美活动既是一种教育活动,又是一种审美活动,二者兼而有之。

43.审美观:所谓审美观,是指人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特别是审美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关于美、美感、美的创造等问题的基本观点,是从审美角度对客观事物进行判断和评价的审美观念的系统化。审美观是在审美实践和审美创造中形成的,反过来又对人们的审美实践和审美创造起着指导和制约作用。审美观主要包括审美理想、审美情趣、审美标准等。

44.审美能力:所谓审美能力是指审美过程中主体应具备的各种能力,包括审美感受能力、审美想象能力、审美理解能力、审美鉴赏能力等。

45.审美创造力:所谓审美创造力,就是指人在审美实践的基础上按照美的规律创造美的事物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