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振中:以书法体味人生的美妙

2017-10-0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邱振中:以书法体味人生的美妙邱振中1947年生于南昌,1981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今中国美术学院),曾任教于江西师范大学.中国美术学院.1995-1997年任

邱振中:以书法体味人生的美妙

邱振中1947年生于南昌,1981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今中国美术学院),曾任教于江西师范大学、中国美术学院。1995-1997年任日本文部省外国人教师、日本国立奈良教育大学客员教授,现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书法与绘画比较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美术馆专家委员会委员,绍兴文理学院兰亭书法艺术学院院长。

邱振中先生为近三十年书法创作和理论成果双丰收时期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其草书创作与理论研究,被认为是具有历史价值的成果,是“书法传统最重要的阐释者”。

2010年12月,邱振中携其得意之作来回到江西,在江西师范大学瑶湖校区的美术馆二楼展厅举行了一场名为“可能的世界”个人书法展览,在江西书法界刮起了一阵邱振中旋风。邱振中的助手感叹道:“要不是举办这场展览,我真不知道人可以累成这种样子。

每天不停地接待来访人员,只要邱先生出现在校园里,光是应付崇拜者的打招呼就要花上半个多钟头!邱振中先生在中央美院带博士和书法理论书法创作两个方向,涉及两个领域,全国没有第二人,影响力太大了。”

邱振中身上究竟有什么魅力呢?他的书法又究竟有什么高妙之处呢?他对于江西本土书法家群体在全国的地位又有什么评价呢?带着这个疑问,笔者于2010年12月14日下午在江西师范大学瑶湖校区的白鹿会馆专访了书法大师邱振中。

“南昌是我的生养之地!”

邱振中身材高大,精神矍铄。虽已年过花甲,却理着个锃亮的光头,有些出人意料,但邱老胖乎乎的圆脸上那淡淡的微笑,让人倍感亲切。

我紧挨着邱振中先生落坐,递上近两期的《赣风》杂志请大师批评。邱振中先生翻阅着《赣风》,看到《赣风》杂志上介绍江西著名油画家陈松茂先生的文章后,连声说:“《赣风》办得不错,办得不错!”

“听说您是在老贡院长大的?您老家是南昌的吗?”笔者的提问拉开了和邱振中的访谈序幕。

邱振中先生听了笔者的提问,哈哈一笑:“我是地地道道的南昌人。南昌是我的生养之地!”随后,邱振中先生向我们简述了他的人生轨迹:“我初中、高中都是在南昌二中度过。大学是武汉水利电力学院,学的是水工建筑(现在也合并归口为武汉大学)。大学毕业后,我分配在黑龙江佳木斯市的火力发电厂工作了三年。1973年调到江西第四机床厂工作了六年。1979年考取了浙江美院书法篆刻研究生班。”

说起在南昌的往事,邱振中先生回忆起儿时的调皮和贪玩,尤其是当年在羊子巷听艺人说书,更是记忆犹新。那时候花五分钱、一毛钱,就可以听一场艺人现场说书,一条板凳一杯茶,真是快乐赛神仙。他只是旁听,自然是不用付费的。

听艺人说书,让儿时的邱振中心中对英雄人物涌起无限的崇敬,非常羡慕除暴安良、古道热肠的侠客,这使邱振中对体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初中时开始练武,高一进入了南昌市体操队,并担任过南昌体操队队长,参加过全国的体操比赛。邱振中回忆起陈年往事,不停地发出爽朗的笑声,仿佛回到了欢乐的童年。

邱振中虽然玩得开心,但却从没有因贪玩而耽误学业。他出生在书香门第,父亲是南昌电报局报务科长,有着深厚的国学造诣,十分注重邱振中的学前教育。邱振中四岁就开始上学,并且已经能看书读报了。1958年,还不到十岁的邱振中报名参加了南昌市京剧团招收演员的考试,200多名考生经过激烈的角逐,录取了20名,邱振中是其中之一。不过,由于母亲的反对,邱振中终于与京剧失之交臂。

结缘书法 名扬国外

邱振中虽然与中国的国粹京剧失之交臂,但却与中国另一大国粹——书法——接下了不解之缘。

早在上高一的时候,邱振中就开始了他的临帖之路。先是在字帖上双钩摹字,而后再对临字帖。仅一本颜真卿的《麻姑仙坛记》就贯穿了整个高中三年,每天临摹16个大字,一个不少,几乎一天不落(仅仅是每次考试前备考的几天才会中断)。邱振中说:“我可不是为练字而练字,而是锻炼自己的毅力。根本没有想成为书法家。现在回过头来看,三年颜楷的练习,还是为练习书法打下了基础的。”

1979年,是中国书法研究专业全面复兴的一年,当年的浙江美院招收中国第一届书法专业研究生班学员,由著名书法家陆维钊先生主持教学工作,招了五名研究生。邱振中一路过关斩将,从290名考生中脱颖而出,就像儿时报考南昌市京剧团一样轻松地考入了浙江美院书法研究生班。邱振中先生感慨地说:“进入浙江美院读研究生,开始接触西方哲学和艺术,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两年的研究生学业完成后,邱振中先生来到了江西师范大学艺术系担任传道授业的老师,直到1994年离开江西师范大学。1995年至1997年,邱振中先生迎来了他书法人生的一次发展机遇——他作为日本文部省邀请的外国籍教师赴日本国立奈良教育大学担任书法老师长达两年时间。邱振中先生说:“我作为日本政府聘请的公务员,工资比日本的教授还高。”

谈起在日本的工作经历和成就,邱振中十分的自豪。1993年,日本成立了邱振中先生读书会,目的是学习、翻译、讨论他的书法理论著作《书法的形态与阐释》。日本各地20多位研究书法的学者每月一聚,一人翻译,大家讨论。日本方面希望邱振中先生去日本,希望他把对书法的现代研究带到日本去,深入研究书法的性质、构成,在现代学术的基础上研究书法。

邱振中在日本主要讲述书法理论、技法、创作。来听课的学生都是本科生和研究生,一本《书法的形态与阐释》的十三篇文章讲授了整整两年。日本学生对邱振中先生感激地说:“如果不是先生您这样讲课,即使一字一句的翻译,我们绝不能掌握您的书法思想和精髓!

”邱振中先生认为,日本讲学两年,对于加强日本和中国的书法交流,对中国书法的现代研究在日本的传播有非同寻常的意义,其潜在的意义就像种子播撒在土地中一样,慢慢地生长出中国书法在日本传播的希望和未来。有位日本的教授感叹说:“邱振中留在日本,就是对于日本书法的贡献。”

关于“可能的世界”

2010年12月10日上午十点,《可能的世界——邱振中书法作品展》在江西师范大学美术馆隆重开幕。江西省政协主席傅克诚出席开幕式并观看作品展。王冬龄、卢乐群等书法家也参加了开幕式。开幕式上,中国书法家协会党组副书记、书法家陈洪武,江西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校长傅修延,邱振中先后致辞。邱振中母亲亲自为展览剪彩。

谈起这次回江西举办个人书法展览,邱振中依旧是那么和蔼可亲,依旧是那么平静,依旧是荡漾着微笑。他说,很多朋友都向他表达过看他举办个展的急切心情。而邱振中却不急不躁,他觉得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举办什么展览,应当有时间来决定。他把自己的书法创作分成三类:一类是传统的书法作品;第二类是现代风格的作品;第三类是从书法出发的当代艺术创作。亦书亦画,非书非画。这个很复杂。

这次回江西举办个展展出的作品形式仅限于第一大类,彰显传统功力的行草书作品。

为什么叫“可能的世界”呢?邱振中解释说,“可能的世界”是指这部分作品里面有什么可能,是针对一般书法世界认为的不可能。书法世界有根深蒂固的观念,认为今人写不过古人,无法推出新的东西,当代人想推进书法史的发展是不可能的。

不可能用传统书法样式、技巧、意境创造真正的当代艺术作品。其实,用文字创造当代艺术作品,对传统加工改造,叫不叫书法都不重要,我认为都是可能的。从书法界到艺术界、文化界,许多人认为传统风格的书法创作在今天已经不再那么重要。

具体地说,一是不可能真正深入传统书法的核心,在创作上与古人比肩而立;二是不可能在前人所创造的杰作之后继续高水平的创作,续写这部精彩的历史;三是不可能运用书法史所积累的丰富技巧创造出在当代艺术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作品。——这就是那个“不可能的世界”,这似乎是书法所处的、难以改变的现代处境。邱振中先生则认为,这些都是可能做到的,而这个展览正是他在创作上做出的努力。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潘公凯在展览前言中写道:“这些书法作品的展出,使我们能够看到一位中国当代艺术家怎样竭尽全力深入我们民族艺术的源头,然后从那里出发,去探寻艺术在当代的各种可能。”

那么,邱振中把个展设在远离市区的江西师大瑶湖校区会不会影响到参观展览者的观展?邱振中听了我的疑问,微笑着说:“这次展览设在师大其实离市区不远,这点路程搁在北京根本不算什么。来参观展览的各界朋友中有很多外省的人士千里迢迢赶来,只是为了亲眼看看我的书法作品真迹。他们来去匆匆,非常感人。外面很多关心邱振中的人,他们很想了解我现在在干什么?现在的作品怎么样?”

谈到成功,邱振中谦虚地说:“成不成功还得由时间来检验,能否在历史上留下影响,都得由时间来检验。1989年我在中国美术馆搞个展,直到六年之后还时常被人提及。”中央美术学院的王冬龄教授对于这次“可能的世界”给予了高度赞扬,王冬龄说:“邱振中在江西师大搞个展,他的展览意义就好比在美国波士顿美术馆、大英博物馆展览一样!”这很让邱振中感到欣慰!

《赣风》(以下简称“gf”)对话书法大师邱振中

gf: 书法风格有雄浑阳刚之美和人书俱老的老辣,又有南帖的秀逸和书斋的清雅;更有长枪大戟的爽利,粗服乱头的粗率,而又有人主张书法要中和静穆虚灵,这样是否造成对于书法爱好者的迷茫?

邱振中:书法是一门博大精深、历史悠久的艺术,包括很大的审美范畴,其中一种的风格不能代替所有的风格。鉴赏者希望风格趣味越宽越好,初学者进行基础创作时,没有既定风格,要去引导,去寻找。根据自己的性格、经历,形成自己的一种风格。至于迷茫,那是缺乏审美观,没有判断力,受社会观念影响而迷茫。

gf:在书法创作过程中,怎样使内容的意和书写的意更完美的结合?如何使书法显示出更丰富的艺术感染力?书法怎样才能表现出书法家内心的丰富情感和神采?

邱振中:文字内容的意和书法的意密不可分,如有冲突就不协调,就没有成熟作品,所有细节趋向于统一整体。文辞粗俗,写出高雅作品,不可思议。

要使书法显示出更丰富的艺术感染力,这要经过很长时间的锻炼,需要内容与风格积累,内心节奏与内容统一,内心与意境统一。让书法作品表现出书法家内心的丰富情感和神采,这是由书法家内心生活丰富与否,境界高低决定的。书法家要把自己的精神生活提升到高水准,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书法境界的高低,就是人的境界的高低。

gf:书法讲究中庸虚和、温文尔雅的单薄气度,是否束缚了书法家的艺术个性的发挥?含蓄与强烈是否冲突?“忽然绝叫三两声,纵横满壁千万字”是何等的跌宕起伏壮怀激烈啊!

邱振中:如果一个人信服某种说法,当然会受束缚。艺术家精神生活丰富,温文尔雅的人也可能壮怀激烈,古人说过:“静如处子,动若脱兔”就是这个道理,这并不冲突。写得奔放激烈,也可以圆浑含蓄啊。王铎激烈狂怪吧?!

gf:“功夫在诗外”,那么书法家的字外功夫又如何理解?外象与心象作用于书法具体表现在哪方面?

邱振中:这很复杂。老生常谈,这句话我不大用,讲得人很多。实际上一个艺术家要提高技艺也好,提高精神境界也好,要找到对你提高的支撑点,看电影、听音乐也可能触发你的某种想象,文学作品、自然风光都可能触发你的潜能。生性狭窄、胸怀狭窄,面对事物无动于衷,就是反应不敏感。要从其他方面吸取灵感,这就是字外功。

gf:继承与创新怎么样才能和谐统一?流行书风和现代书法的一些倾向和不足表现在哪里?

邱振中:书法艺术对传统依赖很强,有人感叹说:书法一代不如一代。从宋代就有人开始骂了。什么才是好字?好字要让人感觉到传统核心,太难了。不做到体现传统功力,不是一件有意义的作品。

gf:你是江西走出去的书法大师,以您所处的地位,您能谈谈江西书法群体在全国书坛的地位如何??

邱振中:江西书法家个性不鲜明,地域特色也不够鲜明。和外面的交流、学习也少。湖南、山西等地的书法家很注重外出交流。其中也有些经济比较困难的人,但人家很注重学习交流。建议大家多走出去,多交流学习,最好是能待一段时间,待下来,虚心学习其他人的长处。

真正的书法家要对书法本质进行思考,不能闷头写字。要对过去书法在文化中的地位和状态有新的认识,要有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