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锡进胡侃 专访胡锡进揭秘脱口秀《胡侃》:第一期“爱国贼”主题是制作公司选的

2017-12-0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趁热打铁,观察者网赶紧拨通了老胡的电话,问问已经很红的他,对新身份--脱口秀主持人有什么感受和想法.观察者网:谢谢您接受观察者网采访.您之前在微博消失了有一阵子,回归后带来了新节目和新身份,今天大家看到<胡侃>第一集,是比较轻松的脱口秀节目,准备一期节目大概用多少时间,会占用平时的工作时间么?胡锡进:这个不会,我是利用星期六休息的时候,做一期节目录制也就一个多小时,不到两个小时.观察者网:节目的播出周期是?胡锡进:每周一期.观察者网:您是怎么想到要开始做一档视频节目,是考虑到视频的传播优势么?

趁热打铁,观察者网赶紧拨通了老胡的电话,问问已经很红的他,对新身份——脱口秀主持人有什么感受和想法。

观察者网:谢谢您接受观察者网采访。您之前在微博消失了有一阵子,回归后带来了新节目和新身份,今天大家看到《胡侃》第一集,是比较轻松的脱口秀节目,准备一期节目大概用多少时间,会占用平时的工作时间么?

胡锡进:这个不会,我是利用星期六休息的时候,做一期节目录制也就一个多小时,不到两个小时。

观察者网:节目的播出周期是?

胡锡进:每周一期。

观察者网:您是怎么想到要开始做一档视频节目,是考虑到视频的传播优势么?

胡锡进:主要是我觉得文字的表现力受到了稀释。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认知方式,影像的表现力越来越强,有技术在推动,影像的表现力不断被释放出来,整个冲淡了文字作品在社会的影响力。文字作品在过去占了很大的份额,但现在各种影像表现,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力,所以文字能够施展影响的空间被压缩了,我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想做一些尝试,把文字和影像结合起来。

以后除了做这种大的节目,可能还会做些小的,跟《环球时报》社评联系到一起,我们希望做这种尝试,社评既有文字版的,也有微视频。

比如一篇社评很长,有1000多字,而视频三四百个字总结一下,提纲挈领的,就能把意思说清楚。有这个打算,肯定会尝试。

就像这视频后面有一段,“爱国贼”,就像是一个社评的题目,以后可能会这样做。

(老胡锐评:“爱国贼”这个词出现是“中文之耻”)

《胡侃》第一期打出《“爱国贼”是中文之耻》的标题,老胡锐评称这一词汇出现,并成为网络骂战中肆意使用的标签,是“中文之耻”,并劝告网友:争吵可以有,但不要让爱国主义躺枪。选取这样的主题,使第一集在互联网上获得极好的传播效应。

观察者网:“爱国贼”这个词引发的争论在互联网上由来已久,为什么第一期想到做这个主题?

胡锡进:其实当时提供给制作公司好几个,他们最后挑了这个,可能觉得这个主题影响更大,跟我们的价值观更一致。其实这个板块是临时加的,想要尝试一下。

观察者网:临时加的?那其他几个备选主题还有什么?以后会变成节目内容么?

胡锡进:有可能。

观察者网:9月份时,您曾发过一小段自拍,跟大家讲解为什么《共产主义理想没有欺骗中国》。当时就是在为这个节目预热么?

胡锡进:是,但那个就是尝试一下,看一下做视频是怎么回事。很不正规,只是自己的尝试。现在这个是由UMG联播传媒制作,这是一家专业的视频制作公司,我的那个跟这个比差多了。

新节目的升级不只在制作水平上,也在话题的选择中。虽然在17分钟的节目中,讨论“爱国贼”一词流行的荒谬只占很小一部分,却让很多人表示,立马就感受到“环球风”。

2005年老胡升任《环球时报》总编辑,“环球风”逐渐被认知、认可或争议。老胡被贴上大V、左派、喉舌、民族主义的标签,在互联网上引起了不少围观,尤其是他微博上针对一些公众问题所发表的观点,经常遭人攻击,排队骂胡锡进常成一景。甚至有人调侃说,他每天的生活可以归纳为:吃饭、睡觉、骂胡锡进。

老胡说,最初他是被“骗上微博”的:“有人告诉我,新出了一个东西叫微博,那上面有人骂《环球时报》,说你要上微博跟他们说说话沟通沟通,可能会有好处。结果第一天上去,收获了5000个粉丝,但是也迎来了一片骂声,一下子把我给骂懵了。”

《胡侃》比文字更直接,第一集播出后,有人赞他旗帜更加鲜明,也有人说:“看到本人觉得更讨厌了。”

对可能出现的负面反馈,老胡有心理准备么?

观察者网:您平时会关注网友的留言么?

胡锡进:不会看得非常细,但大的方向会看。我自己发的认为比较重要的微博,会比较关注。还是会比较关注大家的反应。

观察者网:从传统媒体人到新媒体人,再到现在开始做脱口秀,会不会担心受到更大的争议?对可能的争议有心理预期么?

胡锡进:因为我过去经常做电视节目,有几年停了,没怎么再做,但现在要与形势与时俱进。肯定会遇到争议受到批评,不过我的承受力比较强,刚上微博时已经经历了很多争议和批评,经常“被拍砖”,已经习惯了,这些都是在这个时代,在舆论场上做事必须要承受的,也没什么,习惯了就好了。

观察者网:我记得您2013年10月底来观察者网时,提到自己当时刚开微博,受到一些阻力。这次做脱口秀,周围的朋友和同事有什么反馈?

胡锡进:大家很支持。因为这也是一个尝试。《环球时报》虽然在传统媒体里做得很好,包括我们的微博、环球网都做得不错,但依然有危机感。我带头来尝试一下,他们还是很高兴的。

观察者网:我们注意到最近几个月来,@环球时报 的微博有一些变化,是不是也跟这样的尝试有关呢?

胡锡进:@环球时报 微博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做得挺好的,在内部也获得肯定,几位同志很努力,在方向上也被表扬“三观正”,与《环球时报》的价值观贴得的更紧,但表达方式更加新媒体化、互联网化,让大家比较喜欢。

观察者网:还有个小细节,《胡侃》片头里有提到一句“老板举债900万”,是什么意思呢?

胡锡进:这片头不是我做的。包括插图、动画,都是制作方UMG联播传媒公司专业的制作公司做的,我觉得非常有意思,做的不错。这些很专业的东西我们的团队还做不出来。

(片头好评)

观察者网:谢谢您接受采访,欢迎您有空来观察者网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