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猛军的前途 尤猛军:加快建设步伐 把晋江建成宜居的园林城市

2018-02-2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日前,时任晋江市委书记尤猛军就晋江近几年"城建提速"的情况接受记者的采访.采访中,他回顾了晋江"城建提速"的由来,总结分析了顺利展开的原因,并充满激情与信心地指

日前,时任晋江市委书记尤猛军就晋江近几年“城建提速”的情况接受记者的采访。采访中,他回顾了晋江“城建提速”的由来,总结分析了顺利展开的原因,并充满激情与信心地指出:晋江滨海园林城市的架构已经顺利拉开。晋江人能创造全国瞩目的经济发展的“晋江模式”、晋江经验,也一定能成功地把晋江建成一个宜居的滨海园林新城。以下是记者的访谈录。

修修补补不如顺势而上提速突破

记者:曾多次听人们说,近几年晋江城市化建设的力度是空前的,不少人对能否成功也捏了把汗,当初晋江市委、市政府是怎样考虑才下了这么大决心的?

尤猛军:事情要从2009年说起。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在实施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晋江市委、市政府针对晋江城市化滞后的实际,确定了“产业提升、城建提速”的决策,决定开展新一轮城市大建设,高密度、快节奏、组团式地对晋江进行改造与建设。这一决策,是晋江市委、市政府经过深思熟虑后作出的,当时我们主要基于以下的考虑:

一是转型升级、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改革开放30多年来,晋江书写了一个个经济的传奇,工业化推动了晋江城市化的发展和变化。但晋江城市建设基础较差,加上工业化浪潮迅猛发展,城市化相对滞后了。城市功能、市政设施、市容环境、公共服务等,已很难承载作为中国品牌之都、全国经济百强县发展的需求,更难适应转型升级、科学发展的要求。

城市化滞后这一短板,严重困扰着晋江人,影响着晋江企业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影响着高新企业进驻晋江,影响着晋江经济的结构调整、转型升级。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不仅影响人居环境质量,而且阻碍工业化水平进一步提升。相对滞后的城市环境,成为晋江新一轮发展的“软肋”。

在开展如何转变发展方式的讨论中,晋江各界达成普遍共识:如果不改变这一现状,滞后的城市建设势必成为晋江发展的瓶颈。加快晋江的城市化进程已经不能再等、不能再拖、不能再慢。错过时机,不仅影响晋江形象,还会制约晋江科学发展。要把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品位作为突破口,尽快实现突破性的进展,带动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

二是海内外广大晋江人的迫切愿望和需求。改革开放以来,不少晋江人腰包鼓了,穿着亮了,但对晋江城市建房散乱、交通拥挤、功能不全、环境欠佳,城市不像城市、农村不像农村,生活质量不高是不满意的,强烈期盼早日改变晋江城市的面貌。

我到晋江工作不久,也经常收到来信、接到电话,要求政府改变市区的环境与形象。那年市“两会”召开前夕,梅岭街道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还专门向我递交了一份关于多上一些城建项目的建议信。加快城市建设已是民心所向、民生所系、民望所归。

我们搞建设、搞发展,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让广大人民过上更幸福、更和谐的日子。民有所呼,执政者应有所应。为官一任,就要敢于去解决当地民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而且,晋江是全国重点侨乡,也是台胞的主要祖籍地,他们不但希望家乡经济发展、民众不愁衣食,而且希望家乡的父老乡亲能生活在高质量、有尊严、优美和谐的环境之中。

加快晋江城市建设步伐,不仅会让海外乡亲以家乡为荣,更多地吸引他们返回家乡寻根问祖、投资兴业;而且对和平发展两岸关系,进一步做好台湾人民工作,也会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

三是顺应城市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城市是经济发展的平台,是社会进步的载体。一个地方城市化程度越高,越能吸引更多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拥有更多的人气和市气。城市化率每提升1个百分点,GDP就增加1.5个百分点,对提升区域竞争力有着不可估量的“乘数效应”。

随着海西城市群发展布局的日渐明晰,随着泉州市环海湾型城市的加快推进,晋江作为福建中等城市的定位、作用也日益明确,晋江的城市建设与发展迎来了难得的机遇。

晋江在泉州环海湾中占据重要位置,有121多公里海岸线,占三分之一强。晋江只有抓住机遇,主动融入海西城市群、泉州环海湾城市的建设发展中,找准站位,主动作为,才能在新一轮区域发展竞争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

晋江过去的实践还告诉我们:破解城市化滞后这一难题,长痛不如短痛,小打小闹、修修补补不如顺势而上、提速突破。所以,我们下定决心:把推进城市化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切入点,以省委、省政府提出“大干150天,打好五大战役”为契机,用“全市一城”的新理念,规划了梅岭等“九大组团”和道路交通、生态环境 “两大体系”建设,在全市掀起新一轮的城建高潮,以一座宜居的现代滨海园林城市的打造,为海西城市群建设奉献一部重头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