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晓军陆道培 陆道培院士:北大人民医院偏袒黄晓军

2017-05-1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2."将实验研究成果应用于临床"的弥天大谎黄晓军的答复是"申请人在-提出-,的确为G-CSF动员的骨髓和外周血混合移植在HLA相合和不合移植

2、“将实验研究成果应用于临床”的弥天大谎

黄晓军的答复是“申请人在…提出…,的确为G-CSF动员的骨髓和外周血混合移植在HLA相合和不合移植中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举报者列举了大量的证据证明陆道培和纪树荃等人的临床实践及成功在先,陆道培等人在1991年就首先成功进行了单倍体相合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纪树荃等人在1997年就规模性开展了单倍体相合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并获得成功;陆道培等人在此基础上改良,提出了GIAC方案,于2002年起规模用于单倍体相合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并提高了成功率,2004年正式发表。

根据黄晓军提供的论文,他的基础研究在2001年才开始,2003年才发表,所以所谓“将实验研究成果应用于临床”是弥天大谎(见举报材料第三部分)。

面对如此确凿的证据,连小学生都可以计算出的时间差,并不是所谓“将实验研究成果应用于临床”,历史的时间是谁也改不了的,面对举报者提供的大量殷实证据(见举报材料第三部分),调查单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和北京大学医学部对此并未给予任何结论。3、谎称论文

黄晓军答复:“Editorial(评论)、Reviews(综述)、Article(论著)、Letter(信)”都是学术论文,但是众所周知计算影响因子时应该只包括“originalarticle(论著)”而不包括其他。

另外,黄晓军还称“Abstract(摘要)作为参考文献引用是国际惯例”,但他的那篇“Abstract(摘要)”已经过了检索期限,目前已经没有引用价值了,而且一篇Abstract(摘要)居然被黄晓军再三强调称之为“影响因子10.

120的学术论文”(居然是他所列论文中影响因子最高的),可见他所谓论文影响因子中的水分。黄晓军故意将论文的影响因子扩大化,是明显的欺骗行为。面对已发表的、有据可查的论文,调查单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和北京大学医学部仍然未给予任何结论。

4、杜撰结论

黄晓军在答复中自称“况且无对照研究的临床结果(论文28)只是对临床上的进一步研究有提示意义,也可以说是过渡,要定论还需随机、大样本对照研究”,既然这样,在目前还没有随机、大样本对照研究的情况下,黄晓军就更不能擅自得出“G-CSF动员的外周血采集物和G-CSF动员的骨髓采集物混合移植降低HLA相合Allo-HSCT后GVHD的发生率”的结论了。

对此调查单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和北京大学医学部仍未给予任何结论。

北京大学医学部和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对于中华医学会责成其调查黄晓军等骗取2008年度中华医学科技一等奖的一事,提供了上述不负责任的、不完整的调查结论,这明显地只是在表面上应付中华医学会的调查委托。

按照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科技奖奖励条例》中罚则第十七条规定的内容:推荐单位和个人提供虚假数据、材料,或协助他人骗取中华医学科技奖的,由中华医学会通报批评或者取消其推荐资格。

北京大学大医学部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因种种理由,包括其在推荐黄晓军为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过程中造成的错误,在调查过程中是有明显偏袒倾向的,表现如下:

1、两次学术委员会都有黄晓军报奖的推荐人参加,其中第一次还有该奖项的共同申请人参加,但并未让揭露学术不端的学术委员会委员陆道培参加,因此无法起到对学术不端行为要“一票否决”的作用。

2、黄晓军所在单位没有组织调查组仔细地调查黄晓军申报奖项的材料。由于评审者的临床工作都极忙,开会前三天才收到大量文件,无人能仔细阅读。此外,正如请体育教练员来鉴定其所训练的运动员是否服用兴奋剂一样,这样的检查和裁判是非常不合乎常理的。

3、陆道培等九位联名揭露黄晓军学术不端的专家在4月15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学术委员会”与北京大学医学部“学术道德委员会”召开联合会议后,一直没有得到任何正式结论,直到5月4日才看到书面结论(但结论日期写的是4月16日),而且是在陆道培等专家的强烈要求下才于4月15日会议后看到黄晓军的答复材料。

目前,此事已经发展成为受到全国媒体及公众关注的学术打假事件,目前“打假”事件的发展,各有关部门领导的态度以及处理学术不端的结果都是大家关注的焦点。

鉴于北京大学上述两单位的做法已经不再适宜开展对骗奖的调查工作,我们恳请由中华医学会独立地组织造血干细胞移植领域的专家,对我们的举报进行公开、公正的调查,不但是为了维护中华医学会的声誉,以端正我国的学风,而且也避免中华医学科技奖为严重学术不端之人所骗取。

陆道培

中国工程院院士

北京大学与复旦大学教授

纪树荃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总医院主任医师

达万明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主任医师,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