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装甲战大师的最后决战——朱可夫vs曼斯坦因(上)

2017-06-0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在我这个"东线战役"系列中,我首先要向大家介绍的是发生在1944年1月的齐克塞战役,苏联方面则称这个战役为科尔松-舍普琴柯夫斯基战役,而在德

在我这个“东线战役”系列中,我首先要向大家介绍的是发生在1944年1月的齐克塞战役,苏联方面则称这个战役为科尔松-舍普琴柯夫斯基战役,而在德国方面这个战役以“齐克塞口袋”之战而闻名,和莫斯科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和库尔斯克战役等著名的东线战役相比,齐克塞战役很少为人所知,但我认为它不该被遗忘,这个战役在苏德战争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战役,这不仅表现在它是苏军1944年中所发动的第一个重大攻势,而且它清楚地表现出了苏德战争后期,双方军队作战的特点。

长久以来,苏联军队在许多人心目中的印象是在作战中只知道死板地遵守事先拟定的计划,而不能同时也不鼓励在战斗中依据当时的情况而调整部署。这个说法起源于战后出版的第一批我所称的“德国革命战争回录”,在战后冷战的国际环境下,这个观点很快被英国和美国所接受,说来十分有趣,我发现英国和美国的一些历史学家在描述敌人的时候,想象力十分贫乏,他们的敌人一般被冠以“只知道死板地执行命令,而不知道随机应变”的帽子,后者被认为是英美军人的长处。比如在二战期间,德国军人就被认为是“虽然训练有素,但只会机械地服从”,以至于巴顿将军声称,由于善于随机应变,“一个美国小伙子抵得上10个德国佬”。直到50年代后,由于战时所造成的敌意逐渐消退,英美等国才开始比较客观地评价二战中的德国军队。 同样一直到80年代末期,苏联逐渐开放并最终解体,冷战的敌对气氛逐渐减弱,西方国家出版的有关二战东部战场的史料开始同时引用苏联和德国双方的资料,从而开始比较客观地描述这场也许是人类历史上最残酷的战争。一本战史是否包括双方的资料是区分严肃的史料和“革命战争回忆录”的重要区别之一,也许有许多人更喜欢“德国革命战争回忆录”而讨厌“苏联革命战争回忆录”,但对笔者来说“革命战争回忆录”就是“革命战争回忆录”。令人遗憾的是,这些80年代后期在国际上出版的作品很少能和国内二战爱好者们见面,我们出版社的许多编辑的职业水准之低下简直让人难以置信,在已经是21世纪的今天,国内有关苏德战争的最权威的作品居然还是Albert Seaton出版于60年代的“苏德战争”!不过话说回来,你能对那些在报刊杂志上发表例如“艾森豪威尔在法国帮助布莱德雷夺取巴顿的战功”,“苏联政府残酷镇压和德军浴血奋战的弗拉索夫将军的部队”等大作的编辑老爷们抱什么指望呢!

世界上任何一支军队,除非是完全由白痴组成,否则决不会不允许在战时依据实际情况改变作战计划。在战争初期,苏军并非是只知道死守计划,而是他们的反应太慢,这既是由于当时苏军各级军官缺乏经验,也是由于苏军缺乏一个良好的通讯系统,这导致指挥员无法及时了解前线的情况,而上级的命令无法及时传达到下级。随着苏军各级军官经验的增长和通讯设施的日益改进,苏军的反应也将越来越快。在这里我要向大家介绍的齐克塞战役的一个特点就是对双方指挥机构的能力考验很大,这场战役对于苏军来说,是在仓促中准备的,对德军来说,是突然间被卷入的。双方的作战准备都十分草率,双方的作战计划都是几乎从一开始就遇到了麻烦,看着双方将领们如何调整作战计划是十分有趣的事,在此期间,双方都犯过不少错误,其中有些错误是如此低级,以致让人无法相信这是出于朱可夫和曼斯坦因这样世界级名将的手中!

齐克塞战役的另一个特点是双方那种在理论上机械化部队根本无法运动的地形和气候环境中使用机械化部队的能力,笔者一向认为二战中真正意义上的机械化战争只发生在东线,苏联战场上双方装甲部队所表现出来的爆发力和令人眼花缭乱的机动能力总是让我如痴如醉,在这方面,德国军队是先驱,它第一个把装甲部队的运用上升到艺术化的层次,苏联装甲部队只是到1944年才达到了这个层次,而在西线的英美军队从未达到这个境界。

自从1943年7月库尔斯克战役后,苏军就开始了向西方不间断的进攻,1943年11月,苏军从第聂伯河的桥头堡中冲出,他们攻克了基辅并将德军向西方和西南方向逐退了100公里,1943年12月,苏军又发起了一系列新的攻势,这个攻势直到1944年1月中旬才告一段落,这个攻势也导致德国南方集团军群的防线向西方弯曲,从而在苏第1和第2乌克兰方面军之间形成了一个从西北伸向东南的突出部,这就是德国人所称的“齐克塞突出部”。这个突出部割裂了苏第1乌克兰和第2乌克兰方面军之间的联系,对企图进一步发动攻势的苏军来说,这个突出部犹如莽刺在背,但同时对苏军来说,这个突出部的存在也是一个机会,一个通过两翼包抄以消灭突出部中德军的机会。

德国南方集团军群司令曼斯坦因元帅十分忧虑苏军对齐克塞突出部的攻击,在他眼中这个突出部是德军防线上一个弱点,他曾多次向希特勒提出放弃这个突出部,以拉平德军的防线,但希特勒没有同意,希特勒认为这个突出部的存在是在苏军两个方面军之间打入了一个钉子,如果能守住这个突出部,就可以严重阻碍苏军的下一步攻势。对此曼斯坦因表示了自己的怀疑,问题是德军是否有能力守住这个突出部?但既然希特勒已经下达了命令,作为一个军人,曼斯坦因只能服从。不过令曼斯坦因感到安慰的是当地的地理情况,齐克塞地区地形十分复杂,多河流,沼泽,道路情况很差,在1月份当地多雨雪,尤其在夜晚经常雨雪交加,大风呼啸,能见度很差,而道路结冰情况十分严重,但一到白天,气温开始回升,地面化冻,使得道路成为“无底的泥潭”,使得机械化部队很难在这种地形中运动。这些情况显然对防守者有利。

德军在齐克塞地区的部署是这样的,在突出部的左翼德第1装甲集团军第7军,这个军在突出部根部由下往上部署了第75,第34和第198步兵师,军预备队第82步兵师部署在防线后方的左翼。第7军上方,突出部的左半部是第1装甲集团军的第42步兵军,该军的左翼是第88步兵师,这个师占据的防线很长,实际上对一个师来说是太长了,为了加强该师的实力,德第213警卫师的2个营和第168步兵师的1个营被补充给该师,在第88师右翼是B战斗群,这个战斗群由第332,255和112步兵师组成,在这3个师中,除了第112师比较完整以外,其余各师都在以前的战斗中受了重创,这个战斗群实际的兵力只相当于一个加强步兵师。

占据突出部右翼的是德国第8集团军,该集团军将第11军部署在突出部右半部,在该军防线左翼和42军B战斗群相邻的是由保加利亚志愿者组成的党卫军"Wallonia"旅,该旅右翼是第5党卫军“维京”装甲师,这个师是党卫军4个王牌师之一,该师奇装满员,共有90辆坦克,在“维京”师靠近突出部根部由北向南分别是第57,72和389步兵师。在第11步兵军的右翼是第47装甲军,该军的部署由北到南分别是第3装甲师(只有20余辆坦克),第106和第320步兵师。

在苏军发起进攻前,德军的防线已经构筑完毕,整个防线相当坚固,但其弱点是缺乏纵深,很明显地在第一线德军后方,根本没有预备队存在,在突出部的左翼,德军没有一辆坦克!但在我看来,德军兵力部署最大的错误是将实力最强大的“维京”师部署在突出部内部,即使一个军校学生也会知道当向一个突出部发动进攻时,通常用的方式是以一个钳形攻势,从两翼切断突出部的根部,在这种情况下,理应将手头最强大的装甲兵力部署在突出部的“肩部”,或部署在二线,以阻止敌军突穿防线,而将装甲部队部署在突出部内部这种做法是一种不能被原谅的错误,这种错误在战斗打响以后,根本无法弥补。

在德军在加强防线的同时,苏军正在准备对齐克塞突出部发起攻击,苏联最高统帅部的想法十分简单,既然德国人因为某些我们无法理解的原因不愿意放弃这个突出部,那么我们就应该尽快地发起进攻,以消灭突出部内的德军,以防止万一德国人忽然改变注意,从那里撤退。虽然苏军自库尔斯克战役后几乎不停顿地战斗了6个月之久,部队已经十分疲劳,而且在以前的战斗中遭受的损失还来不及加以补充,但为了不丧失战机,苏联最高统帅部决定冒这个险。

苏军计划以2个方面军的部队参加这个拟定中的战役,在突出部左翼是由瓦杜丁将军的第1乌克兰方面军,在突出部右翼的是科涅夫将军的第2乌克兰方面军,整个行动由朱可夫元帅亲自协调指挥。

瓦杜丁将军是苏军中著名的智慧型将领,在制定作战计划时,他一向以考虑周到著称。在接受了任务后,他决定这样部署他的部队,在左翼是第27集团军,这个集团军只有3个步兵师和一个筑垒地域,共28,000人,该集团军面对着德第1装甲集团军第42军的88步兵师和B战斗群并几乎覆盖了整个突出部的左半部,为了在最大程度上集中兵力,27集团军将它的两个师(第180和337步兵师)集中在右翼,而在其他地段上只部署了第206步兵师和第159

筑垒地域。

在第27集团军的右翼,正对者突出部左翼根部是第40集团军的两个军:第47和第104步兵军共33。700人,第47军两个师(第167,359步兵师)面对着德第198步兵师,第104军两个师(第133和58步兵师)正对着德第34步兵师,此外在德军防线后方,一支有苏联第13近卫步兵十和第6摩托化旅组成的部队在上一次攻势中被德军切断在德军防线后方,这些部队在苏联空军的支援下,击退了德军所有消灭他们的企图,仍然在德军后方坚守。瓦杜丁手中 的坦克部队是新成立的第6坦克集团军,这个坦克集团军辖第5近卫坦克军,第5机械化军和第233坦克旅,共有坦克190辆。由于是一个新成立的单位,这个坦克集团军所属各部即不满员同时也缺少所应有的支援单位如炮兵,反坦克炮,高射炮,工兵等单位。瓦杜丁决定把第6坦克集团军用于第104步兵军的地段上,由于没有任何担任支援步兵任务的独立坦克部队,瓦杜丁只能决定让第6坦克集团军在第一天就参加战斗,其第5近卫坦克军和第5机械化军将各出一个坦克旅,担任掩护步兵突破的任务,为了协调指挥,第6坦克 集团军司令克拉夫岑科将军将同时指挥第104步兵军,瓦杜丁的问题是他手头的预备队很少,只有第233坦克旅一个旅!

担任向德军右翼发起攻势的苏第2乌克兰方面军由科涅夫将军指挥,科涅夫也许是唯一在二战中亲手击毁过德国坦克的苏联高级将领,那是在1941年7月13日,当时担任第19集团军司令的科涅夫上将在赴西方方面军司令部的途中,和一队德国坦克遭遇,当时他身边只有他的副官和司机几个人,他幸运地首先发现了德国人,于是他命令丢弃他的汽车,准备向公路边的树林中躲避敌人,这时他意外地在路边发现了一门被苏军丢弃的反坦克炮,于是一次大战中炮兵出身的科涅夫决定“问侯”德国人一下,当德国坦克接近时,科涅夫突然开炮,击毁了1辆德国坦克,然后在其他德国坦克发现他之前,他躲进了树林,并摆脱了敌人。

作为一个高级将领,科涅夫在1943年前的战绩总得来说是败多胜少,他在军事生涯上的转机是从库尔斯克战役开始的,他是在那以后才通过一系列伟大的战役奠定了他世界级名将的地位。作为一个炮兵出身的军官,科涅夫十分擅长于对炮兵的运用,德国人都知道,科涅夫组织的进攻总是意味着规模庞大,组织巧妙的炮击。除此以外虽然科涅夫从未直接指挥过坦克部队,但他对坦克部队的运用十分重视,并且也颇有心得,他曾在他的回忆录中写道“我承认我十分偏爱我的坦克指挥员”

在这次攻势中,科涅夫的第2乌克兰方面军拥有远比第1乌克兰方面军更强大的坦克兵力,在科涅夫手中有一个坦克集团军,罗特米斯特洛夫将军的第5近卫坦克集团军,这个坦克集团军很奇特的不是由通常的2个坦克军和1个机械化军组成,而是包括第20,29和18三个坦克军,第5近卫坦克集团军的实力为197辆坦克。除此以外,科涅夫还有126辆坦克可以用来支援步兵突破。

科涅夫将军所作的兵力部署如下:在他的右翼是第52集团军,这个集团军拥有3个师(第294,254,353步兵师)共16,000人,它将部署在一条很长的防线上,面对着德党卫军“Wallonia”旅,“维京”师,第57和72步兵师。科涅夫将军将攻击主力集中在第52集团军左翼,第4近卫集团军的2个军(20,21近卫步兵军,共46,000人,52辆坦克)和第53集团军的2个军(第26,75步兵军54,000人),在这里科涅夫将集中4个军12个师的兵力攻击由德国第389步兵师和第3装甲师2个师的防线,其中主要打击力将落在第389师身上。

和第1乌克兰方面军的计划不同的是,科涅夫并不准备在完成突破前投入第5近卫坦克集团军,这支兵力将只用来向德军纵深突破。在攻势发起以前,科涅夫将军最担心的是当地恶劣的地理环境,如果说在整个突出部的地形十分糟糕的话,那么在第2乌克兰方面军的地段上,地理环境尤其恶劣。科涅夫十分担心他的步兵和炮兵无法跟上坦克部队前进的速度,于是他在最后一刻修改了作战计划。按苏军作战惯例,在对敌人进行包围作战时,应该建立两层包围圈,即阻止包围圈内敌人突围的对内正面和防止包围圈外敌人解围企图的对外正面,通常最先建立的是对内正面。但现在由于担心步兵滞后,科涅夫决定一旦达成突破,他将首先投入第5近卫坦克集团军的第20和29坦克军,这两个坦克军将一旦和第1乌克兰方面军的部队会合后,将立刻向为扩展首先形成外层包围圈,然后“希望”步兵和骑兵部队迅速赶上,以形成内层包围圈,虽然我理解科涅夫的这个办法出于无奈,但我仍然感到这个地方是苏军计划中最让人发笑的地方。最后科涅夫将军将第5近卫坦克集团军第18坦克军和第5近卫骑兵军作为方面军的预备队。

在这次攻势中苏军总的作战计划是这样的,在突出部右翼的第2乌克兰方面军将于1月24日发起攻击,预计在第一天突破德军防线,当天第5近卫坦克集团军进入突破口,第二天该部将抵达Shpola,然后继续向前突破。同时在突出部左翼的第1乌克兰方面军将于1月26日发起进攻,他们也将在第一天完成突破,第6坦克集团军在进入突破口后,将于1月27日和第5近卫坦克集团军在Zvenigorodka会师,然后迅速向外扩展,以形成外层包围圈。整个计划显得十分乐观,而我们也将马上看到它是否行得通。

为了将德军的注意力从突出部引开,苏军在战役前夕进行了大规模的欺敌行动,在整个战线上,苏军各个部队奉命不顾疲劳,不断地给当前的德军施加压力,当时第5近卫坦克集团军并不在突出部附近,而是在战线的南方,苏军决定直到最后一刻才把它运往进攻区域,在此以前,该部奉命不断和当前德军保持接触。直到1月19日,第5近卫坦克集团军才开始向北运动。与此同时苏军在它原来的驻地放置了200辆以上足以乱真的假坦克,而部队的运动完全是在夜间进行,一路上保持无线电静默。而在原地则建立一个电台网以试图给德国人造成第5近卫坦克集团军还在原地的假想。1月21日第5近卫坦克集团军进入攻击位置。虽然苏军采取了种种措施,德国盖伦将军领导的军事情报部门东线外军处还是于1月22日准确地发现了第5近卫坦克集团军已经向北移动,于是德第8集团军立刻做出了反应,第11和第14装甲师奉命调往突出部“右肩”(第11装甲师坦克不超过30辆,第14装甲师坦克数量我不是很清楚,但我知道要多于第11装甲师,但少于“维京”师),同时全线德奉 命进入戒备状态。

在叙述具体战役过程前,我先说一下双方的兵力对比,在这场战役中,苏军投入的兵力为245,000人,坦克513辆,德军的兵力为130。000人,坦克180-200辆,这样苏军在兵力上占将近2:1的优势,在坦克上占了2。6:1的优势。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坦克上的力量对比很快将会改变,在战役发起后,苏军首先将第2坦克集团军投入战场,第2坦克集团军辖第3和16坦克军,但这个集团军远未达到满员,只有100辆坦克。在战役后期,第1坦克集团军第11近卫坦克军也来到战场,这个坦克军只有30辆坦克。这样苏军在这场战役中投入约650辆坦克。在这些坦克中,我知道第6坦克集团军第5机械化军装备的是美制M4A2谢尔曼式坦克,其余苏军坦克部队主要装备着 T-34/76和一些轻型坦克。

同时德军也将向这个地区投入新的坦克部队,他们将在突出部右翼投入第13和第24装甲师,在左翼则将投入第16,17装甲师,第1党卫军“阿道夫 希特勒”装甲师,第1装甲师和贝克装甲团,最后德军坦克总数将达到约500辆,其中至少有150辆是“虎”式坦克和“豹”式坦克。

1月24日上午,第2乌克兰方面军的战线上苏军的大炮开始怒吼,这一场炮击持续了几个小时之久,不过由于当时天气条件不佳,原来计划中的苏联空军的轰炸计划被迫取消,由于当时苏联空军已经在东部战场取得了制空权,这个变化自然对德国人有利。

当炮声逐渐平息了下来时,第2乌克兰方面军第4近卫集团军和第53集团军的4个军12个步兵师,离开了自己的战壕,向德军防线冲去,在这里科涅夫以第53集团军第75军的3个师攻打德第3装甲师的阵地,集中其余3个军9个步兵师攻击德第389步兵师的防线,攻击的结果让科涅夫十分震惊,在苏军的反复攻击下,德国第389步兵师犹如海中的巨石一样,屹立不动!直到24日夜晚,苏第53集团军最右翼的26步兵军和第4近卫集团军最左翼 的第21近卫步兵军只前进了约2公里,其它地段苏军几乎没能前进一步!第389师的防线虽然略微向后弯曲,但总的说,苏军在第一天的攻势中完全没能达成突破。

24日晚,科涅夫第一次修改了作战计划,由于在第一天未能按计划达成突破,于是他命令第5近卫坦克集团军的第20和29坦克军于25日直接投入战斗,这两个军将分别从第26步兵军和第21近卫步兵军之间一个宽4公里的地段上进入战斗。同一天,德第8集团军也开始调整部署,第11和14装甲师开始向苏军突破方向移动。

1月25日,苏军的攻势进入了第二天,在一整天中,德第389步兵师遭到苏军几乎不停顿的攻击,但几乎每次攻击都被389师击退,一直到傍晚,苏第20和29坦克军终于在第389师的防线上突穿了2个小口子,于是这两个坦克军开始自这两个口子强行突破,在这个过程中,苏军遭到德军从两翼发出的密集火力射击,损失惨重。同一天,德第11和14装甲师仍在苏军突破口南部集结,而在北方的第8集团军第11军第57步兵师接到命令准备南

运动,以作为预定于26日发动的德军反击的北方攻击主力。

1月26日,德第389步兵师的防线终于被撕裂,苏第20和29坦克军全部进入德军后方,但德第389步兵师仍然死死拖住苏军的步兵,使之无法前进。在战役开始以来,德第389步兵师以一个师的力量,抵抗苏军2个坦克军和9个步兵师的集中打击,竟能阻止苏军的前进几乎达3天之久,这个师的战斗力之强让人难以置信。苏军攻击受挫除了是由于德军的顽强抵抗,另一个原因是当地地形十分恶劣。在双方老兵的回忆中都提及了这点,

苏联坦克军官Dmitriy Loza这样回忆道“这里根本不存在道路,有些地方的泥浆可以深达膝盖,所有的轮式车辆几乎无法前进,为此部队征用了几乎所有能在当地找到的牛,马,驴等牲畜来拖带大炮,弹药和给养,我们的坦克也好不了多少,在路上经常有坦克陷入泥潭,动弹不了,只能靠别的坦克把它拖出来”Loza所在的部队是位于突出部左翼的第6坦克集团军第233坦克旅,而在突出部右翼的道路情况要比左翼还要恶劣。

科涅夫在得知第5近卫坦克集团军完成了突破,以及步兵尚无法赶上的情况后,他立刻命令罗特米斯特洛夫将军立刻向德军后方突进,同时由于步兵的滞后,他决定第20和29坦克军全力向Shpola前进,在攻占了该地后,第29坦克军将单独向南旋转以建立外层包围圈,而第20坦克军将继续前进和第1乌克兰方面军的部队会合,并建立对内包围圈。

道路情况的恶劣是一个双刃剑,它同时也使得德军用以反击的第11和14装甲师行动十分困难,直到26日下午,德军的反击才开始了,这场反击以德第11和14装甲师在南,第57和389步兵师在北,夹击苏军突破口的两翼,经过激烈的战斗,27日上午苏军的突破口在德军的猛烈攻击下被关闭,苏第5近卫坦克集团军的2个坦克军被切断在德军后方,同时由德第14装甲

师的10辆坦克,一个装甲步兵营和一些突击炮组成的一个德国战斗群成功地和第57步兵师会合。

在这个情况下,科涅夫面临了一个选择,他是否应该召回罗特米斯特洛夫?科涅夫最后的选择是不!他“感觉”到德军的这个反击的力量并不太大,他有把握依靠手头的力量化解这个危机,于是他再次命令罗特米斯特洛夫:“不要管你的后方和两翼,前进!”然后他命令他的预备队第18坦克军和第5近卫骑兵军进入战斗。于是第5近卫坦克集团军开始了向德军后方的迅猛前进,由于德军在纵深地带部署的兵力十分薄弱,苏军的前进速度非常快,28日凌晨,第20坦克军攻克他们第一个目标Shpola,然后继续向"大奖"Zvenigorodka急进。

在第2乌克兰方面军的突破口上,苏第18坦克军经过苦战于28日再次打开了突破口,接下来这个突破口越来越大,德军一切企图封闭它的行动都失败了,在激战中德第14装甲师几乎损失了所有的坦克(它的那个战斗群被切断)从此它只能担任保卫德军侧翼的任务,而第11装甲师尚保持了相当的战斗力,仍能在重新集结后,再次投入战场。

同一天,德第8集团军命令在南部的第320步兵师北移,在苏军突破口以南占领阵地,这是为德军下次反击,预备一个出发阵地。苏第2乌克兰方面军在28日最后的一个行动是以第5近卫骑兵军迅速通过突破口向Shpola前进,这个军将接替第20坦克军担负的建立对内包围圈的任务。至此,苏第2乌克兰方面军的完成了它的突破。

现在我们转过头来看看第1乌克兰方面军的攻势,1月26日苏第40集团军第104步兵军2个步兵师在第6坦克集团军的支援下,反复攻击德第34步兵师的阵地,但一整天,苏军的进展微乎其微,全线推进了2-3公里,德军的防线远远没有破裂。在104步兵军的左翼苏第40集团军的第47步兵军的攻势则比较顺利,在这里苏军以2个步兵师攻击德第198步兵师的防线,苏军在这里前进了7-8公里,苏军进展最大的是第27集团军的第337和180步兵师,他们攻击的德第88步兵师的防线过于漫长,苏军因而能突入德军防线约12公里。

在当天晚上,第6坦克集团军司令克拉夫岑科将军在衡量了整个局势后,向瓦杜丁建议于第2天将他手头的预备队第233坦克旅投入第47步兵军的地段,如果达成突破,他将会把整个第6坦克集团军从104步兵军的地段上撤下,投入到第47军的方向上。瓦杜丁立刻批准了这个建议,并把第47军也划归克拉夫岑科将军指挥。

27日,第233坦克旅在第47步兵军的地段上投入战斗,其结果是“如快刀切入了奶油”,德第198步兵师的防线立刻被突破,该旅迅速地和被包围在德军后方的苏军会合,然后向德军后方迅速推进,于当天晚上占领了苏军第一个目标Lysyanka。同时苏第6坦克集团军的第5近卫坦克军和第5机械化军开始撤出第104步兵军的地段,向北运动,他们计划在28日通过第233坦克旅突破造成的缺口。整个苏军坦克部队的行动显得干脆利落。这种敌前机动本来是德国人的拿手好戏,现在苏联坦克部队也已经能熟练地掌握它了。

在这个关键时刻,苏军忽然采取了一个奇怪的措施,大家一定记得在苏军发动这次战役的同时,在其他战线上的苏军奉命继续向当前的德军施加压力,现在某个地段上的苏军遭到了一个危机,于是第6坦克集团军第5机械化军奉命立刻前往那个地段。这是一个莫名其妙也可以称得上愚蠢的命令:在苏军主攻方向即将达成突破的关键时刻,几乎一半的坦克部队竟然被派往别的地段!更具讽刺意味的是,当第5机械化军抵达那里时,那个危机却已经过去了,于是第5机械化军又奉命返回原地。就这样在战斗关键时刻的整整3-4天内,第5机械化军在无所事事的武装大游行!我不知道是谁应该对这个命令负责,可能是瓦杜丁,也可能是朱可夫,但即使是瓦杜丁发出的命令,如此重大的决定不可能没有经过朱可夫的批准,我无法知道朱可夫怎么会犯如此低级的错误!

苏军十分幸运,他们所犯的这个错误被德国人犯的一个更大的错误抵消了,读者一定发现了自战役开始以来,德国人对苏军进攻所做出的反应都是来自当地的第1装甲集团军和第8集团军本身,那么德国南方集团军群的预备队在哪里呢?在这场战役中,德国南方集团军群司令曼斯坦因元帅的反应之迟钝让人难以理解,自24日苏军发动攻势以来,他几乎没有做出任何反应!笔者曾反复思考过这个问题,我最后觉得这只有一个解释,由于当时苏军在所有的战线上都在发动规模不一的攻势,在决定投入手中掌握的预备队前,曼斯坦因必须找到苏军的主攻方向,由于齐克赛地区当时天气和道路情况十分恶劣,曼斯坦因不认为苏军会把主攻方向放在那里,而苏军最初攻势的受挫更坚定了他的这个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