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延平泥塑 新华小记者组织采访平凉民间“泥塑达人”刘泉
青年人网讯 2月18日,新华小记者平凉组委会组织20余名新华小记者来到甘肃省平凉市蒋家沟村采访民间“泥塑达人”刘泉。
今年53岁的刘泉,1963年6月出生在崆峒区崆峒镇蒋家沟村,14岁时就跟随家里人“玩”泥巴,制作瓦罐、泥塑脊兽等,至今已“玩”了30多年,炼就了精湛手艺,成为平凉颇有名气的“泥塑刘”。
刘泉告诉新华小记者,做古建泥塑是个力气活加技术活儿,每一个制作环节都要细致入微,做一件完整的脊兽成品要经过挖土、和泥、泡泥、倒板子、沾骨架、捏花、养护、存放,进窑烧铸、出窑等11道工序。
在刘泉家里的土窑洞和两间平房里,新华小记者看到存放满了的泥塑农耕文化、脊兽、走兽等生坯,院子里的工作场地上也摆放着做成的毛坯。“除春种秋收的农忙季节,一年四季都在做泥塑,年生产手工泥塑品6000多件,烧制4---5窑的成品。”刘泉对新华小记者们说到。
谈及他被誉为“泥塑刘”的缘故时,刘泉告诉新华小记者他能手捏泥塑龙凤脊、走兽、麒麟送子、莲花送子、狮子驮宝瓶、大跑龙脊、登天龙吻、小跑凤脊、二龙戏珠、乌龟驮宝瓶、牡丹莲花脊等160多个类别的泥塑脊兽,所以被十里八乡的人们称为“泥塑刘”。
当新华小记者们问及他未来的期盼和梦想时,刘泉坦言,“我已‘玩’了30多年泥巴,今后的目标是创新制作一些民俗风情、农耕文化、乡土人物等接地气的泥塑作品,把老祖宗的泥塑手工艺在传承中不断创新,永远保留下去,我就心满意足了。”(马来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