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经得起时代推敲的作品——对话刘大为

2017-12-1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   如果我们多加留意,会发现文化输出这个词汇,最近见诸报端的频率越来越高.在我们面对中国成为世界经济重心这个事实而毫不惊讶的同时,希冀着中国文化为越来越多国家所理解和接受,进而成为世界文明的中流砥柱的梦想,似乎也触手可及了. 在如此背景下,2012年6月6日,刘大为名为<东方之美>的个展在巴黎开幕.早在几年之前,刚刚当选美协主席的刘大为就提出艺术要熔铸中国气派,塑造国家形象,而这次赴法国举办的画展,自然也被视为中国塑造国家形象的一个重要符号.身居美协主席要职的刘大为如何诠释中国美术的世界地位


   如果我们多加留意,会发现文化输出这个词汇,最近见诸报端的频率越来越高。在我们面对中国成为世界经济重心这个事实而毫不惊讶的同时,希冀着中国文化为越来越多国家所理解和接受,进而成为世界文明的中流砥柱的梦想,似乎也触手可及了。



在如此背景下,2012年6月6日,刘大为名为《东方之美》的个展在巴黎开幕。早在几年之前,刚刚当选美协主席的刘大为就提出艺术要熔铸中国气派,塑造国家形象,而这次赴法国举办的画展,自然也被视为中国塑造国家形象的一个重要符号。

身居美协主席要职的刘大为如何诠释中国美术的世界地位,怎样看待在多元的社会选择之下,传统艺术的市场和前景,这些能为广大美术爱好者和收藏家提供一份难得的参考意见。



《艺术银行》:即将进行的巴黎个展的主题是什么?选择在巴黎做这个展览,意义何在?

刘大为:这次的展览希望能全景地展现我创作的基本面。

有近三十幅作品,以中国画为主,水墨工笔都有。这些作品都力图表现中国当代的生活,其中包括自然环境,还有少数民族题材,展现群众社会生活,尤其是少数民族的生活状态和形象,反映时代的面貌。



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改革开放以后,国力不断增强,已经成为一个正在崛起的大国。同时我们现在面临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同时又面临着科学技术进入信息时代,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面对这样一个新领域,作为经济大国,中国文化自立于世界民族艺术之林的责任就更为重大。

文化精神在世界各国普世价值观中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选择这个时间把代表个人艺术面貌,同时反映中国当代各族人民生活风貌的展览推出去,为的是让中国的文化精神在国际上得到应有的弘扬。



此外,还有艺术交流的目的,巴黎是世界艺术(尤其是美术)中心之一,同时法国也是艺术大国,各国的艺术在那里有一个巨大的平台可供交流。我把展览放在法国举办,也希望能和西方各种艺术流派有个交流的机会,让大家了解中国艺术,同时为让我们的传统艺术更具有时代性。



《艺术银行》:是否担心把中国传统艺术带到法国这个有着深厚美术传统,并有着自己美学系统的国家,当地观众对中国的艺术会没有兴趣,不理解甚至误读?

刘大为:有不同意见很正常,我很有信心,因为艺术是相通的。

这十几年,我一直在美协做组织工作,有过很多的交流计划,我们曾经在美国、法国、德国、葡萄牙、挪威等等欧美国家,也在日本、泰国、韩国等亚洲国家举办过中国艺术的展览,我们听到的回馈是:真正看过我们展览的观众,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他们对中国古代和当代的艺术发展,十分关注,特别是水墨艺术,这是世界艺术流派中独特的一支。

欧美艺术虽然风格各不相同,却都处于一个体系之中。而中国传统深厚的文化,再加上我们的民族习惯,形成了独特的美术形式从理念到工具方法,到表现手法仅此一点,就足以引起国外观众的兴趣。

最近我接待了很多美籍艺术家,他们告诉我,在美国的很多城市(比如迈阿密),都成立了水墨画学会。学中国的水墨画,学中国的书法,在他们的国家蔚然成风。

前段时间,瑞士民间自发成立的水墨基金会,邀请中国的画家去瑞士访问。

我们发现很多瑞士当地人(包括官员,知识界人士,艺术家等各个阶层)业余时间也喜欢学习中国的书法和水墨画,甚至专程请中国画家去参观他们家中的画室。

他们认为水墨画的层次更高,更有内涵。我想我们的国画要敢于拿出去,增强国际间的交流,让更多国际人士了解并喜欢。

《艺术银行》:瑞士水墨基金的活动,能否视为西方艺术收藏领域开始对中国的水墨艺术有了偏好和侧重?

刘大为:是这样。

西方艺术界很早就开始了对中国艺术的鉴赏和收藏,以往他们更偏重于中国古代艺术和当代艺术,对中国当代水墨的兴趣,以前并不太大。但最近,随着东西方艺术交流的增加,西方有远见的艺术家、收藏家和企业家,开始喜欢并重视起中国当代水墨这个领域。

这次水墨基金邀请中国画家,以水墨的方式来表现欧洲的风景,就是一次极为难得的东西方文化交流机会。中国艺术家的西洋画创作虽然不少,但像这样成规模,有目的的以水墨方法呈现欧洲的风景,还是绝无仅有的尝试,更有助于中国的水墨走向世界,赢得全球范围的喜爱。

以前中国水墨画的展览,更多是面向海外华人群体,但现在,我们的水墨绘画已经能走进当地的主流文化领域,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艺术银行》:瑞士银行的艺术收藏,无论水准还是数量,都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层次,您怎么看待大的金融机构介入艺术品收藏领域?

刘大为:以银行为代表的大金融机构进行艺术收藏的传统,由来已久,尤其是在西方,很多著名金融财团都设有美术馆,这反映了艺术在当代社会中的重要价值。

中国的银行业在国际金融领域中,已经越来越体现出它的规模和影响力,在艺术品收藏方向,也会越来越有建树。



《艺术银行》:在您看来,油画和国画这两种体系,最大的区别在什么地方?

刘大为:我本科学油画,研究生学的国画,我的作品在色彩上、造型上、画面构成上,力求中西方精神的融汇,展现时代精神。



西洋绘画经历过希腊罗马时期,到文艺复兴,再到印象派、现代艺术、前卫艺术的过程,它立足于对大自然的观察,通过观察,运用色彩、造型、解剖、焦点透视科学地表现自然。

它有科学的,追求真实表现的目的。当然,到了现代艺术阶段,主观的意识增加了,但追求真实还是它独特的体系。中国画从观察大自然当中,通过人的理解,去体悟大自然,并再现大自然,表现手法上更具程式化和象征意义。

比如,我们完全用墨去表现大自然的各种色彩,像用黑墨去画竹子,观众却都能接受,再比如,中国山水画里用各种固定的皴法去表现千变万化的大自然,大家也能接受这就是我们的民族习惯和文化传承形成的特有观念。



《艺术银行》:那我能不能这样理解,西方绘画更习惯表现对象的差异化,而中国传统绘画更愿意表现一个抽象的同一概念?

刘大为:对,将大自然条理化和规律化。

这也是西方当代艺术的理念,找到大自然中的规律,并分析、理解以及再现。中国还习惯用线去表现物体。线是最快最准确表现物象的方法,在我的创作中,我将西方美术的素描、造型、明暗、色彩,和国画的程式结合起来,比如在表现人物形象、情绪等深入内容的时候,国画有些不足,我就会将西方绘画的科学方法引入进来,让中国画不断吸收营养。

中国画的发展,经历了对汉代佛教艺术,魏晋南北朝的各民族艺术,海上丝绸之路的其他宗教艺术的吸收,本身就经历了多次融汇。

所以我的艺术选择也不是偶然,而是建立在中国画历史的不断交流融通的基础上。

《艺术银行》:西方资本涌入的艺术品市场,是否会影响本土艺术家创作方向的选择?

刘大为:现在是开放的社会,各国收藏家按照自己的品味和爱好选择艺术品,是很正常的现象。

我国现在提倡的是宽松的文化政策,无论藏家的选择是出于对某种风格的喜好,还是他要以此提倡一些东西,反对一些东西,或者艺术家按照收藏者的口味进行创作,包括市场对青年艺术家各种各样的影响,都是正常的。

当然,我们要提倡弘扬民族传统艺术,接纳世界优秀艺术,并更加频繁地进行艺术交流互补,才能使我们的艺术更具有时代表现力。



《艺术银行》:最近几年,国家一直在提倡产业向文化创意类倾斜,在您看来,对于艺术市场,尤其是中国传统艺术方面,未来的政策会有哪些扶持?

刘大为:艺术创作国家会提倡,但艺术品收藏市场的建立,主要还是依靠市场机制,倾斜这个词不太确切。

我们要提倡能表现时代精神的传统艺术,但艺术市场有本身的规律,收藏家也会有自己的选择。如果艺术家能将传统艺术深入挖掘,展现出它在世界民族艺术领域的经典地位,市场就能认可。

好比这次我们中国的艺术家用水墨来表现西方的山水,向世界展示出了传统艺术特有的魅力,市场自然会跟进。作为艺术家,我建议收藏者根据自己的喜好,收藏那些经得起时代推敲的东西。藏家在收藏领域都有大量的资金投入,我想他们会做出理智正确的选择。


点击查看原图
   雪域生灵/143x220cm/2005年


点击查看原图
   雏鹰/63x75cm/198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