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神七”奔向太空 专访刘伯明和景海鹏的家乡

2017-09-1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近日,谁将执行"神七"飞行任务成为人们的热门话题.农历八月十五,记者来到了航天员刘伯明和景海鹏的家乡,和他们的父母一起度过难忘的中秋节--记者(右)与刘伯明父母

近日,谁将执行“神七”飞行任务成为人们的热门话题。农历八月十五,记者来到了航天员刘伯明和景海鹏的家乡,和他们的父母一起度过难忘的中秋节——

记者(右)与刘伯明父母共度中秋

刘伯明(左)和景海鹏

景海鹏与妻子合影

景海鹏的父母在家中接受采访

记者从齐齐哈尔市坐2个小时长途汽车,又换乘出租汽车走了10公里,风尘仆仆地来到依安县航天员刘伯明的家。

“哎哟,您从天津这么大老远的地方来,还给我们带这么沉的月饼和麻花。”老人有些过意不去。记者打开麻花让老夫妻品尝时,老人说过去听说过天津麻花有名,可从来没见过。刘伯明的父亲刘志生,这位64岁的老人,非常善谈。

他当了一辈子农民,外貌却像一位儒雅的教师。仔细一问才知道,老人是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高中毕业生。虽然生活在农村,他格外注重教育。6个子女都是高中毕业生,这在当地并不多见。谈起老二刘伯明来,老人打开了话匣子。

圆了父亲的梦想

老人一共有6个孩子,最小的一个是女孩儿,其余都是男孩儿。刘伯明排行老二。大儿、四儿、五儿还在村里干农活,三儿在哈尔滨打工,老闺女在邻近的县里教书。现在孩子们都结婚另过,只有他和续娶的老伴经丽芹一起生活。孩子们都非常孝顺,他的晚年特别美好。

老人说起二儿子刘伯明,特别的骄傲,他说儿子圆了自己的梦想。老人当年高中毕业后,由于家庭困难,不得不放弃继续读书的机会,留下了终身的遗憾。走进大学的殿堂,成为了他的一个梦想。他对6个子女读书问题特别重视,不管再苦再穷,也要供几个孩子上学读书。1985年,在依安县第一中学高中即将毕业的刘伯明,以优异成绩考上了空军第三飞行学院。这是大本生,学时四年,出来是飞行员,这让刘志生激动了很长一段时间。

刘伯明是一个非常喜爱读书的孩子。有一年放暑假,他去帮家里放猪。有一天,猪儿自己溜达回家了,可刘伯明不见了踪影。老人一看表,17点正。可刘伯明哪去了?让他弟弟刘伯忠顺着放猪的道儿去找,发现刘伯明抱着一本书孜孜不倦看入了迷。刘伯忠找到他时,刘伯明这才恍然大悟,只顾看书忘记自己放猪的事。

刘伯明被选拔为航天员,这让父亲刘志生始料不及。刘志生激动地说,中国首批航天员一共才几人?按人口算那是亿里挑一,咱家就有一个,能不自豪嘛!

老人最近一次与刘伯明通电话,是9月初看到电视新闻,说“神七”确定9月25日到30日之间择机发射,于是给儿子打了电话。当时刘伯明刚刚从基地模拟训练回北京。老人问他知不知道‘神七’什么时候发?儿子说:“这是秘密,不公开,该公开时,不用问。”老人说:“伯明确实入选了神七宇航员梯队,但能不能最后执行任务现在还不能确认,我当然是衷心希望他能上。”

上中学每天骑车20公里

刘志生说,伯明从农村走上航天路,其实就是从勤奋学习开始的。他考上依安县第一中学,离家有10公里远。家里生活困难,伯明没有在学校住宿,而是天天骑自行车往返。每天早晨5点从家走,骑车10公里赶到学校,准时参加早自习,回家已经晚8点。他学习成绩在班里一直领先,如果不去考飞行学院,考一般重点大学没问题。高中三年,每天骑行20多公里,锻炼了他的体魄和毅力,为当航天员奠定了良好基础。

有一年冬天,室外飘起了鹅毛大雪,气温有零下30多度。伯明非要骑自行车去上学,我和他妈都劝他甭去了。他怕耽误了功课,硬是骑车走了。东北大雪,会将人冻坏的。我和他妈都担着心。伯明到了学校,衣服都被雪打湿了,冻得浑身发抖。他天生不怕吃苦,不怕艰难。班主任见状心疼坏了,在班会上表扬他是一个勇敢的学生。

伯明被选拔为航天员以后,我和他妈俩人心里很矛盾。一方面是高兴,一方面是担心。孩子坐着航天飞船上天,是咱家的骄傲和自豪,同时也担心上天万一有点儿事呢?伯明回家常说,航天员是一个勇敢的职业。他常用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的一句话激励自己,“我的一小步,人类的一大步”,这是全人类的事业。

伯明觉得载人航天是一个勇敢者的职业,不是普普通通的人能做得到的。他认为“飞天执行任务非常浪漫”,孩子毕竟做了10年航天员了,全家人希望他10年的辛苦努力不要白费,这次能有机会上天执行任务。刘志生虽然明知航天员是高风险职业,但还是希望儿子能圆梦。

他是非常孝顺的孩子

伯明回老家探亲,也住在家里,只是自己买来碗筷用。他每次进门,第一句话就问:“我妈呢?”母子感情非常深。2001年,我和他妈到北京航天城小住了一段。他在遵化机场当战斗机飞行员时,他妈在那住了两年多,小两口非常孝敬。媳妇也是依安县人,当时在大庆当幼儿教师,结婚后入伍到的部队。

2003年,他母亲心脏痛,送到哈尔滨一家大医院。转天,正准备进行身体检查时,他妈突然不行了,一会儿的工夫就去世了。伯明赶回来奔丧,痛苦到了极点,情绪有半年多没有调整过来。伯明是个懂事的孩子,他克服了极端悲痛的情绪,从此更加努力地训练。

那一阵子,伯明特别惦记着我。我患了肝硬化,经常住院。儿女们都劝我娶个老伴,还给伯明打电话征求意见,他也非常同意。2006年,我将邻居经丽芹(丧夫)娶到家。春节时,伯明带着妻子张瑶和女儿刘倩婷,在家住了10天,两口子与继母相处得特好。

伯明最爱吃的就是蘸酱菜和豆角,不但伯明爱吃蘸酱菜,翟志刚等其他几名航天员也爱吃。前几年,我去北京看伯明的时候,都要给志刚带一些大酱,伯明和志刚几个人几顿就吃没了。

伯明的岳父母是高级教师,现在都已经退休了,在北京市买的房子住。老两口没有住航天城,怕影响伯明的训练。小两口懂得孝敬老人,隔段时间就到家里看看。说实在的,我6个子女个个孝顺。现在又加了2个儿女,也这么孝敬。这真是我的福分呀。

学习成绩总是前三名

刘志生谈到儿子上学的成绩时,很自豪地说:“伯明上学考试成绩,总是全班前三名。”刘伯明在依安县一中读书时,张福林是刘伯明的高三班主任,在刘伯明的所有老师中,刘伯明和他的感情最深。今年3月,张福林离开依安县一中校长的位置,就任依安县教育局副局长。9月16日早上,张福林到单位打开电脑,在网上看到刘伯明成为“神七”正选航天员之一后,马上放下手头的工作,前往刘志生家告诉这一喜讯。

张老师说:“在那个时候,如果出现偏科的情况,很容易影响总成绩。但是,刘伯明学习哪门功课,都会用心去钻研,所以,他始终都没有偏科,每次考试都排在全班的前三名。”虽然刘伯明高中毕业已经二十多年了,但每当他取得优异成绩时,都会第一时间告诉张福林。

以前没有电话的时候,他们就靠写信联系。从刘伯明考上航校后,师生二人每个月都要通信。虽然,刘伯明平时学习、工作都非常忙,但每次他给老师写的信都很长。在信里,刘伯明会告诉老师最近的生活和训练情况,同时还会告诉老师,他取得了哪些好成绩。

师生俩感情好,经常通电话,次数比同家里人还要多。张福林不但是刘伯明的老师,更是刘伯明和张瑶夫妻的媒人。张瑶的母亲邹树敏,原来是依安县一中的校长。1992年,有人给张瑶介绍对象,男方就是刘伯明。因为知道刘伯明是张福林的学生,邹树敏就找到张福林,向他询问刘伯明的情况。

张福林当时就对邹树敏说:“这孩子不错,人非常朴实,上进心也强。”于是,邹树敏就让张瑶和刘伯明见了面,两人认识后不久就恋爱结婚了。刘志生说:“伯明的婚礼办得很隆重,还请来了乐队。张福林是主婚人,为他们宣读了结婚证书。”

企盼儿子漫游太空

谈到刘伯明的生活情况,刘志生老人说,伯明这孩子是一个非常热爱生活的人。他从小喜欢下围棋,而且下得不错,棋谱也是他业余钻研出来的。伯明是喜欢生活的人,他的生活多姿多彩。每次回老家探亲,都和侄子们玩,打扑克、下象棋,样样都会。

他在部队下围棋特别好,下一步,他准备向围棋段位冲刺。伯明还特别喜欢踢足球,是绿茵场上出色的前锋,常邀一群小伙子在足球场上踢。他告诉我说,足球让他在大汗淋漓后放松心情,足球给了他无穷斗志。

他落选“神五”飞行梯队之后,基本上每天他都在看书,写笔记,而且包括每天安排两小时学习英语。伯明说:“我当时就想既然没有执行首次任务,那么就一定要做到后边厚积薄发;你只有刻苦地努力,准备到了,机会来临的时候,你才能抓得住。”

刘志生还说,无论当飞行员还是航天员,部队组织的智力竞赛每回伯明都参加,而且成绩特别突出。有一位以出刁钻问题著称的教官,连续向他提出了10多个问题,被他对答如流所“震慑”,从此对他采取“免提”政策。今年9月2日,我与伯明通了一次电话。伯明告诉他自己又入选神舟七号载人飞船航天员梯队了。“我听了很高兴,从1998年成为航天员,整整10年了,他如果能上天,就算10年的努力没有白费”。

刘伯明的三弟刘伯昌说,我们全家都是二哥的“粉丝” 。他对哥哥极为推崇。由于年龄相差不大,小时候,都是哥哥领他上学。不过,最让刘伯昌佩服的是哥哥的聪明,回家后几乎从不翻课本,考试成绩却总是名列前茅。哥哥后来当兵走了,他心里还失落了好一阵。

和二哥刘伯明最近一次见面是在前年春节,兄弟姐妹都回家过节团聚,哥哥还送给我一幅挂历,上面印的是中国航天员的照片,有杨利伟、聂海胜、翟志刚,也有哥哥,这幅挂历现在还珍藏着。“最高兴的事莫过于看二哥飞天了。”刘伯昌说,“他是我全家人的偶像,尤其17岁的儿子更是他的‘粉丝’。到了‘神七’飞天的那一天,我们一家人一定会坐在电视机前为他喝彩、加油。”

记者离开刘家的时候,刘伯明的父母将记者送到村口,他父亲刘志生说,由于伯明正在进行封闭式训练,他和儿子通话的机会少之又少,现在他每天都在关注着儿子的消息,希望儿子能漫游太空,在神舟七号航天飞行中大展身手。他对儿子充满信心,希望儿子能顺利完成任务,为国争光。

景海鹏:永不言败

万众瞩目的“神舟七号”即将发射。“神七”航天员的热门人选景海鹏,出生在关公故里——山西运城。为了更深入得了解景海鹏的情况,记者日前专程赶赴景海鹏的家乡进行了实地采访,开始认识这位从黄土地走进飞船舱的航天员。

乡亲们的骄傲

9月13日下午,记者驱车从运城市区出发前往景海鹏的家乡,由于东杨家卓村距离市区较远,颇费了一番周折,记者才找到景海鹏的家。自从“神六”上天,景海鹏在电视上露面,本来在当地就小有名气的他更是无人不晓了。在一位村民的指引下,穿过一片已经熟透的棉花地,记者终于找到了景海鹏的家。

在大门口记者发现,景家的门楼别具特色,与村里多数人家的门楼上贴着对联等不同的是,景家红色大门的上方刻有“凌云”二字,大概是取壮志凌云之意。

步入院子,看到的是一个朴素而安逸的农家小院,种着花和辣椒。听到有客人来,刚刚下地干活回来的景海鹏的父亲连忙将记者让入屋中。记者发现景家的条件虽然不是很富裕,但收拾得格外干净整洁。老人指着院子里结满果实的枣树说,这棵枣树和海鹏一样大,是他出生那年种的,现在都有40多年了。

景海鹏的父亲景靠喜老人今年66岁,母亲王珍玲和父亲年龄一样也是66岁,年过花甲的他们看上去十分淳朴、一脸慈祥。1966年10月景海鹏出生,是家里的长子,下面有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弟弟景海龙在当地的电视台工作,妹妹景艳芳在当地的汤里小学任教。

现在两位老人仍以务农为生,家里种着几亩棉花和小麦。景靠喜老人告诉记者,东杨家卓村一共有80多户人家,人口980多人,整个村子就他们一家姓景,一问景海鹏家几乎没有人不知道的,一找就能找到。

父母希望海鹏“神七飞天”

当得知月底发射的“神舟七号”,景海鹏非常有希望上天时,景靠喜老人显得非常激动。他说:“希望海鹏这次能坐上神舟七号,如果能上,国家培养他那么多年,是他该回报的时候了,那是他的光荣;如果不上,其他的航天员照样为祖国争光。”景靠喜的话语里充满对儿子的希望,“一切都是为了国家,不管这次能不能被选上,他都是我们村里和全家的骄傲。”

虽然正值中秋佳节,和往年一样,景海鹏不能和家人团聚。母亲王珍玲想到这里不免有些难过,她说:“真想他啊,怎么能不想?他都三四年没回家了,可是他的工作特殊,为了国家利益,我们有些牺牲是应该的!”王珍玲老人告诉记者,自从海鹏入选航天员后到现在一共就回过两次家,最近的一次是在“神六”发射后的那年春节,本来有半个月假,可因为工作忙,只在家住了7天。

景靠喜老人告诉记者,就在奥运会开幕的前一天,海鹏难得地给家里打来电话,第一句话就是问父母的身体好不好,还嘱咐父母不要忘了看奥运会的开幕式。父亲问这次“神七”他能上天吗?海鹏说:不知道,工作上的事就不要问了,你们身体好我就放心了。

景靠喜老人说,海鹏每次打电话来就是问我们身体好不好,我们知道他工作忙,怕影响他工作,都是海鹏给家里打电话,但一隔就是几个月。景海鹏的弟弟景海龙告诉记者,由于哥哥工作特殊,经常要参加封闭式训练,回家的机会很少,就经常发短信给他,询问家里的生活情况以及父母的身体状况,嘱咐他替自己多多照顾父母。

在村里人看来景海鹏的孝顺是出了名的,只是忠孝难两全。但在母亲看来:“我这儿子孝顺,每年往家寄两回钱,我们老两口一个月开销三四百元,现在的日子好了。不像以前困难,家里3个孩子都要上学。”以前仅靠父母白天挣工分,晚上捆扫帚挣钱,供他们兄妹三人上学,生活十分困难。景海鹏还差点因此辍学。现在两位老人还有一亩自留地,依然下地种棉花,一是为了有活儿干,二来帮帮儿女。

老师眼里的好学生

“刻苦、诚实、上进心强、不服输”,是父亲眼中的景海鹏。景海鹏从小喜欢体育,尤其喜欢打篮球。因为个子不高,老师说他不能当主力。景海鹏是个不服输的人,找一切机会上场。结果,这个从开始坐冷板凳的小伙子,无论在中学,还是以后在部队,他都是篮球队主力队员。直到现在,他仍然是航天员中的篮球“钢铁前锋”。

景海鹏的初中班主任、语文老师张克宽今年已经74岁高龄,谈起景海鹏,老人的脸上显出自豪的表情:“海鹏是个好孩子,要求进步、学习认真。老师们对他的评价都很高,那个时候的景海鹏就很能团结同学,和班里的同学关系搞得都很好。张老师说,他怎么也预料不到,景海鹏能取得现在的成绩。景海鹏儿时的一位小伙伴说,海鹏从小很懂事,从来不和同学打架吵嘴,学习成绩一直在班里名列前茅。”

在长辈们看来景海鹏从小就是一个很有上进心的孩子,学习成绩也很好,他个性强,是个永不言败的人。但是他考飞行员并不顺利,连续两次考试失败。第二次考试失败后,景海鹏把自己关在屋子里,哭了两天两夜,没有吃喝一点东西,眼睛都哭肿了。

因为海鹏知道父母白天挣工分,晚上靠捆扫帚挣点钱,根本无力供他们三个孩子上学。在他连续两次失败后,父母决定不再让他上学。看见儿子无精打采的样子,父母是又心疼又无奈,决定让海鹏回学校。景海鹏回到学校后,继续努力学习,每天最早进教室的是他,最晚离开教室的还是他。

1984年景海鹏以第二名的优异成绩从解州中学考上了河北保定十二航空预备航校。从此,他便与蓝天结下了不解之缘。记者在解州中学看到,学校的牌子上醒目的写着“中国人民解放军山西运城空军飞行学员早期培养基地”。

一位家长告诉记者,因为学校出了航天员,1998年,运城市招考中心在解州中学办起了飞行员苗子班,有针对性地培养飞行员人才。后经北空招飞中心验收,该校被确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飞行学员早期培训基地,并从1999年开始招生组班。如今学校在山西已经小有名气。

战友中的榜样

景海鹏的父亲告诉记者,在保定航校的第一年海鹏就当上了班长,只用了半年的预备期就成为了正式党员,工作学习都十分优秀。在学校脏活、累活总是主动干,不怕吃苦。后来海鹏当上了学院大队长,管理着3000多名学员。第三年的春节,学校还让他的父母到学校来一起过年。

景海鹏到部队以后,在中队125名飞行学员中第一个受嘉奖的就是他。这里面还有一个故事,因为他不会游泳,作为飞行员如果不会游泳,丧失求生的基本技能,就会面临淘汰。作为这样一个训练科目,对于景海鹏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考验。最后通过一个周末的苦练,景海鹏在游泳考试中的表现令所有的同学和教官都感到意外,他把自己的游泳水平从刚刚及格硬是提高到了优秀。

景海鹏的性格就是不服输,对自己要求非常严、非常高。刚开始考试的时候是从深水区下水,游到对岸的时候,所有的人都在给他加油,他再调回来,那个时候是信念在支撑他,他游到50米调头又游到100米,到了对岸以后战友们感觉他还有基础,还有体力,还可以接着游,所有人在给他加油。

他又从100米游到150米,最后又游到200米,大家感觉他在一天之前还不会游,一夜之间达到优秀,所以回去以后,衣服都没换,现场就宣布给他一个嘉奖,这是他入伍以来的第一个嘉奖,也是全中队第一个嘉奖。

景海鹏原所在部队战友这样评价他:景海鹏同志比较聪明,反应很敏捷,飞行技术比较好,身体条件也比较好,比较喜欢运动,当时我们团里去了很多人,有十几名参加体检的,当时体检出3名同志,后来各方面原因我们被选中了一名,景海鹏,各方面条件都是不错的。

在部队为他举行的欢送会上,父亲景靠喜说:“海鹏能取得今天的成绩是靠党和国家、部队的培养和教育。”景海鹏动情地说:“以后无论我的级别有多高,永远都忘不了父母的养育之恩。”这时在场的人都哭了。

1993年在无锡他与在部队相识的张萍结婚,日子定在了1993年的农历9月24日,而这一天恰巧是他们两个人的生日。1996年,景海鹏和爱妻张萍的爱情结晶出生了,就在孩子出生刚过100天之际,景海鹏顺利入选航天员,为此他给儿子取名“宇飞”。

有句话颇能代表景海鹏的心声:“航天队伍没有失败者,永远没有失败者。不管谁上,他都是一个执行者和实践者,所有人梦想的实践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