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贤明少将:指挥发射像导演一出大戏

2017-11-0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他曾任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主任,并取得卫星发射"十战十捷"的辉煌成绩;他曾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管理机构--921办公室的第三任主任,任期内神舟六号

他曾任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主任,并取得卫星发射“十战十捷”的辉煌成绩;他曾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管理机构——921办公室的第三任主任,任期内神舟六号实现“完美的飞行”;他从合肥工业大学毕业后,就投身于我国航天事业……

神七发射在即,本报记者前天在北京专访生于芜湖市的总装备部科技委委员唐贤明少将,听这位将军谈神七的魅力、安徽人的贡献,以及对翟志刚等航天员的印象……

听说是家乡的媒体记者来访,唐将军一开始就谈起了安徽的科研单位及企业为神七做的贡献。“不少都是核心技术,安徽的产品很了不起。”唐将军举例,安徽江淮航空供氧制冷设备***做的气液控制台,是舱外航天服最关键的部件之一。“气液控制台就像航天服的心脏,能控制航天服的温度、压力、气、液供给等等,这些都是航天员舱外活动最主要的生命保障。”唐将军看到由安徽的企业承担这样重要的任务,也非常高兴。

据唐将军介绍,我省的另一家单位,承担着研制舱外服照明和报警系统的任务,“报警系统非常重要。航天员在太空中活动,如果遇到舱外服气、液泄漏的突发情况,报警系统能第一时间发出警报,以便采取措施,保障航天员的完全。”唐将军说,不要小看这报警系统,对其可靠性要求很高,“必须做到准确无误,否则发生误报、漏报等情况,国家的损失就大了。”

很多人都知道,我国第一枚内载小白鼠的生物火箭是在我省广德成功发射的,那时起,安徽人就陆陆续续地参与到我国航天事业中,很多人在艰苦的环境中做出了非凡的贡献。唐将军说,无论在酒泉、西昌、太原等发射基地,还是在与航天相关的科研院所及航天城等控制指挥中心,都有安徽人的身影。“还有我的老领导沈荣骏院士,也为中国航天事业创造了多项第一,他是安徽航天人的骄傲。”

2005年,神六飞行任务成功完成后,时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的唐贤明就向外界透露,按照我国载人航天“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神六任务的完成,标志着第二步计划已经展开,主要任务包括突破航天员出舱活动技术、突破空间飞行器在空间轨道上交会对接技术、建立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实验室等。

那么,神七完成任务后,神舟飞船的下一步目标是什么呢?唐将军告诉记者,下一步神八、神九、神十将完成空间对接和建立空间实验室的任务。“首先打一个目标飞行器上去,再发射一艘无人飞船,与其实施无人对接;紧接着再发射一艘飞船,再一次实现无人对接。接着,我们将发射一艘载人的航天飞船,进行有人对接。这时,航天员就可以在空间实验室进行科研工作了。”

唐将军说,空间实验室是为了今后的空间站做准备,为人类探索和和平利用宇宙空间资源奠定基础。“空间站建立后,为了尽量减少飞船的补给负荷,还要建立循环再生式的环境控制和生命保障系统,并掌握尿液转换成水等技术。”

记者了解到,空间对接也并不遥远,在不久前,载人航天有关专家就表示,有关科研单位正为神舟八号飞船攻关对接关键技术部件,并已取得了我国首次对接缓冲试验的成功。

神七飞船与神五、神六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它新添了一个专供航天员穿、脱舱外航天服的专用舱室——气闸舱,这也是实现太空行走的系统技术之一。气闸舱到底怎么发挥作用呢?唐将军打了个比方,“气闸舱好比船闸,先放船进来,然后关闸,将水位抬高。再开另一道闸门,将船放出去。”

气闸舱也类似于船闸的工作原理。航天员进入气闸舱后,首先穿好航天服,并充分吸氧。这时气闸舱的靠内舱门关闭,开始泄压到真空,与飞船外的真空状态保持一致,随后航天员可打开靠外舱门,进太空实现舱外活动。完成太空行走后,航天员返回气闸舱,首先关闭出舱舱门,然后给气闸舱增压,当压力达到一定标准,航天员可以脱下舱外服,并回到返回舱中。

唐将军说,太空飞行中,关好舱门非常重要。而在气闸舱中,安徽江淮航空供氧制冷设备***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们研制出的减压阀,正是调节气闸舱内气压的关键设备。”

神七最吸引国人眼球的莫过于30分钟左右的航天员太空行走,唐将军说,为了确保安全,必须给予技术上的保证和充分的训练。

技术保证主要是舱外服。唐将军说,舱外服就像一个小型的航天器,维护着航天员的生命安全。“它必须充分地提供氧气,保持气压,并有效排除二氧化碳,维持舒适的温度,防止宇宙辐射的危害。”另外,舱外服还要保证航天员在太空能顺利完成各种任务,“比如通信、照明、保证自如活动等”。

出舱航天员必须通过严格的训练,才能适应太空环境。“我们的航天员在水中进行了大量的模拟训练,但水里毕竟还有阻力,和太空实际有不同,因此真正出舱后,还需要航天员的自我调整。”

虽然太空行走已经令国人振奋,但唐将军看到更远的未来:“未来可以通过机械臂,人的双脚固定在机械臂的末端,然后伸出去,进行工作。这比现在的舱外活动更先进,美国已经实验过。等到科技更先进的时候,航天员甚至都不需要出舱,只需要戴上电子手套在舱内操作,舱外的机械手可以同步进行同样的动作。”

昨天,执行神七任务的航天员抵达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东风航天城,为飞天做最后的准备。航天员第一梯队为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三人。说起这三位即将飞天的英雄,唐将军就像谈起自己的孩子一样开心,透露着自豪和关爱之情。

“翟志刚浓眉大眼,形象非常好。他性格豪爽,反应灵敏,是个非常有男子气的东北小伙子!”唐将军说,翟志刚曾入选神五、神六后备梯队,这次如果能上天,“相信他绝对有实力完成这个任务”。

刘伯明与翟志刚都来自黑龙江齐齐哈尔,“他个子不高,是几名航天员中较矮的,但是实力相当强,很有个性,敢说敢做!”唐将军说。

山西运城人景海鹏,也是唐将军非常欣赏的一名航天员。据他介绍,景海鹏性格稳重,还曾经与安徽籍航天员李庆龙同在一个部队。“他可以说是李庆龙的‘徒弟’,李庆龙是长机,他是僚机。”

谈起安徽籍航天员李庆龙,唐将军十分感慨,他说:“李庆龙为中国航天员的训练和整个航天队伍的建设竭尽了全力!”

安徽定远人李庆龙1984年被招为空军首批本科飞行员,据唐将军介绍,他是所有飞行员中学历最高的。1996年11月,李庆龙成为中国首批航天员。随后,李庆龙和另外一位航天员吴杰被派往俄罗斯加加林宇航中心,1年后凭优秀的成绩拿到国际航天员合格证书。

唐将军告诉记者,作为一名航天员,李庆龙的各方面能力都相当出色,尽管他至今没有实现飞天的梦想,但他对于中国航天事业的重要贡献有目共睹。“我曾经对他说,‘庆龙,虽然你自己没有上天,但你足够为自己自豪了。”

两个多小时的采访中,唐贤明谈到安徽的贡献、我国航天事业的进步时,都侃侃而谈。但被记者问到他自己的奉献时,他却笑着表示“不愿谈”。唐将军说,动手不动口,尽量多做些,少说点。

但说到他钟爱并为之努力数十年的航天发射时,唐将军仍然显得豪气干云,“航天发射有很多环节,一点也不能出错,否则就难奏响火箭腾空的凯歌。”唐将军说,作为发射指挥,他感到就像导演一出壮丽的戏剧一样。而他炯炯有神的双眼,仿佛又看到当年那一出出有声有色的“大戏”。

唐贤明1949年生于芜湖,1967年毕业于芜湖一中,1968年到繁昌县农村插队。随后第一次入伍,退伍后先在芜湖制线厂当工人。***后恢复高考,他考上合肥工业大学工业电子技术专业,毕业后又被分配到部队,算是第二次入伍。

唐贤明48岁时被授衔少将,共参与和组织执行了33次卫星发射任务。1997年3月,唐贤明出任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主任,取得了卫星发射“十战十捷”的辉煌成绩。唐贤明后任总装备部副参谋长;2004年4月成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第三任主任,直至今年2月。

唐贤明关心家乡的建设和发展。2006年芜湖科普博览会期间,为了满足芜湖人民见到英雄航天员的愿望,唐将军在幕后做了大量工作,加上芜湖市科协有关领导的多方联系,促成费俊龙、聂海胜两位英雄航天员来皖。

作为一名将军,又曾经担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的主任,要约见他当面采访,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记者辗转与唐贤明取得联系,没想到唐将军听说是家乡的记者,十分高兴,爽快地答应下来。

9月20日晚,记者在北京总装备部大院附近见到了唐贤明本人。见到来自家乡的记者,唐贤明热情地问候起来:“早就听说安徽的《新安晚报》办得非常好!”

两个多小时的采访中,唐将军侃侃而谈,向记者回忆起自己奋斗了几十年的中国航天事业。这位耿直、爽快的将军,没有一点架子。谈话中,记者能够感受到他对中国航天事业的执著追求和深深眷念。

尽管唐贤明将军取得了骄人成绩,但他是个十分谦虚低调的人,他不停地强调:“安徽在各个领域都有很多优秀人才,在航天领域同样如此。许许多多的安徽人、安徽科研单位以及安徽企业为神七,为整个航天事业做出了许多贡献!”

采访结束后的第二天,令记者没有想到的是,唐贤明将军主动给记者打来电话,他说担心记者在采写稿件时,对一些专业术语没有弄明白,再解释、核实一遍。唐将军听说本报还有两位记者在酒泉神七发射基地采访,十分牵挂,也十分高兴:希望家乡的父老乡亲更关注和支持中国的航天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