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泽厚美学概论 论李泽厚的实践美学

2017-12-0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内容提要 本文把李泽厚的实践美学置放在其产生和发展的历史环境中,从知识社会学角度回顾考察了实践美学的发展历程及其社会意义.本文认为李泽厚的实践美学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时期:50到60年代前期为萌芽和初步形成时期;70末到80年代前期为发展时期;80年代后期至今为深入时期.本文不仅梳理了实践美学的主要概念和命题,如主体性.积淀.自然的人化.内在自然的人化.新感性.人的自然化等,而且对这些概念和命题所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和在当时所起的社会历史文化作用进行了分析.本文认为,对实践美学的形成.发展和深化过程

内容提要 本文把李泽厚的实践美学置放在其产生和发展的历史环境中,从知识社会学角度回顾考察了实践美学的发展历程及其社会意义。本文认为李泽厚的实践美学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时期:50到60年代前期为萌芽和初步形成时期;70末到80年代前期为发展时期;80年代后期至今为深入时期。

本文不仅梳理了实践美学的主要概念和命题,如主体性、积淀、自然的人化、内在自然的人化、新感性、人的自然化等,而且对这些概念和命题所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和在当时所起的社会历史文化作用进行了分析。

本文认为,对实践美学的形成、发展和深化过程的知识社会学研究,不仅可以使我们更清晰地把握实践美学作为一种学术理论逐渐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同时也可以使我们对中国的现代性进程研究多了一个视角,一个现代美学学术史的视角。

本文还认为,李泽厚对美学的研究从来不是空中楼阁,不是形而上的纯粹思辨,他的所有的问题都植根于现实生活,并力图在此基础上为中国、甚至整个人类、为每个个体幸福生活寻找出一个方向。

李泽厚的实践美学不仅从美学上提出了一系列有价值的命题和学说,而且,它对中国的现代性启蒙产生了重要作用,并且必将对新世纪中国社会的精神文化建设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实践美学 主体性 积淀 自然的人化  人的自然化  新感性  心理(情)本体   [ABSTRACT] Li Ze-hou’s Conception of  Practical Aesthetics Practical Aesthetics is one of important schools of Contemporary Aesthetics.

In the 1980s, Practical Aesthetics surged a wave of  “craze of  aesthetics”  with a sense of mission for ideological enlightenment throughout China.

This article treats practical aesthetics not only as insulated theory, but also as something connected with history and reality.

The leading philosopher of Practical Aesthetics is Li-Zehou.

The formation, development and perfection of his Practical Aesthetics is associated with the exploration of a possible and workable path for the reconstraction of China.

By reviewing his thoughts, the article draws a conclusion(结论、推论) that: Li-Zehou’s aesthetics is based on the possibility of human existences, and tries its best to seek(寻求,探索,寻找)after the living wisdom for all of people.

Because of this its historical background and realistic meaning should not be neglected(疏忽,忽略) when we put forward our own views in contrast(差别,对比) to Li-Zehou’s Practical Aesthetics.

Key words: Li-Zehou; practical aesthetics;  subjectivity;  accumulation(积聚,累积); humanization of the nature;  naturalization of the human;  new sensibility;  essential subjectivity of the mind(the emotion)   作为20世纪在中国影响最大的美学学说,实践美学在20世纪80年代承担了超出美学范围的新一轮现代性启蒙任务,这在带给它肯定和赞誉的同时,也带来了争议和批评。

对实践美学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李泽厚的实践美学思想进行梳理,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回顾和展望实践美学本身的历程与未来,而且可以帮助我们厘清中国现代美学甚至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文思想的发展,这对于美学学科的发展和中国现代人文思想的研究都有重要意义。

依据李泽厚的人类学本体论实践美学发展的学术进程,我们把它分为萌芽与初步形成时期、发展时期和深入时期三个阶段。

这三个阶段中,李泽厚的实践美学的遭遇也是一个颇堪回味的话题。   一、实践美学的萌芽:从认识论到实践论的转向   李泽厚的实践美学观点萌芽于20世纪50年代末期的美的本质的大讨论。

在讨论中,李泽厚和当时整个学术界一样,把美学定位为认识论,强调美和美感的关系是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但就在这时,他已在认识论框架中引入了实践观点,从人类社会历史实践中去阐释美的本质,所以他虽然坚持美学是认识论,美感是美的反映,但又强调美的客观性不是审美对象的自然属性,而是社会属性。

客观性与社会性统一说的关键正于此。 60年代以后,李泽厚的美学观转向了实践论。

他强调,要论证美如何必然地从现实生活中产生和发展,为什么社会生活中会有美的客观存在,“就只有遵循‘人类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的’这一马克思主义根本观点,从实践对现实的能动作用的探究中,来深刻地论证美的客观性和社会性。

从主体实践对客观现实的能动关系中,实即从‘真’与‘善’的相互作用和统一中,来看‘美’诞生。……一方面,‘善’得到了实现,实践得到肯定,成为实现了(对象化)了的‘善’。另一方面,‘真’为人所掌握,与人发生关系,成为主体化(人化)的‘真’。

这个‘实现了的善’(对象化的善)与人化的真(主体化的真)便是‘美’。人们在这客观的‘美’里看到自己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看到自己实践的被肯定,也就是看到自己理想的实现或看到自己的理想……,于是必然地引起美感愉快。

” [1]为主体所掌握的“真”即客观规律是美的内容,也因此,美的内容必然是社会的、功利的;对象化的善与客观的真相结合,具有了普遍的形式。实践通过自由的活动使“真”主体化和“善”对象化,产生了蕴含着对象的自由形式的“美”。

这样,李泽厚给美下了一个颇具代表性的定义:“就内容言,美是现实以自由形式对实践的肯定,就形式言,美是现实肯定实践的自由形式。

” 这一表述后来成为实践美学对美的本质的经典表述。 60年代,李泽厚虽然仍然强调美的客观社会性内容,但已经把讨论的重点转向了美的客观社会性的哲学根基——自然的人化问题,并基本上提出了自然人化的核心思想——自然和人关系的改变,自然不再作为人类的仇敌,而是在实践改造的基础上,以其感性吸引人,成为人的审美对象。

因此,可以说,从60年代开始,李泽厚的实践美学观点已具备了雏形。80年代,当他补充进内在自然人化的思想以后,自然人化学说得到了完整的表述。

80年代末以后,李泽厚把视野重点转向了美感问题,应该说,只有在那时,实践美学观点才真正得到展开。萌芽阶段的实践美学虽然有许多局限性,但却是实践美学产生源头。

正是实践观点的提出,把美的本质问题置放到一个坚实的哲学和现实基础之上,使得以后可以在这一基础上展有声有色的研究,也为中国美学今后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二、实践美学的发展完善时期——“积淀说”与“自然的人化说”   70年代末,文革结束,思想****亦随之被撕开了缺口,思想文化界在“拨乱反正”、揭批“四人帮”的名义下开始了新一轮思想解放运动。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重新成为中国思想文化界的指导思想,哲学、文学、美学的许多问题重新被清理、分析。

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整个学术文化基本上限定在马克思主义框架下。无论是批判还是建构,都是在马克思主义范围内进行的。由于实践的革命性、现实性和包容性,使之成为具有极大阐释空间的概念,成为整个思想解放运动的理论支点。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不但成为一个学术命题,更具有了政治含义,并成为思想解放运动的最有力的理论武器。实践观点也成为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最具有时代性、先锋性和现实性的观点。

由于美学的人文性质和在一定程度和意义上远离政治的特性,在70年代末、80年代前期文革****残余势力还较大、政治是乍暖还寒的时候,美学受到整个社会空前的关注,掀起了20世纪的第三次“美学热”。

在这场美学热中,李泽厚是领军人物。在70年代末期,大多数人还在17年和文革话语中随波逐流的时候,他已在其《批判哲学的批判》中运用实践观点,较早地在国内提出了主体性学说,创立了积淀学说。

这些概念和学说在当时不仅作为学术概念而被社会接受和认同,更重要的是,它们承担了为新时期的思想启蒙和解放运动提供理论依据的社会作用,因而,对这些概念的分析,不仅要从它们本身的学术内涵去进行,还应把它们放到当时具体的历史时代背景下,考察它们在当时所承当的人文启蒙作用,从历史和理论层面更为客观准确地理解中国现代美学在中国现代社会里的作用。

主体性 在《批判哲学的批判》和后来的一系列论文中,李泽厚通过对康德哲学的分析和批判,去除了康德哲学中先验神秘的部分,把在康德哲学中被看成是先验的认识、道德和审美能力改造成为从人类生产实践中获得,从而,把认识论、伦理学和美学都建立在社会实践的坚实基础之上。

在《批判》中,主体性分为外在的工艺社会结构和主观的文化心理两方面。“人类主体性既展现为物质现实的社会实践活动(物质生产活动是核心),这是主体性的客观方面,即工艺—社会结构亦即社会存在方面,基础的方面。

同时主体性也包括社会意识,亦即文化心理结构的主观方面。从而这里讲的主体性心理结构也主要不是个体主体的意识、情感、欲望等等,而恰恰首先是指作为人类集体的历史成果的精神文化:智力结构、伦理意识、审美享受。

”在《关于主体性的补充说明》中,李泽厚补充进了个体主体的维度,使其主体性概念更加全面了:“主体性概念包括有两个双重内容和含义。第一个‘双重’是:它具有外在的即工艺——社会的结构面和内在的即文化——心理的结构面。

第二个‘双重’是:它具有人类群体(又可区分为不同社会、时代、民族、阶级、阶层、集团等等)的性质和个体身心的性质。这四者相互交错渗透,不可分割。” 在这四个方面中,李泽厚从哲学上强调群体的工艺社会结构面是基础性、根本性的,对个体的身心和人类文化心理结构面起决定的作用:“人类群体的工艺——社会结构面是根本的起决定作用的方面。

在群体的双重结构中才能具体把握和了解个体身心的位置、性质、价值和意义。

” 但是,应该说,这个补充非常重要,为以后新感性的建立打下了哲学基础。自80年代后期开始,李泽厚更多地把目光投向了个体的生存,个体活着的诸种问题:以“人活着”作为出发点,到人“怎么活”、“活得怎样”、“为什么活”,等一系列问题,成为他的主体性思想的逻辑深化与推进。

但是,这个框架一经建立,问题就跟着来了,工艺——社会的结构和文化——心理的结构、人类群体和个体身心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这种关系又是怎样形成的?在这个问题上,李泽厚提出了“积淀”说。

2、积淀 李泽厚认为这四者互相交错渗透、不可分割,其中最为基础的是人类群体的工艺——社会结构方面,这也是根本的起决定性作用的方面。

只有理解了这个方面才能具体把握个体的心理、地位、价值和作用。因为人要生存下去,首先需要满足物质生活的基本需要,在极为漫长的物质生产劳动中,人类不断地使用、创造、更新、调节工具,这个使用和制造工具的过程是一个漫长的群体性的积淀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外在的实践经验、意志和对实践中对象的形式结构的感知内化、凝聚和积淀到内在心理结构之中,从而形成了人类独有的文化心理结构。

虽然人类群体的工艺——社会结构方面是动力、是基础,但李泽厚强调的不是这个主体性的客观方面,而是主体性的主观方面,即文化——心理结构方面。

这个方面也有着集体和个体两个方面和层次。其中,个体的心理结构既受制于人类整体的文化—心理结构,又受制于集体的社会意识:“如果没有集体的社会意识的活动形态,即如果没有原始的巫术礼仪活动,没有群体性的语言和符号活动,也就不可能有区别于动物的人的心理。

”人类整体的文化——心理结构通过遗传和教育又保存凝聚在有血有肉的人类个体之上,这个过程也就是积淀。

积淀就是“指人类经过漫长的历史进程,才产生了人性——即人类独有的文化心理结构,亦即从哲学上讲的‘心理本体’,即人类(历史总体)的积淀为个体的,理性的积淀为感性的,社会的积淀为自然的,原来是动物性的感官人化了,自然的心理结构和素质化为人类性的东西。

” 积淀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广义的积淀指所有由理性化为感性、由社会化为个体,由历史化为心理的建构行程。它可以包括理性的内化(认识结构)、凝聚(意志结构)等等,狭义的积淀是指审美的心理情感的构造。

”从艺术角度讲,李泽厚把狭义的积淀分为:原始积淀、艺术积淀和生活积淀。分析狭义积淀的这三种形式,可以使我们从微观上把握人类文化心理结构积淀的产生和发展。

[10]    “积淀”说所讲的其实就是文化心理结构的形成。文化心理结构的形成从另一角度来说也是“自然的人化”,特别是“内在自然的人化”的结果,这也是李泽厚哲学和美学中两个重要的概念。

3、自然的人化 “自然的人化”概念萌芽于50年代,形成于60年代。在80年代,它被说进一步充实,在原先主要强调外在自然的人化的基础上,提出了“内在自然的人化”这一重要概念。

外在自然的人化包括狭义自然的人化和广义自然的人化。“狭义自然的人化”是人通过劳动、技术去改造自然事物。“广义自然的人化”是指人和自然的关系的改变:“自然的人化指的是人类征服自然的历史尺度,指的是整个社会发展达到一定阶段,人和自然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改变。

‘自然的人化’不能仅仅从狭义上去理解,仅仅看作是经过劳动改造了对象。狭义的自然的人化即经过人改造过的自然对象,如人所培植的花草等等,也确乎是美,便社会越发展,人们便越要也越能欣赏暴风骤雨、沙漠、荒凉的风景等等没有改造的自然,越要也越能欣赏像昆明石林这样似乎是杂乱无章的奇特美景。

这些东西对人有害或为敌的内容已消失,而愈以其感性形式吸引着人们。

人在欣赏这些表面上似乎与人抗争的感性自然形式中,得到一种高昂的美感愉快。”[11]狭义“自然的人化”是广义“自然的人化”的基础,狭义“自然的人化”发展到一定阶段才会有广义“自然的人化”。

  主体性、积淀、自然的人化,应该说这是李泽厚的实践美学中最基础的几个概念。这几个概念的提出和运用,为80年代风起云涌的思想解放思潮提供了理论和思想的支持。80年代,中国的思想文化界进入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从未有过的解放时代。

从70年代末的真理标准讨论开始,中国思想界对左倾路线的批判逐渐深入。随着讨论的深入,所涉及的问题从原先的政治层面真正深入到了思想和学术层面,并且由现实向历史延伸。继真理标准讨论之后,哲学界开展了关于人道和异化问题的讨论,提出了人作为历史和社会主体的位置和价值问题,特别是个体的位置、个体在隶属于群体之外其本身生存的价值和意义问题,社会主义是否存在的异化等,这些问题既涉及到当时政治话语层面更涉及学术理论。

稍后,中国思想界思考的视角由现实深入到了历史层面,开始对中华民族的国民性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优劣进行反思。 在这个过程中,李泽厚一直站在学术和思想界的前列,他提供、呼吁、倡导了一系列观念、命题和思想,这些概念和思想由于真切地切合了时代的需要,迅速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并超出了学术界的范围而扩展到整个社会。

“主体性”概念为人道主义和异化讨论提供了强有力的哲学支持。人是主体,而不再只是历史和社会机器的巨大齿轮上的一个无足轻重的螺丝钉;个性、个体不再只是资产阶级的专利,而是社会主义发展本身的目标。

这种观念成为时代的最强音。同时,经由文学理论界的运用,主体性概念在文艺理论上引发一场革命,“文学的主体性”成为文艺理论上机械反映论观点的最强有力的理论挑战者和批判者。

主体性观念也由此而向大众文化层面渗透,从而影响到整个社会文化观念。“积淀”和“文化心理结构”概念则为稍后一些出现的“文化热”和对传统文化的反思提供了理论基础。

由于对落后的历史和现实的深切感受,人们迫切希望尽早进入现代化——那时,现代化在中国学术界是一个具有完全意义上的先锋性、先进性和革命性的观念,因而,对于那些阻碍现代化建设的因素的批判和反思就成为反思传统文化的基调。

因此,无论从学术上人们对李泽厚的实践美学如何指责和批判,但实践美学所提出的这些观念、概念和思想对20世纪80年代的现代性启蒙曾起过极大的作用,这一点却是无法否认的。

正是由于这个启蒙为90年代整个民族向经济建设转向提供了思想文化的保障。对实践美学的理解和评价首先应该从这一历史语境出发,把它放到当时的历史时代条件下去解读、阐释、理解和评价。否则抽象地学术批判,没有具体的历史分析,无论对实践美学还是对中国的现代性思想历程,都是既不公平也不负责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