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成刚儿子 周成刚:如果我的孩子现在大学毕业

2017-10-0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周成刚 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高级副总裁.北京新东方学校校长如果我的孩子现在大学毕业,我会对他说--文/王舒婧就好像人要两条腿走路,毕业生的职业规划也是如此--应该让"爱好"和"专业"这两条腿多活动,在毕业的前三五年里,在"兴趣爱好"和"专业"这两点连成的线上多跑动,来回反复,终于杀出一条血路来,当你发现一件工作是自己关心的,并且有能力去推动的,才安份了.我小时候有很多梦想,考大学之前希望做外交官,后来外交官的梦想破灭了,留在大学

周成刚 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高级副总裁、北京新东方学校校长

如果我的孩子现在大学毕业,我会对他说……

文/王舒婧

就好像人要两条腿走路,毕业生的职业规划也是如此——应该让“爱好”和“专业”这两条腿多活动,在毕业的前三五年里,在“兴趣爱好”和“专业”这两点连成的线上多跑动,来回反复,终于杀出一条血路来,当你发现一件工作是自己关心的,并且有能力去推动的,才安份了。

我小时候有很多梦想,考大学之前希望做外交官,后来外交官的梦想破灭了,留在大学里当老师,然后又在BBC做了几年的记者,现在又回过头做教育。这条越走越窄的路让我发现我和教育之间的关联性,走入了我的职业通道。

我的孩子明年就要毕业了,不过是高中毕业,我想如果他现在大学毕业,我有三点要对他说。

承担得起“低开”,才能“高走”

我一定会告诉他要缩小美好梦想同残酷现实之间的距离,十年寒窗苦读,不见得有美好的明天。中国学生习惯于被动生存——从小到大念学校,选专业几乎都是父母老师做主,这导致他们就业时碰到这样一个问题:落差。父母说读了某大学某专业,或者念了研究生就能找到好工作,可是为什么毕业后发现很多事情与他们被告知的不一样。

父母当时灌输给他们的优秀概念对于今天的社会来说,太普通了。这些先入为主的观念容易让学生形成“妄自尊大,觉得自己怀才不遇”以及“自我否定,不自信”的两种偏激心理。所以踏出学校的第一步,端正心态非常重要。

一定要有这样一个心态:不管什么工作,一开始我都愿意去做。

我刚到澳大利亚留学的时候,虽然之前在国内当了10年英语教师,但是第一份工作却是在一个黎巴嫩人开的工厂里扛木板,经常被沉重的木板压得便血,还冒着被锯木转轮切掉手的危险,连保险都没有。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我连去咖啡厅应聘服务生都失败了,我当时的“优势”英语在那里人人都会说,连用咖啡机都不会用。

即便我可以用5到10分钟学会,但咖啡店仍然希望找一个熟练工种,我连一个机会都没有。当时的心情和现在毕业生的心情可谓很相似,觉得自己怎么到了这样一种处境,十几年的积累和成绩没有人认可,连一个最“卑微”的工作也要“有经验者优先”,落差好大!

当年我决定去澳大利亚是希望开阔眼界,学有所成后进入五百强企业工作的,从来没有想过我会经历这样的人生,没有人安慰和理会,嚎啕大哭后还是第二天天没亮就坐火车去工厂。

同时你还要有一种心态:不管我现在做多么卑微的工作,我不会做一辈子。现在我不过是为了获取经验,磨练意志,只要不放弃努力,今后一定会很好。所以当我考取BBC后和工厂里的人道别时,他们的眼光马上不一样了,我的薪水是他们的很多倍。老板会拍着我的肩膀向别人介绍,这个在我这里打过工的中国小伙子去BBC做记者了。

学会推销自己

我会告诉我的孩子,你的确取得过不少成绩,但是你要抓住重点来推销自己,使得自己和这份工作联系得更紧密,让面试官相信,“你值得我们试一下”——我会告诉我的孩子这种能力不能临时抱佛脚,一定要提前演练。

首先要对自己的长项、短处有定位,推销时不要如数家珍地告诉对方自己取得了哪些成绩,这会让他打瞌睡,而是要针对应聘岗位的工作职责来描述自己的优势,用讲故事的方法把它们描述出来,让对方印象深刻。千万别把优点乱说一气,或是像喊口号一样表决心,如“你给我一个支点我就可以撬动地球”之类的,这很糟。

此外,我会告诉我的孩子哪些细节是短时间里可以改变的,比如有些面试的同学不敢抬眼睛看面试官,听到问题就抓耳挠腮,或是白衬衣领口不干净,皮鞋上有一层薄薄的灰,指甲盖儿里藏污纳垢,在推销自我之前,我建议先学会如何做一个“看”起来不容易被拒绝的销售。

成为有悟性、有学识的奋斗型人才

英雄不问出处,只要你获得第一份工作机会,决定你成败的要素就不再是学历,而是悟性、学习能力和奋斗精神。我的同事中有普通高校毕业的大学生,也有世界名校的MBA,我发现普通学校的学生勤奋好学,往往待的时间长,而且工作优秀,而MBA却走了好几个,为什么?眼高手低,缺乏悟性。

比如一位MBA做集团子公司的经营方案,其策划恨不得是世界级的大方案,动辄几百几千万,而且完全照搬MBA教材,不了解真实市场,也不考虑中国国情,他做的方案也许坚持到5年后会盈利,但我们承担不起前4年,公司亏不起。

所以我喜欢那些不怕苦、能做事、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孩子,我相信很多管理者和我一样。新人刚进入某家企业,肯定企业文化、工作岗位所需技能、周围环境都不熟悉,如果还摆足了架子,不虚心请教,每天踩着点儿上下班,不去思考企业经营需要什么,我在这个岗位能做什么,现有流程是不是最科学合理,肯定不行。工作中有突破的人,一定是那些善于动脑,老板提醒一次就会举一反三的人,这就是悟性。

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为了让某部门的员工熟悉一下上海新东方的情况,要求他去实习两周,回来后问觉得怎么样啊,他回答,挺不错的;还有一种人也实习了两周,回来后自动交上实习报告,而且写得你惊心动魄,把那边存在问题,改进措施,搭建互动平台的方法都写出来了,超越期待,这就是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