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讲啦黄旭华 上海分公司:有意义的一堂课——观“开讲啦”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演讲有感

2018-01-0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2016年10月27日下午3点,单位组织观看了央视<开讲啦>节目视频,该期节目由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的中科院院士,92岁高龄的黄旭华教授.黄旭华总工程师,详细介绍了从事中国核潜艇制造工作的经历,其中极为感触的是他三十年没回过家,因为有"对国家的忠,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信念.同时,他还介绍了中国核潜艇制造之初的艰辛,在没得到"苏联大哥"帮助反而被赫鲁晓夫认为"中国制造核潜艇简直是痴心妄想"之际,毛主席说"

2016年10月27日下午3点,单位组织观看了央视《开讲啦》节目视频,该期节目由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的中科院院士,92岁高龄的黄旭华教授。

黄旭华总工程师,详细介绍了从事中国核潜艇制造工作的经历,其中极为感触的是他三十年没回过家,因为有“对国家的忠,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信念。同时,他还介绍了中国核潜艇制造之初的艰辛,在没得到“苏联大哥”帮助反而被赫鲁晓夫认为“中国制造核潜艇简直是痴心妄想”之际,毛主席说“中国就是一万年也要制造出核潜艇”对赫鲁晓夫进行了回驳,也给予了黄旭华他们强有力的精神支持。

因此,黄总他们“从调查研究入手,收集、整理、汇总相关资料”,以“骑驴找马,绝不等待”的工作态度,终于制造出中国自己的核潜艇。

由此,联想到公司正处在改革之际,正需要有黄总师他们那种“以国家利益为重,骑马找驴、绝不等待”的精神。在认清公司当前的形势下,以公司整体利益为重,认真端正工作态度,遵守公司的各项规整制度,积极参与公司的各种活动,力争为公司尽职尽力,奉献一份力量!

为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由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制作的中国首档青年电视公开课《开讲啦》特别策划“国之脊梁”主题系列节目。10月22日晚,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的黄旭华院士做客《开讲啦》现场,讲述作为中国第一代攻击型核潜艇和战略导弹核潜艇总设计师,如何在技术缺乏和人才匮乏的情况下,“骑驴找马”,攻坚克难,研制出核潜艇核心技术。


微信公众号“当代海军杂志社”对其进行了报道,节目中,黄旭华说自己曾埋名30年,“30年中,我和父母的联系只有一个海军的信箱。

父亲去世,我也没回家……他只晓得我在北京工作,从来不知道我在什么单位,在干什么。”

以下为全文:

这是央视王牌节目“开讲啦”开播4年来最年长的演讲者,主持人撒贝宁说这是他听过的最震撼、最让人心情久久无法平静的演讲,而老人说这么长的演讲可能是这辈子最后一次了。


黄旭华院士,中国第一代攻击型核潜艇和战略导弹核潜艇总设计师,被称作“中国核潜艇之父”。

他首次公开了中国研制核潜艇那些隐秘、艰辛、又无比壮丽的往事。

中国核潜艇研制往事

以下内容为黄旭华院士亲述

1.毛泽东的愤怒

中国核潜艇的研制,最开始寄希望于苏联人。

1959年10月1日,赫鲁晓夫访华,中国国家政府向他提出对中国核潜艇研制提供技术支持。赫鲁晓夫傲慢地回应:核潜艇技术复杂,花钱又非常多,你们中国搞不出来,只要我们苏联有了,大家建立联合舰队就可以了。

毛主席听后愤怒地站了起来,挥动着他宽大的手掌,说:“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

此,我们中国人走上了独立自主研制核潜艇的道路。

2.从学医到造船

青年时代的黄旭华

我原本的志向是和父母一样学医,1944年夏,日军攻占长沙,西南大撤退开始。

我徒步走了几天的山路赶往已经搬迁到重庆的学校,一路都有日军战机的轰炸,有时要在山洞里躲整整一天……

当时我心里就很愤怒,一个没有国防的国家,连一张安静的书桌都放不下,我不学医了,我要去学航空学造军舰。

之后,我就考取了上海交通大学造船系。

3.旧杂志里翻出的设计图

1958年,国防科委组建,我们组成了研制导弹核潜艇的29人的小队伍,平均年龄不到30岁。

当时国家连造个拖拉机都不容易,科技水平、工业生产能力低下,而更大的困难是缺少相关人才和专业知识,手头上没有任何资料可供参考。

开始大家都以为把核反应堆安到常规潜艇上就是核潜艇,后来发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怎么办,大家就从国外浩瀚的报刊杂志里找,寻找保密极高的核潜艇相关资料,用大海捞针的方式拼出了美国核潜艇的总体布局。

4.用玩具研究核潜艇

研发核潜艇时用的算盘

拼出来的核潜艇设计图谁也不敢肯定靠不靠谱,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们弄到了两个美国“华盛顿”号核潜艇的玩具模型,大家如获至宝啊,拆解分装了一次又一次,结果发现跟我们推演出的设计图基本一致,大家高兴坏了!

那时候没有电脑,所有数据都靠算盘和计算尺,我们分两组算同一数据,如果两组算出来数据相同则没问题,如果不同就要重新来过,直到数据相同为止。

5.磅秤称出来的核潜艇

091型核潜艇吊装鱼雷

潜艇的重心和重量直接关系它的不沉性,所以要求特别苛刻。

我们没有高科技手段控制,就想了个“土办法”——在船台入口处摆了个磅秤,只要拿进船台的不管是什么都要过称并记录在案;同样的,施工过程中拿出船台的任何东西也要称一称……

几年来天天如此,我同事称之为“斤斤计较”。

6.极限深潜创历史

1988年初,404艇极限深潜成功后,62岁的黄旭华兴奋飞奔……他也成为了世界上核潜艇总设计师亲自下水作深潜试验的第一人。

核潜艇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步是极限深潜,一张扑克牌大小的钢板要承受一吨多海水的压力。

因为之前美国长尾鲨号核潜艇在深潜时“全军覆没”的事故,大家都很担心,有人写了遗书给家人,现场的气氛很悲壮,大家甚至唱起了那首“血染的风采”。

我一看就决定自己亲自随潜艇深潜:我是总师,我要对潜艇负责,对艇上170名同志负责……试验成功后,我写了几句诗:花甲痴翁,智探龙宫;惊涛骇浪,乐在其中。

7.30年隐姓埋名的奋斗

黄旭华和妻子女儿的合影

从1958到1986年,我没有回过一次海丰老家探望父母。

30年中,我和父母的联系只有一个海军的信箱。父亲去世,我也没回家……他只晓得我在北京工作,从来不知道我在什么单位,在干什么。

直到1987年,上海一家杂志发表了一篇关于我的报道,我把杂志寄给了母亲。后来听我妹妹讲,母亲看了一遍又一遍,满脸都是泪水,她特地把家里的子子孙孙叫到一块,说: 三哥的事情,大家要谅解。”

8.无悔人生

我非常爱我的夫人,爱我的女儿,爱我的父母。但是我更爱国家、更爱事业、更爱核潜艇,在核潜艇这个事业上,我可以牺牲一切!

试问大海碧波,何谓以身许国。青丝化作白发,依旧铁马冰河。磊落平生无限爱,尽付无言高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