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真实黑道人物及电影

2018-03-3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黑社会,即有严密组织的犯罪团伙,也叫做黑帮.他们是社会的毒瘤,并非是什么光明正大的行当,电影艺术的素材来自于生活,表现社会黑暗的一面自然避免不了,而那些生活中时常刀光剑影的黑帮分子,则成为许多商业电影的首选题材,华语影坛说到拍摄黑帮电影中的佼佼者,恐怕也只有东方的好莱坞--香港了.黑帮的来源其实也是有据可考,但这些久远的历史并非是千真万确,根源也着实错综复杂.化繁就简,今天只论香港的黑帮电影.而香港黑帮的起源,传说是清朝康熙年间,康熙皇帝下令火烧少林寺,其中逃出来的五位僧人(也说是俗家弟子)成立

黑社会,即有严密组织的犯罪团伙,也叫做黑帮。他们是社会的毒瘤,并非是什么光明正大的行当,电影艺术的素材来自于生活,表现社会黑暗的一面自然避免不了,而那些生活中时常刀光剑影的黑帮分子,则成为许多商业电影的首选题材,华语影坛说到拍摄黑帮电影中的佼佼者,恐怕也只有东方的好莱坞——香港了。

黑帮的来源其实也是有据可考,但这些久远的历史并非是千真万确,根源也着实错综复杂.化繁就简,今天只论香港的黑帮电影。而香港黑帮的起源,传说是清朝康熙年间,康熙皇帝下令火烧少林寺,其中逃出来的五位僧人(也说是俗家弟子)成立了反清复明的“红花会”,这就是今日香港黑社会的雏形,野史称这五人为“少林五祖”。这当然是民间传说,历史上也根本查不到康熙烧过少林寺,这不过是民间流传的一个故事罢了。

黑帮电影作为一种类型片的样式,在香港影坛成形的时间并不长,五六十年代的香港影坛以拍摄文艺片为主,就连功夫片都未能拔得头筹,更何况是题材极端敏感的黑帮电影。到了七十年代邵氏电影公司称霸香江影坛的时期,功夫片是邵氏的拳头产品,黑帮片非但没有成形,当时简直是不入流。只有张彻等一干导演拍摄的《成记茶楼》、《大哥成》、《愤怒青年》、《香港奇案之龙虎武师》、《城寨出来者》等少数几部黑帮佳作,当时邵氏的桂治洪导演自觉把黑帮电影中带入了社会问题,执导的《大哥成》一片就对黑社会有较为详尽的描述,为七十年代黑帮片中的力作。而另一位邵氏导演蓝乃才扛着摄影机走入九龙城寨,在那里拍摄了电影《城寨出来者》,把那个三不管的龙蛇混杂之地纪录得真实详尽,也是早期黑帮电影中的杰作。

香港号称“东方好莱坞”,实际水准比好莱坞差了很长很长的一大截子,光说黑帮电影这一块儿,自20世纪30年代就在好莱坞兴起,六七十年代更是发展到了顶峰时期,不可逾越的经典《教父》就是诞生自70年代。比较起来,那时的香港影坛黑帮类型片还处于启蒙时期呢!

80年代之后,香港影坛群雄并起,邵氏一家独大的局面也被打破,不断涌现出来的新人新作使整个香江影坛旧貌换新颜,一大批青年导演或是从海外归来、或是由副转正,成为香港影坛80年代的新生代力量,这也形成了当时那股著名的新浪潮运动,谭家明、许鞍华、徐克、方育平成为香港电影新浪潮运动的主力干将。可惜的是,蓬勃发展的香港现实主义电影,并没有给黑帮电影带来装机,新浪潮的导演们关注的是平民老百姓的生活,对于现实中的黑帮问题,好多导演因为并非在香港土生土长,所以对于扎根于本土的黑帮不甚了解,也就无法进行电影创作了。

《大哥成》是邵氏时代的黑帮经典

吴宇森也在这段时期成长了起来,吴宇森早年间一直在邵氏片场工作,给张彻干了很多年副导演,他算是张彻的徒弟。吴宇森一直以来的导演风格都受到张彻的影响,说起暴力美学,吴宇森做得其实没有他师父张彻好。

1986年,徐克邀请吴宇森执导的《英雄本色》在全港公映,造成了极大的轰动,不仅“小马哥”周润发扔掉了票房毒药的恶名,也使得吴宇森终于咸鱼大翻身。剧中那句“我等了三年,就是想等一个机会。”这句话其实发自吴宇森肺腑,在《英雄本色》之前,他的确倒霉了三年,一直都没有力作问世,经常没戏可拍,郁闷到了极点。直到这部《英雄本色》之后,吴宇森终于一扫阴霾,成功跃居香港一线大导演的位置。

《英雄本色2》继续辉煌

严格地说,《英雄本色》其实是英雄片,剧中对于黑帮的描写并不写实,而且还有些理想化了,但是剧中对于男子汉间义薄云天的英雄气概的极至渲染,使所有观众都产生了共鸣,这是一部英雄的赞美诗,只不过赞美的是那些草莽英雄。吴宇森自幼就在香港长大,对于香港社会中真实的黑帮多少都有一些认识,他是一名理想主义者,他不会对黑帮成员进行深度剖析,只是将人物进行电影的美化处理,使每一个人物都能使观众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