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板桥的简介

2017-12-2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郑燮,字克柔,号理阉,又号板桥.清扬州府属兴化县人.生于清康熙年三十二年(1693年)生于一个贫穷的家庭.幼随父学,“读书能自刻苦”.是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乾隆七年(1742)做山东范县知县,曾摄朝城县事.十一年(1746)至十八年(1753)做潍县(今潍坊市)知县.乾隆三十年(1765年)卒,寿73岁. 郑板桥是“扬州八怪”中最受人们称道的画家.他有诗.书.画三绝,三绝中又有三真:真气.真诀.真趣.他的兰.竹之作,遍布世界,驰誉中外,深得人们的喜爱和推崇. 郑板桥善画兰,竹,石,尤精

郑燮,字克柔,号理阉,又号板桥。清扬州府属兴化县人。生于清康熙年三十二年(1693年)生于一个贫穷的家庭。幼随父学,“读书能自刻苦”。是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乾隆七年(1742)做山东范县知县,曾摄朝城县事。

十一年(1746)至十八年(1753)做潍县(今潍坊市)知县。乾隆三十年(1765年)卒,寿73岁。 郑板桥是“扬州八怪”中最受人们称道的画家。

他有诗、书、画三绝,三绝中又有三真:真气、真诀、真趣。他的兰、竹之作,遍布世界,驰誉中外,深得人们的喜爱和推崇。 郑板桥善画兰,竹,石,尤精墨竹,学徐渭,石涛,八大山人的画法,擅长水墨写意。在创作方法上,提出“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三阶段论。

郑板桥特别强调要表现“真性情”、“真意气”。

他笔下的竹。往往就是自己思想和人品的化身。他的墨竹,往往挺劲弧直,具有一种弧傲,刚正,“倔强不驯之气”。 在艺术手法上,郑板桥主张“意在笔先”,用墨干淡并兼,笔法疲劲挺拔,布局疏密相间,以少胜多,具有“清癯雅脱”的意趣。他还重视诗、书、画三者的结合,用诗文点题,将书法题识穿插于画面形象之中,形成不可分割的统一体。

尤其是将书法用融于绘画之中,画竹是“以书之关纽透入于画”。画兰叶是“借草书中之中竖,长撇运之”,进一步发展了文人画的特点。 郑板桥的书法与绘画一样,亦具“狂怪”意趣,他的字初学黄庭坚,后改《鹤铭》,又融入兰竹笔意,遂自创出一种“六分半书”。

其特点是:以真、隶为主。揉合真、草、隶、篆各体,并用作画的方法来写,其用笔方法变化多样,撇,捺或带隶书的波磔、或如兰叶飘逸,或似竹叶挺劲,横竖点画或楷或隶、或草或竹,挥洒自然而不失法度;结体扁形,又多夸张,肥瘦大小,偃仰欹斜,呈奇异狂怪之态;章法也很别致,疏密相间,正斜相揖,安排得错落有致,主次有别,人有“乱石铺街”之喻,他存世的许多作品,都显现出这一独特书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