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板桥简介 郑板桥名字的由来 郑板桥代表作品

2018-03-0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清代著名文学家.画家郑板桥(16931765),原名郑燮.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板桥的名字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枝>:春江一曲柳千条,二十年前旧板桥;曾与美人桥上别,恨无消息到今朝.借板桥二字来讽刺世态炎凉,名字与其作品.画风一致,耐人寻味.郑板桥的绘画是有很高的艺术造诣,究其渊源,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师古人,主要宗法郑思肖.徐渭.陈淳.石涛和高其佩,但不为陈法所拘,而是活学活用.他极力主张学画.师其意,不在迹象间学一半,撇一半不宗一家.二是更多的是向大自然学习,他在<墨竹

清代著名文学家、画家郑板桥(16931765),原名郑燮。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板桥的名字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枝》:春江一曲柳千条,二十年前旧板桥;曾与美人桥上别,恨无消息到今朝。借板桥二字来讽刺世态炎凉,名字与其作品、画风一致,耐人寻味。

郑板桥的绘画是有很高的艺术造诣,究其渊源,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一是师古人,主要宗法郑思肖、徐渭、陈淳、石涛和高其佩,但不为陈法所拘,而是活学活用。他极力主张学画.师其意,不在迹象间学一半,撇一半不宗一家。

二是更多的是向大自然学习,他在《墨竹图》中题记:凡吾画竹,无所师承,多得于纸窗、粉壁、日光、月影中耳。他学习社会.宗法自然,但不搞纯自然主义,而是把从自然中搜集的资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反复地分析对比,找出其中的规律来,然后进行创作。同时.他还根据长年的创作实践,总结出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三个不同的创作阶段。正由于郑板桥有了正确的理论指导,故在他一生创作的大量的优秀作品中形成了清新、秀逸、劲健的艺术风格.从而为文人画的发展.做出了新的贡献。

郑燮的书法别具一格,他将自己的书体分为六分半书,人们则称之为板桥体。这种书体在笔法上以八分为主,糅合楷、行、草、篆及画兰竹之法,方笔、圆笔、渴笔、蹲笔变化自如,中锋、侧锋、衄锋恰到好处。在字的结体上,着力于横向,多呈扁形,由重心辐射于四方,显得潇洒新颖,览之无尽。在布局上,具有浑然一体、自然天成的整体感。

他不仅是一位著名的画家,书法家,而且是一位优秀的现实主义的诗人,对诗、词、歌、赋、小唱等均有精深的研究,尤其他的诗文,有很高的艺术造诣,在清代诗坛上占有重要地位。郑板桥的诗摆脱了清初一些诗词专讲神韵格调的束缚,继承了《诗经》和唐代杜诗的现实主义的优秀传统,具有民主性的思想内容和优美的表现形式。

郑板桥代表作品

《兰竹石图》;《墨竹图》;《竹石图》;《悍吏》、《私刑恶》;《逃荒行》;《还家行》;《思归》。其现存文学作品有诗1000余诈、词近百首、曲10余首、对联100余副、书信100余封,还有序跋、判词、碑记、横额数百件。可以说,他是一个具有多方面才能的文学家。

郑板桥的艺术成就

他的作品富有思想性、创造性、战斗性,把深刻的思想内容与完美的艺术形式较好地统一起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板桥风格。他的作品成为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学艺术遗产,不仅受到中国人民的喜爱,而且受到了世界许多国家文学家艺术家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