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红色画家刘国强专访

2018-04-1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十二月的北京,天气已是相当寒冷了.采访地点就定在刘国强位于宋庄的画室.一路看着窗外的风景,通州这边天气似乎比北京的气温还要低几许,沿路的凉水河.潮白河河面都已经起了一层薄冰,寒意尽显!一直以来对刘国强的了解和关注都仅限于网络和一些媒体朋友的简单介绍,但这些已足够令我对他产生浓厚的兴趣了.一个十六年前骑了十几个小时的自行车从河北沧州到北京,一个二十多年来全身心痴迷于绘画,一个艺术造诣可以与当今画坛巨匠方力钧.岳敏君相提并论,一个决定要画一组222幅名为<周游世界大追捕>大型系列油画并进行世界巡展

十二月的北京,天气已是相当寒冷了。采访地点就定在刘国强位于宋庄的画室。一路看着窗外的风景,通州这边天气似乎比北京的气温还要低几许,沿路的凉水河、潮白河河面都已经起了一层薄冰,寒意尽显!

一直以来对刘国强的了解和关注都仅限于网络和一些媒体朋友的简单介绍,但这些已足够令我对他产生浓厚的兴趣了。一个十六年前骑了十几个小时的自行车从河北沧州到北京,一个二十多年来全身心痴迷于绘画,一个艺术造诣可以与当今画坛巨匠方力钧、岳敏君相提并论,一个决定要画一组222幅名为《周游世界大追捕》大型系列油画并进行世界巡展,一个被称为“中国当代红色画家”的画家,他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的经历,他的内心世界又有哪些异于常人?

带着这些疑问,我走近了这位红色画家,去探索他一路走过的痕迹,试图去解密他的浩瀚的内心世界。

“每当看到父亲作画,我就特别的感兴趣”

听说你出自于艺术世家,能不能给我讲讲你小时候是受谁的启蒙走上艺术之路的?

我的父亲、祖父都是绘画的,严格意义来说,我的家庭也算不上是艺术世家,因为毕竟家族历史上没有出现了太过是有名的画家,但是小的时候的确也受着艺术的熏陶。那时候,每当看到父亲作画,我就特别的感兴趣,常常目不转睛着盯着他并且缠着父亲教我作画。

因此走上艺术之路,除了我个人的兴趣和天赋之外,其实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受到了我父亲的影响。我小时候学的是油画和水粉画,但是后来我觉得油画比水彩厚重饱满,可以描绘更逼真的效果也可以制造出更丰富的机理效果,它更能体现我所想要表达的艺术精神,也能给我更大的想象和发挥的空间,因此到了后来,我放弃了水粉画,专门从事油画的创作了。

“我很担心,一成不变的工作会彻底熄灭我的艺术灵感”

听说您同岳敏君、方力钧他们都是从圆明园走出来的画家,您那时候为什么会从沧洲出来到圆明园呢?

从河北师院毕业后我很顺利地就到了电影院从事美工的工作,刚开始的时候,我觉得还是挺不错的。毕竟可以从事我热爱的绘画工作,但是到后来,我渐渐觉得枯燥烦闷起来,毕竟朝九晚五的作息制度以及一成不变的工作内容的确不适合我。

并且由于工作的缘故,我个人艺术创作时间和空空被大大压缩了,我很担心,这样的情况会彻底熄灭我的艺术灵感。所以最后还是决定彻底放弃工作,到北京,到圆明园画家村,继续我的艺术创作之路。在那个年代,我还是很受挣扎的,因为很多人不理解,包括我的家人,他们纷纷劝阻我不要放弃这样一份稳定的工作,投身到一件看不到远方看不见希望的艺术创作道路上去。

但是为了艺术我还是放弃了,我想我的父亲如果在我小的时候知道我会这样,是万万不会教我从事绘画的。

 “我不能因为没钱就把我艺术创作的时间给荒废了”

1992年10月份的时候,我骑了十几个小时的自行车到北京的,一来是因为舍不得花钱买票,二来想到了北京有辆自行车也方便许多,而托运起来很麻烦,不如自己骑过来省事,反正除了绘画的工具,我也没什么可带的!

那时候幸好还有一个朋友已经在圆明园帮我租到房子了,一进房间,家徒四壁,空空如也,也幸亏有了大家的帮助,才不至于冻死,也就是在那里我认识了方力钧,而岳敏君是早我一年离开单位到圆明园的,我和他小时候就认识,也一起走过了学生时代,后来又是在一个单位。

那时候,圆明园的艺术氛围很浓也很热烈,周围都是一群青年画家,大家都是单纯怀抱着从事艺术创作的理想来到圆明园的。那时候大伙除了绘画,还经常喝喝酒聚聚会,感觉很好,因为周围都是你的同类,你会有一种精神上的归属感。

当然困扰我们这些画家难就是贫穷,生活就不用说了,能吃饱饭就已经很不错了,最大的贫穷来自于没有钱买好一点的画布和颜料,而且房子的空间有限,很多画画不开,有的画家甚至只能在床上作画!

可想生活的艰辛之至!那个时候有些大学和辅导班的人经常到我们这边来找人代课,所以,有的画家还出去带带课,补贴一下生活,也有很多人觉得我画得不错邀请我去教教学,我也出去过那么一两次,但是后来我还是觉得不行,我不能因为没钱就把我艺术创作的时间给荒废了,所以后来还是宁愿过苦一点的日子,专心在家从事我的绘画!

这么多年以来,我也一直专心致志地从事着自己的艺术创作,从来没有受到任何事情的干扰,所以我对艺术是很纯粹的!后来圆明园地区由于改造以及当时政府看不惯我们这些整天不务正业的画家,觉得我们像小混混,就取缔了画家村驱散了我们这群画家。

“宋庄是我生命中不能割开的一部分”

从圆明园到宋庄,您作为最先进驻宋庄的画家之一,你们是怎么选择到宋庄来发展的呢?

95的时候,最先到宋庄的是方力钧的一个学生,他说这边离北京远近刚好,而且也北京也安静、清闲,适合作画。另外,这边的房子便宜,当时只要一万多块钱就能买一个院子,而在北京,一万块钱只够租一年的房子,并且宋庄这边的房子的空间也大,更适合作画。

所以我们这批人就一起到宋庄来了,那时候宋庄还没有这么多画家,在96年的时候也就二三十个,不像现在已经规模已经达到3000了!而且现在的宋庄也不仅仅只是画家了,还有从事音乐创作的的、艺术行为的、电影的等等。

我觉得现在的宋庄比起当初的圆明园,似乎安静和勤勉了许多,可能很多艺术家到了我这个年纪,觉得应该要更加潜下心来从事创作了,这样才能多出一些作品留下来。现在我的生活比起那个时候也更加简单了,除了作画还是作画,跟朋友联系得也比以前少了,我是觉得自己能够从事创作的岁月比以前少多了,要更加珍惜了。

对宋庄,我的感情是非常深的,不仅仅是在这里生活了12年已经习惯了这里的生活氛围,更是我已经将它作为我的生命中不能割开的一部分,每次短暂地离开,总是迫使我急不可耐地赶回它的身边,我想要是要用一句话来形容我对宋庄的感情,那就是一句话:好好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