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哲文长城 ——中国长城学会常务副会长董耀会追怀罗哲文先生

2017-12-0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您走了,与我们永别于天的尽头.您依然活着,永远和我们在一起,感受长城的感受.您是我们一生的记忆,我们要用一生的爱,去完成您未竟的事业.您是我们的榜样,是我们继续奋斗的理由."午夜时分,中国长城学会常务副会长董耀会结束了一天在河南踏勘楚长城的工作,在自己的博客上写了这样一首小诗,静静地悼念前晚辞世的古建筑专家罗哲文先生.接受本报记者的专访,说起罗哲文与长城保护,董耀会坚定地说:"我们会继续做好长城保护工作,相信这是先生最后的心愿."半生心血为长城1952年,时任政务

“您走了,与我们永别于天的尽头。您依然活着,永远和我们在一起,感受长城的感受。您是我们一生的记忆,我们要用一生的爱,去完成您未竟的事业。您是我们的榜样,是我们继续奋斗的理由。”午夜时分,中国长城学会常务副会长董耀会结束了一天在河南踏勘楚长城的工作,在自己的博客上写了这样一首小诗,静静地悼念前晚辞世的古建筑专家罗哲文先生。

接受本报记者的专访,说起罗哲文与长城保护,董耀会坚定地说:“我们会继续做好长城保护工作,相信这是先生最后的心愿。”半生心血为长城

1952年,时任政务院副总理的郭沫若提出开发长城、向国内外开放的建议。当时的国家文物局局长郑振铎把修长城的任务交给了罗哲文。为了方便考察,罗哲文和同事就住在一个简陋的小店里,每天骑着毛驴上八达岭。经过多次实地勘察后,他拿出了八达岭长城维修规划图。

为了修旧如旧,他和建筑工人们一起到山沟里收集一块又一块从长城上塌下的青砖。八达岭长城修复完成并开放后,罗哲文又参加了山海关、嘉峪关等几段长城的维护工作。为研究、保护、开发利用长城,他倾注了半生心血。

史料记载长城的东起点是丹东鸭绿江边。上世纪50年代末,罗哲文只身来到丹东考察。没有公路,他只能在山道和草丛中跋涉寻觅,结果找了几次都没有结果。一直到上世纪80年代,辽宁省文物考古人员在鸭绿江边找到了虎山遗址。罗哲文得知消息后,数十次前往考察。虽然遗址仅剩有一些残破的墙基、碎石,但根据历史记载和地图对照,又汇集多方专家的论证,最终认定了靠鸭绿江边最近的虎山遗址就是长城的东端起点。

“罗老就是这样一遍又一遍地翻山越岭、考察长城,用自己的双脚丈量了延绵在祖国各地的万里长城,并参与了全国长城主要景点的修复、保护工作。”董耀会说,是罗哲文用大半生的心血开创了“长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