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阳波之子 李师之利水神剂五苓散中应该有五味子药

2017-12-2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李师之利水神剂五苓散中应该有五味子药   世人皆知五苓散乃利水之神剂,但却不知其何以能利水的道理,世人皆会使用五苓散以利尿,但却不知加上五味子则疗效更佳,更不知其何以加五味子的道理.因为肾主大小便,肾有实则小便不利,泻肾之药则非甘平而淡的茯苓猪苓甘草等品莫属,肾有实则泻其子孙,肾之子是肝木,肾之孙是心火,泻肾必须兼治肝心才能达到如期的效果,于是乎,神农伊尹始创汤液之初,便择用甘平而淡的茯苓猪苓二味药入肾以泻肾实,同时择用辛温的桂枝(或肉桂)与味酸的五味子相合入肝以平木,再用味咸而淡的泽泻与味苦的

李师之利水神剂五苓散中应该有五味子药

   世人皆知五苓散乃利水之神剂,但却不知其何以能利水的道理,世人皆会使用五苓散以利尿,但却不知加上五味子则疗效更佳,更不知其何以加五味子的道理。因为肾主大小便,肾有实则小便不利,泻肾之药则非甘平而淡的茯苓猪苓甘草等品莫属,肾有实则泻其子孙,肾之子是肝木,肾之孙是心火,泻肾必须兼治肝心才能达到如期的效果,于是乎,神农伊尹始创汤液之初,便择用甘平而淡的茯苓猪苓二味药入肾以泻肾实,同时择用辛温的桂枝(或肉桂)与味酸的五味子相合入肝以平木,再用味咸而淡的泽泻与味苦的白术相合,咸苦入心。

综观五苓散在《伤寒论》中的应用,多用于误汗或汗不得法而致的小便不利之中,其所以造成小便不利,是由于误汗则伤肾之故。

肾有实则肾之下关不通,而胃之上关则不受,难怪其水入口则吐,仲景名之曰“水逆”,开启下关之口,上关之胃才能受纳,但千余年来,无一人道出五苓散中应该有五味子药才完璧无暇,此乃历代传抄之误的结果。

观南北朝时陶弘景在其《五脏用药法要》一书中,立有救误用汗法则伤肾的泻肾汤,其中就有五味子,茯苓甘草入肾以泻肾实,桂枝生姜五味子辛酸入肝以平木,泻肾兼泻子,子能令母实故也。同理,在治“消渴,欲饮水,胃反而吐”的茯苓泽泻汤中,也应该加上五味子才疗效更佳,其所以造成反胃而吐仍然是由于肾有实之故,泻肾之下关,则胃之上关之口就可通,此方中茯苓甘草之药甘平入肾以泻肾实,桂枝生姜五味子辛酸入肝,白术泽泻苦咸入心,七味药共同组合,以达泻肾通关之目的,水生木而木生火,泻肾必须兼治肝心,此肾有实则泻其子孙之妙法也,此时一定会有人质疑白术泽泻何以入心,君不知“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此饮病在心,白术泽泻苦咸入心故也,泽泻汤也是利水神剂,经方配伍之妙由此可思过半矣。

在五苓散方名中,五指的是五味子,苓指的是茯苓和猪苓,经方之谜由此可知矣。心得1.母能令子虚,泻肾故用五味子;松原市中医院推拿按摩科赵东奇    2.

水克火,故用泽泻也。    3.泽为兑,在后天八卦表肺,泽泻自然是泻肺/耗肾/补肝/泻脾了,呵呵。     4.

若非李师点明,我作为一名伤寒爱好者,无论如何想不到本方加五味子更好。桂枝(肉桂)能强心功能,泽泻能增强肺功能,五味能补肺,又能把整个胸腔及膈以下的肝气包裹起来,白术则引导胸腔中的能量下注于肾,茯苓、猪苓增强肾功能。哇噻,神方!(以上个人见解,有瞎蒙之嫌哟。) 尝观看李阳波先师的解说,感觉稍有牵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