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由人生 马瑞芳再写蒲松龄传

2017-08-2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马瑞芳从1978年开始研究蒲松龄,1982年写出了蒲松龄年表,1986年出版了<蒲松龄评传>,此后又出版了很多蒲松龄和聊斋的专著,2005年更是在<百家讲坛>做了<马瑞芳说聊斋>24讲.72岁的她,有36年都在做蒲松龄研究,马瑞芳说,"我用了人生一半时间研究蒲松龄".写<幻由人生--蒲松龄传>是她第四次写蒲松龄.明年恰好是蒲松龄去世300周年,为了纪念这位文化巨匠,马瑞芳接下了这个任务.写了好几遍,可也并不是轻车熟路容易写好的书.马瑞芳写

马瑞芳从1978年开始研究蒲松龄,1982年写出了蒲松龄年表,1986年出版了《蒲松龄评传》,此后又出版了很多蒲松龄和聊斋的专著,2005年更是在《百家讲坛》做了《马瑞芳说聊斋》24讲。72岁的她,有36年都在做蒲松龄研究,马瑞芳说,“我用了人生一半时间研究蒲松龄”。写《幻由人生——蒲松龄传》是她第四次写蒲松龄。明年恰好是蒲松龄去世300周年,为了纪念这位文化巨匠,马瑞芳接下了这个任务。

写了好几遍,可也并不是轻车熟路容易写好的书。马瑞芳写《幻由人生》是慎之又慎的,乃至于如临悬崖,如履薄冰,作为自己研究蒲松龄的最终成果,也为了对山东乡贤致敬,马瑞芳的话掷地有声:“我必须从头做起好好写。”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在斯德哥尔摩致获奖答谢词时曾说:我是蒲松龄的传人,我是讲故事的人。经典永不过时,永远有继续探讨的空间。马瑞芳重新踏上征程,500天的时间里,查阅了将近100本文史方面的书,70多本蒲松龄研究的杂志,不放过任何一点蒲松龄生平中的新发现,不放过任何对蒲松龄的解读。她很想弄清楚,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在世界文库中到底占怎样一个位置。

在马瑞芳心目中,蒲松龄是世界短篇小说之王,她也曾想以此为全书的题目。几经商议周折,最终定下了“幻由人生”。这个标题正是来自蒲松龄自己的小说。在《聊斋志异》早期作品《画壁》中,写朱孝廉到寺院游玩,看到壁画上的散花天女心生爱慕,不由得飘然入画,与散花女相爱。等他从画上下来,惊讶地发现壁画上原来梳少女发型的散花天女已改梳少妇发型。他问老和尚怎么回事,老和尚答:幻由人作,贫道何能解。马瑞芳对此理解为,幻由人作也就是说,任何神鬼的故事都是作家创作的,这是所有作家创造一个美丽世界的总规律。前辈聊斋点评家也曾指出,幻由人作可以概括整部聊斋的内涵。于是,幻由人作也成了马瑞芳写的传记的题目,只是后来改为了更为通俗易懂的幻由人生。

与马瑞芳《幻由人生——蒲松龄传》同一批出版的还有:权海帆《忠魂正气——颜真卿传》,聂冷《花红别样——杨万里传》,乔忠延《感天动地——关汉卿传》,陈计中《西风瘦马——马致远传》,杨东标《此心光明——王阳明传》,泥马度《梦回汉唐——李梦阳传》,李洁非《天崩地解——黄宗羲传》,刘兆林《儒林怪杰——吴敬梓传》,王作光《史志巨擘——章学诚传》。这十部书是由中国作家协会组织的重大文化原创工程《中国历史文化名人传》丛书第二批,近日在北京召开了出版发布会。《中国历史文化名人传》丛书计划用五年左右时间,遴选出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的120位历史文化名人,预计出版120部左右,形象诠释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第二批十部书的作者历经15个月左右的实地考察、悉心考证,精心细密收集大量资料,反复推敲打磨,不遗余力地完成了这批作品。

这是一个浩大的工程。每位作者都呕心沥血,每本书都有着自己的故事。第一批书中杜书瀛写《戏看人间——李渔传》,他是李渔研究专家,一辈子都在研究李渔,却依旧以谦逊地态度对待自己的写作。写书时比他年轻的学者、文史专家刘彦君提出问题,他觉得提得好,就改正。刘彦君说:杜书瀛老师是从善如流。韩作荣写李白传,第一天稿子提交上去,第二天就住进了医院,第三天传来离世的噩耗。何建明选了司马迁传记来写,却一直没有动笔,因为当他接触到司马迁这三个字时,发现司马迁像一座高山一样高大而遥远,作者要给高山以温度、以感情,是需要写作者好好琢磨的。何建明说,否则我们无法使一个逝去几千年的人重新复活起来,使他们的灵魂重新在我们面前展示。有的传记层层审核终于在专家那儿通过了,作者又是名家,本来已经完美,责编却精益求精地写出几万字的意见交给编委会,编委会研究之后就又跟作家联系,再修改。这样的态度打磨出来的书,不得不说值得读者期待。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院长孙郁担任丛书专家组成员,负责审读马瑞芳和李洁非的作品。第一次读马瑞芳的文字,孙郁觉得非常大气,书中既有文本的解析、历史的考据,同时还有像说书人一样跳将出来讲解的段落,缓解了学者的正经严肃,读来活泼,雅俗共赏。李洁非原来是批评家,后来写小说,现在又进入明清史研究,写得有点像读书札记,同时又充满了诗情,一种审美的维度将他的黄宗羲传与一般的黄宗羲研究区别开来。孙郁说,书里自始至终贯穿着他和古人对话的热情,有些想法是在专门研究黄宗羲圈里所未发之言,在文本里流淌了出来,读后令人感动。(何瑞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