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瑞芳的父亲】马瑞芳谈名医父亲:刚柔并济 一心奉公

2019-05-1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10月26日,著名学者.山东大学教授马瑞芳携新书<煎饼花>做客齐鲁大讲坛,与听众一起分享了一个书香家庭的百年悲欢离合.在马瑞芳的家族故事中,读者品出了书香人家的趣味日常,品出了几代人的人生智慧和情感选择,更品出了历史滚滚车轮中仁人志士的家园情.家国情.[马瑞芳的父亲]马瑞芳谈名医父亲:刚柔并济 一心奉公<煎饼花>,马瑞芳著,青岛出版社出版 马瑞芳的母亲与父亲的深厚情感,被她形容为"天作之合,恩爱伴侣".马瑞芳父母的一生就像他们的婚书中所写的那样:"结为

10月26日,著名学者、山东大学教授马瑞芳携新书《煎饼花》做客齐鲁大讲坛,与听众一起分享了一个书香家庭的百年悲欢离合。在马瑞芳的家族故事中,读者品出了书香人家的趣味日常,品出了几代人的人生智慧和情感选择,更品出了历史滚滚车轮中仁人志士的家园情、家国情。

【马瑞芳的父亲】马瑞芳谈名医父亲:刚柔并济 一心奉公

《煎饼花》,马瑞芳著,青岛出版社出版 

马瑞芳的母亲与父亲的深厚情感,被她形容为“天作之合,恩爱伴侣”。马瑞芳父母的一生就像他们的婚书中所写的那样:“结为夫妻,相亲相爱,相濡以沫,敬老爱幼,永不分离。”

马瑞芳说:“父亲的社会地位不断提高,家庭地位却每况愈下,凡事以我娘为中心。”子女开玩笑问父亲:“您是大名医,您说怕老婆有没有怕死的?”父亲则回复:“我是深敬你娘。”“深敬”这个词让马瑞芳特别感慨,她说夫妻或恋人间有至浓深情却不用“深爱”而用“深敬”,《红楼梦》里就有过。

“父亲的脾气非常温和,像贾宝玉‘深敬’不让其立身扬名的林黛玉一样,父亲深敬着母亲。因为母亲洁身自爱,护持父亲一心奉公。”马家推崇的是“男女平等,女略高于男”,有一盘好吃的,都是父亲先端给母亲。

马瑞芳全家福(摄于1952年) 

父亲的品格和气度,在母亲嫁入马家时,就被马瑞芳写“活”了。母亲刚嫁到马家,丫鬟送来的早餐有牛口条、酱牛腱子、烧鸡、烧饼、蜜食、时鲜水果和加了蜂蜜的羊奶,父亲的早餐则是豆腐乳、煎饼和面疙瘩汤,但父亲对“满桌的关东美食看都不看一眼”。

马瑞芳的母亲逐渐琢摸透了丈夫的做人准则:“守着多大的碗,吃多大的饭”“好吃好喝靠自家挣”。马瑞芳写道:“我爹从不豪言壮语,但用实际行动让我们知道他当时是怎么想的。男子汉大丈夫,自食其力,不吃非劳动所得!用自己的勤劳智慧,叫爹娘、叫老婆孩子过上好日子!”

马楚珍(摄于1950年) 

马瑞芳的父亲马楚珍是青州名医,解放前无偿给穷苦百姓看病。在上世纪三十年代,马楚珍同情共产党,并支援地下党工作。他的同窗好友是“一门忠烈”抗日英雄、后任山东省文联主席兼党组书记等职的冯毅之。马瑞芳说,父亲的“洪盛昌”中医店铺的后院经常藏着“冯叔”和其他八路军,而父亲的书房就是青州地下党要员落脚的地方。

马瑞芳在《煎饼花》中写道:1942年“我爹”看见街上日军贴的“冯毅之被活捉正法”的唬人告示,以为确有其事,“哭着回家,恰好我爷爷来看孙子,问清情况后,我爷爷同意我爹冒险去给冯毅之收尸:‘你只管去,你的妻室儿女,吾自抚之’。”在当时的险恶环境下,马瑞芳祖父、父亲的大义凛然令人敬佩。

马楚珍晚年与冯毅之合影 

1946年,马楚珍脱产参加革命,成为干部队伍中的一员。马瑞芳说,父亲结交地方地下党领导,让马家成为特务的眼中钉、肉中刺,新中国成立初的1950年,特务曾密谋抓住“马胡子”全家,开刀问斩,幸被昌潍专署公安处破获。公安局同志担心特务残余势力作祟,提前把马瑞芳的父亲转移,又派大批警力保护马家。

解放后,马楚珍任益都县土地改革委员会主席、益都县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山东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等职,1950年马楚珍曾在怀仁堂给毛主席敬茶,周恩来总理在一边赞道:“美髯公!”

马楚珍工作期间为各种事务奋不顾身、四处奔忙,办织布厂率领少数民族发展经济;鼓励青年上学、参军、就业,改变回族群众落后的文化状况。去世后被无数人惦念、永记。马瑞芳书中提到一个细节:“有多少人在生病时,想起爹?说不清,有很多人家,尤其是回民区的人,保留着从前爹给他们开的药方,有病时拿出来用,好像那是万灵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