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山水画家作品欣赏(三)(李可染)

2017-10-1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李可染(1907~1989),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大师之一,杰出的艺术教育家.生前曾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画研究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全国文联委员.他擅山水.重写生,并将西画中的明暗处理方法引入中国画,将西画技法和谐地融化在深厚的传统笔墨和造型意象之中,取得了杰出的成就.李可染1907年3月26日生于江苏省徐州市,自幼即喜绘画,13岁从师乡贤钱食芝学习传统山水画.1923年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学习,两年后毕业回乡作小学教师,并任教于徐州艺术专科学校.1929 年以优异的成绩入杭州西

李可染(1907~1989),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大师之一,杰出的艺术教育家。生前曾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画研究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全国文联委员。他擅山水、重写生,并将西画中的明暗处理方法引入中国画,将西画技法和谐地融化在深厚的传统笔墨和造型意象之中,取得了杰出的成就。

李可染1907年3月26日生于江苏省徐州市,自幼即喜绘画,13岁从师乡贤钱食芝学习传统山水画。1923年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学习,两年后毕业回乡作小学教师,并任教于徐州艺术专科学校。

1929 年以优异的成绩入杭州西湖国立艺术院,破格录取为研究生,师从林风眠、法国名画家克罗多两位教授,研习西画,专攻油画与素描。同时自修国画,研习美术史论。

1932年任教私立徐州艺专,创办“黑白画会”,作大幅钟馗,入选全国美展,获高度评价。作《锺馗》并入选第2届全国美术展览。

1937年,入郭沫若主持的政治部第三厅,在武汉等地画抗日宣传画。

1942年在四川重庆参加当代画家联展。

1943年1943年应聘为重庆国立艺专讲师,从事中国画教学、创作。次年,在重庆举办水墨写意画展。

1945年与林风眠、丁衍庸、关良、倪贻德举行5人联展。这一时期的作品,以山水和写意人物为主。

1946年应徐悲鸿之聘,到北平艺术专科学校任教,为中国画教授。翌年春,师从齐白石、黄宾虹,潜心于民族传统绘画的研究与创作。他相随齐白石10年。同时又深得黄宾虹积墨法之妙。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当选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他进一步致力于中国画艺术的革新,将“可贵者胆,所要者魂”、“用最大的功力打进去,用最大的勇气打出来”为座右铭,使古老的山水画艺术获得了新的生命。

1953年在北京举行了李可染、张仃、罗铭写生联展。

1957年,访问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画了大批写生作品,在笔墨、造意与境界的处理上均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将西洋近代绘画注重感性真实和对象个性的特色融入中国画的笔墨形式之中,破除了传统山水画辗转相承的老程式,给作品注入了新鲜的生命感受和现代特色,是对传统山水画的突破,并由此而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貌。

1959年在北京、天津、上海、南京、广州、捷克斯洛伐克举办了画展并出版了画集,当年被选为第5届全国***委员。

1979年当选为中国美术家协会副***、全国文联委员,并被任命为中国画研究院院长。

1983年摄成美术教育片《李可染的山水艺术》,欣赏片《为祖国山河立传》、《李可染画牛》。

1986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回顾性的李可染中国画展,展出了他各时期的作品200余幅。这一时期是李可染创作的又一高潮阶段,笔墨更加纯熟,挥写更加自如,意趣更加醇厚,形式更趋于风格化。

1989年12月5日,在北京寓所因心脏病突发,溘然长逝,享年82岁。

李可染在现代中国画领域的开拓性贡献,是被人誉为“李家山水“的山水画。

李可染在探索山水画现代风格的潮流中,以他独特的写生方式重新发现了自然美,并在长期写生积累的基础上,剪裁山水的身段,雕凿山水的骨架,滋润山水的容颜,照亮山水的精神,将追求出世的传统山水画,转换为入世厚生的现代山水画;将萧索荒寒的意境转换为深秀壮丽,在对自然的描绘中融入了对人类创造力的颂扬。他以过人的艺术胆魂,索取并创造山水画的灵魂,致力于创造深邃浑厚、博大沉雄、充满生气、庄严妙丽的山水意象,以鲜明的时代精神和人文气息促进了传统山水画的变革。他始终恪守着中国山水画的文化特质,以我为本,以中为本,以开放的心态,兼收并蓄,赋予了传统笔墨语言新的品质和意蕴。

李可染先生的山水画深厚凝重,博大沉雄。如果说他在40年代的山水作品还留有朱耷、董其昌的影子,清疏简淡,是一种线性笔墨结构;那么50年代以后的作品,借助于写生、塑造新的山水意象,由线性笔墨结构变为团块性笔墨结构,以墨为主,整体单纯而内中丰富,浓重浑厚,深邃茂密。他强调作山水画要从无到有,从有到无,即从单纯到丰富,再由丰富归之于单纯。以鲜明的时代精神和艺术个性,促进了民族传统绘画的嬗变与升华。李可染先生自成体系的教育思想,出现了活跃于画坛的“李可染学派”。他不仅是画坛辛勤耕耘70余年的一代宗师,而且在艺术观念的开拓上也做出了重要贡献。其影响早已越出美术界,受到各方面的高度评价。

他从范宽、李唐、龚贤、黄宾虹等古今大师那里汲取了创造朴茂深雄风格的营养,又迥然不同于他们。他多取材于江南与巴蜀名山大川,因而融铸了他风格中的幽与秀。他的纯朴、醇厚的北方素质又使他的风格溶入了朴茂深沉。他又将光引入画面,尤其善于表现山林晨夕间的逆光效果,使作品具有一种朦胧迷茫、流光徘徊的特色。从总体看,李可染的山水画比明清山水画更靠近了对象的感性真实,从某种意义上看减弱了意与形式趣味的独立性。这是对于明清以来山水画愈益形式化、程式化倾向的一种补正和突破,且与五·四运动以来注重写实的文艺思潮相一致。李可染说:山水画最难解决的是层次。还讲到他用积墨法“在墨中求层次,表现山川浑然之气”。在解决画面的层次问题上,有两个关键:一是必须掌握好中间调子;二是要解决好画面的黑白关系。画面的黑白关系也就是暗部与亮部的关系、实与虚的关系。这幅作品整个画面的开合,其中包含着虚实、黑白关系的处理。黑白关系的成功处理,是李家山水的一个重要特点,他的学生多能运用得很好,但也有的节奏过强,缺少迂回婉转的韵致。相比之下,可染师的作品在黑白关系上的处理更微妙,更富有弹性,在深厚之中,令人感到一种氤氲之气在回环周流,它以一种诗意的氛围诱导观众进入绘画的境界之中。仔细分析画面,可以看到,中间调子在画面黑白、虚实关系上起了很好的联系和呼应、调节作用。—(万青力语)

李可染对写意人物画曾下过很多功夫,下笔疾速,动态微妙,形象夸张但不丑化,朴质却不古拙,富于诙谐、机智特色和生活情趣,齐白石曾给予很高的评价。李可染还是画牛高手。他喜欢牛的强劲、勤劳和埋头苦干,画室取名师牛堂。多年来画了大量牧牛图。

李可染善书法,喜搜求书帖,尤爱北碑。他的书法,得益于黄道周,亦得益于他的绘画修养。重结体的建筑性与神韵,态静而多姿致,刚劲、苍秀又温绚朴厚。他为许多著作题签,布局构图必经营再三,落笔即极具妙趣。

李可染长期担任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教授,培养了许多山水画家。他认为学习传统绘画,第一步须用最大的功力打进去,第二步要以最大的力量打出来。这是他几十年艺术实践的总结,也体现着他对传统和创造的普遍看法。出版有《李可染水墨写生画集》、《李可染中国画集》、《李可染画牛》、《谈学山水画》。等。

李可染《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500757cm

据考证,李可染先生于1962年至1964年间,一共创作了7幅《万山红遍》。用朱砂画画前人有之,但多用于画佛像,钟馗,花卉等,大面积用于山水画,自李可染创始。李可染先生出于对毛***的崇敬,为了更好地表达毛***诗词《沁园春·长沙》中"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意境,采取了大面积使用朱砂来表现秋色,使秋色更红火,更热烈,更带有丰收后喜悦的气氛。(刘文杰语)

李可染先生创作的7幅万山红遍,画上的红色不但有朱砂,更加有西洋红,使整幅画面红润红润的,在光线暗处(朱砂在光线暗处更红)红润,在光线亮处也红润,颜色非常美,和黑色的墨相映成趣,与齐白石先生创作的红花、墨叶异曲同工。该画构图中采用的小溪斜流而不是瀑布,给山村平添了几分谧静感,这火红和谧静的结合给人带来了更多的遐想。再加上"李家"山水的重量感,使之成为划时代的杰作,称之为李可染先生的传世佳作。

画面打破了中国绘画惯用的全景式构图方法,进行了大胆的剪裁和高度的意匠加工,从对自然本身的关注转化为对创作意向的关注。欣赏这幅作品,我们不难发现作品主要分近景、中景两个部分:近景描绘了涓涓小溪、明亮的飞瀑以及错落的红色树木;中景重点刻画了雄奇的主峰和树木掩映的山村房屋;小部分远景墨色加重,层层推进。为了强调诗歌中的“遍”、“尽”的意味,作品构图特别饱满,极具张力,有着西方构成主义的成分,并且画家一反平日黑、重的用色方法,为了突出作品的一个“红”字,使用了大量的朱砂点,比出茂密,通红一片,画面强烈醒目,又以浓厚的墨色为底,形成冷暖调子的对比,既深沉静穆又层次丰富。而林间的白墙,山上的飞瀑和山下的流泉,互为衬托,极具气势,成为画面的亮点。作品在黑红对比中书写南国的深秋景色,带有明显理想化的诗意色彩,包含着画家对祖国山河无限的深情,体现了其热烈深沉的感受,被当时的理论界称之为“红色山水”。这幅有声有色,声色并茂的山水画,可以说是李可染“笔底生烟霞”的典范之作,他以自我心中的丘壑,成功地将原诗中的诗情画意,全方位地展现在一张薄薄的宣纸上,重新构建了一种不同的艺术形象,这不仅开拓了雄迈的精神境界,还是的山水画、自然天籁和诗词关系的美学思考得到进一步的升华。(笑狐狸述评)

李可染 《仓山如海 残阳如血》 设色 纸本 49x69cm 作于1965年

《苍山如海残阳如血》创作于1965年,取意于***的《忆秦娥·娄山关》,画作采用横向满密式构图,近景中的崇山峻岭以顶天立地之势充塞几乎大半的画幅空间,远处群峰逶迤则如海浪翻涌。两山夹峙之间,山路蜿蜒起伏,点缀穿插行军队伍。其画面“黑”、“满”、“崛”、“涩”的艺术风格开创了中国画的新的面貌,自成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