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希俭是谁 周希俭:钱少是自己的 钱多是大家的 钱再多是人民的

2018-01-1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做公益不是有钱出钱,有力出力那么简单.相反,公益更要专业化.规模化.持续化."周希俭如是说.周希俭是中脉国际董事长.中脉道和公益基金会主席.这几年,他在做一件名为"朝阳计划"的公益大事,投资1亿元在中西部22个省的2000所学校建设卫生室并培训校医.截至目前,首批625所"朝阳卫生室"已陆续在黔.陇.宁.滇.赣.鲁6省29县落成,社会反响强烈."朝阳计划"与以往的出钱出力不同,深谙公益专业理念的周希俭关注的不是捐赠多少钱物,

“做公益不是有钱出钱,有力出力那么简单。相反,公益更要专业化、规模化、持续化。”周希俭如是说。

周希俭是中脉国际董事长、中脉道和公益基金会主席。这几年,他在做一件名为“朝阳计划”的公益大事,投资1亿元在中西部22个省的2000所学校建设卫生室并培训校医。截至目前,首批625所“朝阳卫生室”已陆续在黔、陇、宁、滇、赣、鲁6省29县落成,社会反响强烈。

“朝阳计划”与以往的出钱出力不同,深谙公益专业理念的周希俭关注的不是捐赠多少钱物,而是专业平台的打造。他将以专业、规模、可持续的理念来做公益,“现在很多地方,学校的房子都是建得最好的,可是屋子里却空的,缺书缺设备。我们不是只想简单组织某一次体检,或虚设一间医务室做摆设。”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周希俭坦陈“朝阳计划”要成为一支引领整个公益慈善行业的队伍。因为在他看来,中国公益事业非常专业的人才非常少。本来一件好事,可能因为不专业,反而会变成一个社会问题。

周希俭把“朝阳计划”视为一个“杠杆”,他说:“就是通过我们一个小小的努力,能够唤起或者推动更多慈善力量的加入,进而影响一些有社会责任的企业家一起参与进来,给社会未来发展注入更长远的的力量,而非只是简单的给点钱。”

“我希望‘朝阳计划’能超过‘希望工程’”

记者:“朝阳计划”这个项目发起的初衷是什么?当初是什么触动了你?

周希俭:在我读书的时候,就听说过“希望工程”这个词,它们做得比较成功。现在去中西部调研,发现很多学校教学设施建设得都很棒,老师学生们都很开心。

但是在与师生交流过程,我们发现一个问题,很多学生在玩耍过程受伤后,往往不会处理,或者说方式很不卫生。比如手上弄了伤口,就弄点煤灰涂上,这种事在城市绝不会出现的。这说明中西部地区孩子的健康意识很差,而这是决定社会和祖国未来的大问题啊。少年强则国强嘛,连健康都没有,还怎么做国家的栋梁。

记者:所以您就敏锐地抓住了“健康”这个短板。

周希俭:对。既然硬件已经建的不错了,我们就没必要锦上添花了。所以就想通过企业搞一套有序的、系统的、专业的、可持续的一个项目,为护航中西部孩子的健康。2014年中脉道和公益基金会(下简称“中脉道和基金”)成立后,我们跟教育部、卫生部、关工委以及北京大学研究院进行开会讨论后,决定通过5年时间拿出1亿在22个省建2000个医务室。

当然,仅仅建设医务室还不够,还要有相应的保健老师或校医,来指导和帮助学生改善不好的健康习惯,提升健康意识。这就需要我们也要培养2000个这样的医生配到2000个医务室去。

记者:“朝阳卫生室”是解决医疗设备问题和药品等问题,这些是不是要不断补充,那每个医务室建成后后续的问题怎么解决?

周希俭:为什么我把“朝阳计划”跟“希望工程”划成等号,如果长时间做它超过希望工程。为什么?希望工程硬件建完以后,后面的投入就没了。但是“朝阳计划”后面的持续是非常之多的,包括培养2000个保健老师。所以我们要做三件事:第一,希望政府能够1:1或者1:2的配比;第二能让很多的企业家效访,建更多的卫生室;第三永远离不开媒体对这件事情不断的呼吁,更多的人来参与。

为什么说“朝阳计划”如果做得成功的话,甚至超过希望工程,叫希望工程 也好,现在叫互联网 。希望“朝阳计划”通过我们的努力、媒体的支持、政府的重视,让更多的企业、爱心人士能够参与当中,来帮助更多的孩子。孩子们的健康意识、知识和习惯真的可能会挽回一条命,有时候就因为医疗条件太艰苦,导致很多失去生命的可能。所以我们的目标是希望能够慢慢走向一个公益的品牌,能够有更多人参与。   

记者:5年投入1个亿,这在公益事业中是不多见的大手笔。以你的经验来看,一个企业怎样才能做好其公益规划? 

周希俭:曾有人问我的梦想是什么?我告诉他,如何实现别人的梦想就是我的梦想。这话听起来有点大,但事实上它现在已经成为我们企业的梦想——梦想永不止步。价值观就是永远把帮助别人放在第一位,因为我感觉到,做一个手心向下的人给一个手心向上的人帮助,感觉是很美好的。

但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如果不专业、不可持续、不成规模,慈善是很难真正做好的。目前来看,公益领域真正的专业人士并不多,如果是个门外汉,本来是一件好事可能就做不好,反而成为一个社会问题。甚至有一些做法欺骗了那些有爱心的人,让他们对公益慈善失去了信心。我以前以为做公益很简单,现在越做越发现,不学习,不专业真是做连好事都做不了。

“钱少是自己的,钱多是大家的,钱再多是人民的”

记者:前不久,马云倡议将“每年每人完成3小时的公益志愿服务”纳入员工考核。中脉是如何激励员工参与公益的?

周希俭:从事公益事业活动,是一种文化的体现。中脉公司倡导孝文化,不孝的人不要成为员工、经销商和供应商。因为一个连父母都不孝顺的人,我不相信他会对企业有责任。这样的倡导虽然不能完全改变一个人,但从这些年的实施成效来看,效果非常好。

基金会成立后,我们又专门成立了志愿者组织,有句话叫“我在,希望你也在,加入中脉道和志愿者!”现在人越来越多,每有公益活动,全国各地的很多人都会赶过来。另外,我们还有一句话是“一群人、一件事、一辈子”,我们是一群人,我们只做一件事情,我们能否干一辈子。

这件事是什么事,这件事是把帮助别人放在第一位的事,凡是帮助别人放在第一位的,能否做一辈子,这句话也是对整个企业、经销商、团队也是非常大的一种凝聚力,实际上对人是一种归宿感。带着这两句话行动在公益慈善的路上,感觉更加的有力量。

记者:做公益和企业经营之间既有互动,也有矛盾。您怎么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

周希俭:企业需要社会,社会需要企业,两者是鱼和水的关系。中脉经过几年的时间做起来,离不开社会的支持,所以我们要反馈社会。我经常说,钱少是自己的,钱多是大家的,钱再多是人民的,所以才叫人民币。

做公益和企业经营是相辅相成的,如果一个企业没有社会责任,不关注社会的发展,这样的企业不会再做久,甚至慢慢地就会消失。因为它没有感恩的心,我认为感恩才会天长地久,珍惜身边社会上各式各样的资源对你的支持才会长久,所以我感觉公益慈善是一个企业必须履行的一个责任,不管你多小,但是要持续去经营。当然,做企业也真的很不容易,这就需要社会上对企业的理解和支持,需要政府和社会对企业帮助、服务。

做公益的目的,一是遵从内心,首先我可以肯定,今天企业的成功不是仅仅靠我们做的,我感觉30%是靠我们自己,50%来自于社会的责任,20%可能走对方向。如果真的对社会很有影响一个企业,那企业的领导者应该花出50%的时间来回馈社会。

因为我刚才说了一个数据是50%,是因为这个社会对你的支持和认可,你才有这个结果,那至少我们说1:1这个还是不过分的。至少目前我是这么来看的,所以说企业、公益和慈善,我认为那就是如同手足,企业离不开社会,社会离不开企业。

记者: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企业家精神,也在谈论如何用财富推动社会的进步,请您谈谈在这方面的思考。

周希俭:财富如何处理,这不是钱的问题,而是体现一个对文化、价值观和精神追求的认识问题。有些人没有钱,但会把仅有的钱安排得非常好,比如捡垃圾的人积累了那么多钱资助困难学生,他是因为财富多了才这么做的吗?不是吧。我们现在捐1亿元做朝阳计划,比我们有钱的人还有很多,可能他们还没有这个动作。所以,慈善本身跟钱没有关系。 

有个叫旷万华的人,免费摆渡村民,听起来不是什么大事吧,但他一做就是30年。所以有句话称赞他说:有一种平凡叫伟大,有一种坚守叫崇高!企业家赚钱后的公益行动,实际上是对国民精神的一种引领,唤醒更多的人向善向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