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万明副教授 访登上央视《百家讲坛》的省委党校副教授丁万明

2018-01-2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访登上央视<百家讲坛>的省委党校副教授丁万明评论丁万明在央视<百家讲坛>主讲<评说〈资治通鉴〉>第一部.坐住冷板凳 赢得满堂彩 --访登上央视<百家讲坛>的省委党校副教授丁万明□河北日报记者 刘 燕6月4日,央视<百家讲坛>之<评说〈资治通鉴〉>系列节目第一部20集全部播完,在主讲人丁万明的口中,田单.张仪.孟尝君等众多历史人物活灵活现,宛若重生.丁万明,河北省委党校副教授,他"接地气"的评说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访登上央视《百家讲坛》的省委党校副教授丁万明

评论

丁万明在央视《百家讲坛》主讲《评说〈资治通鉴〉》第一部。

坐住冷板凳 赢得满堂彩 ——访登上央视《百家讲坛》的省委党校副教授丁万明

□河北日报记者 刘 燕

6月4日,央视《百家讲坛》之《评说〈资治通鉴〉》系列节目第一部20集全部播完,在主讲人丁万明的口中,田单、张仪、孟尝君等众多历史人物活灵活现,宛若重生。丁万明,河北省委党校副教授,他“接地气”的评说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跳出《资治通鉴》年经事纬的叙事模式,以人物为中心,从人性的角度解读历史,深受广大观众喜爱。

以人物为评说中心,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

丁万明被喜欢他的观众称为“石家庄的易中天”。听到“学者明星”这个称呼,丁万明连连摆手,“我可不是什么明星。”

因曾在中央党校及北大、清华等国内知名学府开设专题讲座,受众口耳相传,丁万明几年前就收到了央视《百家讲坛》节目组的邀请。

“《资治通鉴》这本巨著内容太丰富,要把这样一部编年体通史,用通俗易懂的形式表现出来,与在讲台上讲授完全不同。讲好这部巨著需要岁月的积淀和境界的升华,要把功夫下足了,要对得起观众,自己感觉那个时候积累还不够。”丁万明当时婉拒了。几年后,节目组再次辗转联系到他时,他才慎重地接受了邀请。

去年7月,丁万明开始进行《评说〈资治通鉴〉》系列节目第一部的录制。为了把复杂的内容讲通俗,又不影响内涵和深度,他打破了以往讲课的模式。

“《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史书,书中的大事件都是割裂的,这样就不方便人们理解历史,不利于还原历史的真实。”丁万明告诉记者,为此,他选择以人物为评说中心,把重要人物抽出来讲。

“从观众熟知的历史人物切入,穿插鲜有人知的历史事件交错串讲,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真正活了起来。”丁万明认为,讲好《资治通鉴》要从历史视觉、知人论世等方面着手,以人物为中心,评说《资治通鉴》,不给历史人物贴标签,全方位还原一个个更真实的历史人物。

节目中,丁万明通俗易懂、诙谐幽默的语言,很对观众的口味,赢得了大家的肯定。“评说《资治通鉴》,但我不会完全拘泥于《资治通鉴》,为了把人物讲活、讲透彻,我会参考大量的史料,如《史记》等。”丁万明介绍,为了把司马光的观点、评价更好地表达出来,除了《资治通鉴》外,他对司马光的其他著作都进行了认真研究。

“在央视《百家讲坛》评说历史,要尽可能严谨,讲一个人物,一定要掌握这个人物最前沿的研究资料,做到心中有数,我讲出去的东西,一定要经得起推敲和考验。”丁万明告诉记者,节目中,他尽量引用古人的观点,尽量避免自己的主观评判。